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1台灣文博會「地方總論館」由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操刀,她選擇鮮少人討論的北回歸線作為主題,利用裝置、聲音與平面藝術重現北回歸線行經台灣的17處景觀,更選用每處獨特的花草調配釀製而成發酵飲品,帶出台灣的原味,回歸飲食即是日常、藝術的根本。

採訪·撰文=羅璿

「那個山、那個林,那麼熱、那個青峰。」她感嘆:「如果台灣也有那樣的體驗設計,該有多好。」2021年台灣文博會「地方總論館」的誕生,全來自於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2020年1月一場泰國的健行之旅。

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策劃文博會「地方總論館」,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台灣新的文化路徑。(攝影:羅璿)

用雙腳去體驗大地!為何台灣沒有屬於自己的朝聖之路?

「其實我體力很差,是陪兒子去的。」淦克萍走到一旁的板凳,坐下才鬆口:「當時經過10多個小時的車程,我跟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到了清邁一座深山腳下。」

「緊接著而來的,是4天斗上斗下、斗上斗下。」她眼裡一點淚、字句間喘著氣。「你要靠你的雙腿走到那裡,才能吹那裡的微風。這是無法靠想象的。」

回到台灣後,原本計畫在2020年5月走一趟西班牙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卻受疫情阻擋。然而,她依然無法忘記在清邁的體驗。西班牙沒能成行的遺憾,先成了孩子學習計畫,淦克萍說:「我請兒子找一個能代表台灣的朝聖之路。」一旁,淦克萍16歲的兒子,靜靜的坐在3個板凳遠處,等她說完。

後來,偶然母子倆聽聞林務局15年前曾辦理過一場「北回歸線」生態之旅,又發現這是一條台灣別說少人走過、甚至是鮮少討論的路徑。

「你知道嗎?全台灣講北回歸線的居然只有一本書。」淦克萍說。

「地方總論館」引導民眾上上下下穿越北回歸線,包含八通關古道、瓦拉比步道,一路登上玉山主峰。(圖片來源:文博會)

一條「隱」以為傲的線: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穿越全球17個國家,大多是沙漠、乾旱地區,唯獨台灣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海島,從高山、漁港到濕地,橫著走一線,道盡台灣之美,更擁有全球北回歸線最高點——玉山。

「就只有台灣,可以擁有如此豐富的樣貌。」淦克萍點出。

北回歸線,橫著走,從最西邊、澎湖的虎井嶼進入,一路經過黑潮支流、外傘頂洲、東石漁港、鱉鼓濕地、嘉南平原、阿里山二萬坪、登上玉山主峰後,落到南投八通關古道、又從線上最東點花蓮秀姑巒溪出台灣。

這17處風土地貌,她也一一收納進展場。

2021台灣文博會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由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策劃,以23.5度北回歸線線上17處風貌,串起台灣風土文化、自然生態與物產。 (圖片來源:台灣文博會提供)

跟著探險者一起踏上北回朝聖路吧!(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官方粉絲團)

一踏入「地方總論館」,右側角落滿牆插畫繪出山屋建築師、花藝師、繪本家等各種探險者,前方有被貓佔領的虎井嶼雕塑、腳下踩的是陶剪黏出的黑潮暖流。左側上看高腳鳥屋,代表憋鼓濕地。從東到西,上到下,工藝文物與原生植物在古道邊交錯。就算在華山文創園區人來人往腳步聲中,也聽得到林中的鳥語。

貫穿每處景緻的,則是飲食。

種籽設計團隊把靜浦秀姑巒溪比喻為「潮間帶冰箱」,由飛魚「帶起」海味。(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官方粉絲團)

北回朝聖路呈現出17個豐盛的地域風土與物產生態,圖為鰲鼓溼地「今天上班的鳥」,是為高蹺鴴設計的高腳鳥屋。(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官方粉絲團)

飲食是條內向的路,更能見台灣的內在

這條北緯23.5度的線,從西到東直線距離僅140公里,卻擁有3952公尺的海拔變化。它橫跨4座山脈、花蓮與嘉義兩座城市,一路橫穿上山下海、吹過微風、踏過濕地,廣納豐富風土。最終,種籽設計選擇用「食物」涵蓋這條線上台灣17處風光。

「飲食,可不只是果腹。」淦克萍道出:「它看似日常,但卻可以美麗。」

淦克萍輕輕起身。我們倒著再走了一次北回歸線。

來到17景中編號4的「東石漁港」,淦克萍介紹:「這是『蚵仔』的故鄉。」此刻,它正懸掛在半空,由空瓶與漂浮球等海邊廢棄物構成。「也是台灣蚵嗲的原生地。」

「其實,炸物也可更優、更雅。」疫情前幾乎每個月都飛日本的淦克萍想起,「銀座就有一個米其林餐廳,那裡的炸物處理的乾淨、優雅。」借鏡日本,回到台灣,淦克萍相信、也正在做的就是結合味道、藝術與美,在她土生土長的地方。

遠遠看見懸掛在空中、由海邊廢棄物組成的巨型蚵仔,是淦克萍心中蚵仔的故鄉、亦是北回歸線上的嘉義東石漁港。(攝影:羅璿)

「食物就是內在。」一直走在淦克萍身後的種籽設計食物設計師余俐穎補充。

以廢棄物與沙地構成的巨型「東石漁港」展區,同時也搭配有米酒、香檸、蒜等多層次滋味的發酵飲食物設計。(圖片來源:種籽設計)

「北回朝聖路」的設計概念,除了把國人視野從海外拉回台灣,更用食物風味把專注力從外在導入內心。北回歸線,稱之為台灣的朝聖之路,當之無愧。

從隱食到飲食,吃是最直接的體驗

步到木構棧道尾端,在與秀姑巒溪一同西出台灣、以為要與北回歸線道別前上百個鮮綠盆栽,數十個裝滿砂石、泥土與海物的肥瓶罐排排站構成了一道牆,立即佔據眼簾。

這些是北回歸線,同時也是台灣最原始的味道。

淦克萍帶領種籽設計團隊選點17處,製成17款發酵飲品之外,也在現場展示來自各地的砂土、花草,乃至蚵仔、辣椒、粗鹽等在地原料。(攝影:羅璿)

再往左探踏兩步,盆栽花草成了試管中頑皮探出頭的綠葉,似乎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掌握在一旁正把玩種子、細切枝頭的食物設計師林佳妤手裡。

17處風土個性中,種籽設計團隊先是梳理出的百餘種物產為基底、再挑出逾70種的代表特有種。再到林佳妤指間,17款發酵飲品「北回 17 漬」現身展覽現場。「飲食是最直接的體驗方式。」淦克萍說。

種籽設計食物設計師林佳妤在現場親自示範漬品製成,從切碎原生花草、到調配原料與發料製成。(攝影:羅璿)

一個漬物從17處採集、整理、設計,發酵,到裝進高級玻璃扁瓶成現場可飲用的發酵飲,需要2週。「請妳一定要在30分鐘內喝完。」林佳妤提醒。

最直接、最純粹、最立即,想必也只有如此講究時節與土地的「飲食」,才能征服北回歸線,搜刮它的氣味。

「虎井嶼」是台灣北回歸線上最西點,同時也是小管聖地。(圖片來源:種籽設計)

回應在台灣當食物設計師,與在其他國有何不同之處,林佳妤說:「台灣最特別的就是植物豐富、有山有海,最直白的說,因此經常需要結合海鮮與蔬果。」

「虎井嶼」(圖左)與「外傘頂洲」(圖右)兩款飲品採用當地採集的花草、再經發酵製成。「外傘頂洲」口感似香甜清爽的氣泡飲。(攝影:羅璿)

淦克萍2020年12月4日接到總策展人林昆穎通知,她被賦予的使命是創造一個獨立空間,為台灣開拓一條新的文化路徑。「我知道我必須要做一個獨特的題目。」

只不過,一直以來,種籽設計在做的就是透過故事與設計,深化台灣土地的體驗。不管是一頁頁滿是深山與林、花草樹木的林務局月曆,還是為台鐵設計的「里山動物列車」 彩繪作品。每次主題、媒介雖都不同,但初衷不變。

這次選定北回歸線,淦克萍又以17道滋味發現新的台灣。「新鮮、保存、發酵、花草,就是台灣的原味。」

文化與體驗,商業與展覽,並不互斥

呼應整場文博會所提倡的「商策合一」,淦克萍透過把17種風光濃縮成一種滋味,把台灣風土移植至藝術展場,同時舉辦由江振誠帶領,以及烘焙、茶飲等飲食各業名人共襄盛舉的主廚講論壇,傳達飲食,即是體驗,更是日常的價值。

「文化可以很抽象,但同時也很日常。」林昆穎說。不管是在由林昆穎操刀的「主題館:相信肆」,還是「議題廚房:愛ㄉ合作社」,由食物設計師陳小曼策劃、讓民眾透過手機線上互動,找到適合自己獨一無二的物品、便當、調酒。

「如同一條線需要自己走完,吃飯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而是真正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種籽設計一直在做的就是讓藝術、文化、風土成為可行的日常。」淦克萍如此結語。

4天的清邁行、4個月的籌備、30分鐘喝下一杯漬飲、一條北回歸線,讓多少人從此看見台灣不為人知的一面,更能嚐到屬於台灣本土的朝聖之味。

憶起那場泰國之旅,淦克萍說,「當時跟著植物學家走,他沿路摘了各種植物,有些還可以吃。」語畢,她似乎忘記我的存在,起身往展場中央的深山內林走。

「讓我們來看看」她情不自禁地說:「這些食物的身世與淵源。」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我們正失去與老祖宗的連結!「台菜教母」黃婉玲用一碗菜尾湯「結」出台灣的命脈
2021台灣文博會「數據廟」4月登場!3大展區策展亮點大公開
食物不只好吃還隱藏社會文化意義!「食物設計」激發思考食物所傳達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