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英國政府承認狂牛症出現病例,造成歐洲牛肉市場受到重大打擊,但歐盟因此開始了全面性的食品安全法律與制度改革,才有現在全世界普遍認為值得信賴的食安制度。

撰文=陳韻竹

1996年3月20日英國政府承認出現狂牛症病例,身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國之一,狂牛症消息傳開後英國的畜牧業形同瓦解,其他國家紛紛暫停進口英國牛肉。

狂牛症,正式名稱為牛腦海綿狀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具有傳染性,會使得牛腦發生海綿狀病變,大腦功能退化出現運動失調、痴呆等症狀,並會造成牛隻死亡。

目前雖然尚未有直接證據證據顯示人類食用後造成疾病,但由流行病學、動物實驗及生物科技檢查的資料,科學家們認為與食用患牛的牛雜有關,並稱它為新變異型庫賈氏症(new variant CJD, nvCJD),因此仍被認為供人類食用是有風險的。

當時歐盟馬上採取限制措施,並對英國牛隻進行全面撲殺,但仍導致歐洲牛肉市場在3個月內狂跌了35%,歐盟因此針對食品安全進行全面法律與制度面的調整與改革,且針對歐盟境內牛隻管理也特別嚴格。

狂牛症發生原因是由於將其他病死動物的骨頭等製成肉骨粉,混入餵養飼料中為補充牛隻蛋白質,但也因此導致牛隻感染狂牛症,因此飼料也被視為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範圍。

於2016年台歐國際食品貿易研討會,歐盟食品暨獸醫辦公室處長Liisa RANTAMAEKI表示,歐盟對於牛隻管理要能識別牛隻、畜牧場必須登記,且要包含牛隻移動記錄等,所以資料都會在電腦資料庫裡面,主管機關可以直接了解掌控,針對部分異常出生或死亡等情況都能掌握。

牛隻辨識系統必須是雙耳標,耳標的生產規格、編號、材質也有所規定,如果耳標掉了要怎麼更換新耳標、屠宰場如何處理耳標都有詳細規定,而未來於2019年將有新制度,採以進階微電子耳標會有晶片追蹤功能。

歐盟要特別確保活體動物之追溯性,是為了要能夠識別吃的食物是來自哪隻動物,能夠了解飼養情形和飼養時間與進入食物鏈的流程,其中資訊追蹤也包括活體動物產生的食品,若萬一發生疫情或食源性疾病時可以即時召回問題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