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彭耀緯擔任廚師期間曾經兼職務農多年,直到2020年決定全心投入,看重木瓜市場穩定特性,以傳統銷售通路為經營條件,目的是避免3大不確定狀況發生,同時以3大管理實務突破小農從農困境。

採訪·撰文=張語屏

論及當廚師還是農夫的工作型態哪個比較累,彭耀緯卻曾身兼兩者,從餐桌上的料理到土地上的種植。斜槓工作多年後,讓來自高雄的他下定決心,落腳台南歸仁從農,穩定累積農業技能與資產。

由於喜愛各種生物、小動物,彭耀緯將現在果園規劃1分地,放養著總計有400多隻的土雞、火雞、鵝、鴨禽類,但回顧起如今務農的起因,卻有著誤打誤撞的經歷。

彭耀緯在果園規劃1分地,放養各式雞鴨,曾想過販售放牧土雞蛋,卻因過度自由、天氣太熱產量不多而作罷。(張語屏攝)

廚師熱愛動植物 種植蕃茄進帳成為半農

由於進入大學前誤將「生命科學」科系選填為「生物科技」,雖硬著頭皮完成學業,出社會後也投入相關培育蝦苗產業,但僅維持6個月就離開。「雖然比起養殖魚蝦,育苗工作相對容易,但不只有其門檻,也印證所學並非興趣,便果斷離開。」

離開水產工作成為廚師的彭耀緯,想多了解食材產地的生命之初,開始學習種植,廚師工作之餘便嘗試務農多年,成為半農。直到在2015至2017年之間,針對蕃茄的種植和銷售有了第1筆務農收入。

蕃茄大約在7月開始種植,10月下旬收成,在其他非產季期間,彭耀緯就是回到廚師工作,是他對農業經營規劃的學習養成階段,也是心理建設的重要期間。

種植有成見獵心喜擴大栽種 卻忽略人力需求

「當時在室外種植聖女蕃茄,所學所用都是最傳統的方式,一開始投入成本約2萬元,在1分地的種植蕃茄,6個月內收入可有30萬左右,和一般中階上班族、廚師月薪差不多。我便認為可以持續擴大,便從1分地直接擴大到7分地,6個月收入最多卻只有50萬。」

彭耀緯第一次學習到農業產銷不是等比收獲,面積放大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與成本規劃,人不夠,產能便有限。

由於在歸仁的親戚不在國內,彭耀緯因此承租下長期空下來的土地。初次務農只能從頭學習,彭耀緯來到陌生的歸仁後所幸有許多農友樂於分享,農民提議改種木瓜。

彭耀緯種植的木瓜,重視土地養份,結果碩大。(張語屏攝)

看重木瓜穩定價值、多期採收特性

比起哈蜜瓜、玉荷包這類高經濟經值作物,木瓜則是大眾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常民水果。「收購價格雖然不會很高,卻也不會浮動太大。」彭耀緯看重木瓜穩定的價值,還有它一年陸續收成的特性,多年下來的半農工作,在2020年才決定全心投入。

木瓜是彭耀緯的主要經濟來源,約有1公頃且不斷增加種植面積,2017年至今種植木瓜已有5年經驗,彭耀緯多年來不主打個人品牌,選擇以傳統銷售方式,穩固腳步做他的經營規劃,如今已能逐步擴大,小額投入高經濟作物種植試驗、也將木瓜分級另做少量網路銷售。

不主打個人品牌高價市場 反其道而行走傳統銷售路線

因改種木瓜而結識的木瓜達人陳文億,他把事業做的有聲有色,以個人品牌主打高價位市場為主,直到現在陳文億還是會「開導」彭耀緯建立個人品牌,價格才能拉起來,直說小農做好個人品牌、以網路、電商經營,木瓜價格可以賣到每公斤100元以上。

而彭耀緯卻選擇主攻傳統路線,讓盤商收購、運送到果菜市場,收購價格落在每公斤15~20塊,經過層層加疊的成本,進入市場消費者買到大概約是每公斤35~40塊左右。

彭耀緯認為高價木瓜品質一定不能差、外觀也要維持地漂亮,雖然相信自己也能提供優質品質木瓜,他對現在的傳統產銷經營模式甘之如飴。

彭耀緯認為選對作物很重要,肯定自己種植的木瓜具備好品質,待一切就序,為產品做分級、打通高級市場不是問題。(張語屏攝)

小農務農有3大不確定因素 是選擇傳統銷售模式主因

非農二代的年輕小農而言,要建立品牌並非一蹴可幾,彭耀緯表示,主要有3大不確定因素。初步若沒有足夠客源、沒有固定供貨對象與產量,就難以規劃需要投入的生產成本。再者,為了開發客戶群、建立品牌名聲,其實有許多隱形的行銷與溝通成本。

最後,小農主要以各式網路電商平台為銷售通路,若沒有足夠特色及價格競爭力,容易就埋沒在商品海裡。

而以上3點,若未能在盛產期內即時銷售,因為投入市場過晚,銷售價格容易崩盤,只能低價、低量售出或是面臨削價競爭,面臨血本無歸。

穩健提升農業產能效益後 小農做好3大管理實務有望突破

由於了解到初代小農無法承擔過多的行銷、銷售工作,1人作業如何提升產量與做好管理重點,便是彭耀緯務農的經營之道。

第1要務:了解作物特性 做好田間管理

木瓜農必須克服致命的「木瓜輪點病」,由於無法防治害蟲的傳播,必須搭建網室預防、儘量隔絕,否則只要一棵木瓜樹感染,整批木瓜田就會全毀,是必要的建置花費。

第2要務:栽植專業管理

由於搭建網室,可減少使用農藥,就能藉此優化土壤。彭耀緯使用適量有機肥料,藉由蚯蚓和菌為土壤作業。而木瓜雖然是草生植栽,卻能長得很高,而為了提高產量及採收效率,為一棵棵木瓜樹執行矮化作業,也要時時觀察生長方向做調整,才有好結果。

木瓜雖然草生植物,長得很快且很高,必須在幼苗時開始矮化植株,便於採收也能增加產量。(張語屏攝)

第3要務:人力資源管理或自動化作業

為讓小農1人作業也能提高產能與產量,原本在木瓜園裡人力採收搬運一整天,極限就是2000斤,引進自動跟隨搬運車,短時間內就達2000斤,也因此讓彭耀緯提升木瓜果樹間距,持續擴增種植面積。

打好基礎就有升級產品條件 機會不請自來

固定交貨給傳統果菜拍賣市場,有60萬基本收入。但當土壤管理愈來愈好、重金屬農藥零檢出,再把產量與產能提升,也能申請產銷履歷、更成為外銷供果園,另外再做產品分級的木瓜,直接賣給消費者,價格提升但又不與市場上自己產品打架,每年收入有機會增加20~30萬以上。

各行各業有其專業與辛苦 只是比較甘願承受務農的苦!

「大家看農業工作日曬雨淋、看天吃飯很辛苦,不過每樣工作都有它的辛苦面,我只是剛好比較能承受農業的那些勞累。」彭耀緯說。

由於爺爺是水稻農夫,彭爸爸看到務農工作的辛苦,從小就「逃得遠遠的」,沒想到兒子卻半路出家,反而對農業產生興趣。彭耀緯擔任斜槓農夫多年,近兩年選擇擔任全職農夫,選擇了供貨與收入穩定通路、逐步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產能與價格的小農生存之道。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有文化農業才能生根!國小老師許耿肇寫下歸仁農業史 傳承世代記憶
歸仁斜槓青農花10年磨一劍!打造農村經濟新典範
證券分析師斜槓百大青農!謝丙寅運用金融專業 建立歸仁小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