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供應嘉南地區的曾文水庫,僅剩可用水量1成,缺水影響茶樹、竹筍收成減半,也影響生態與糧食收成。嘉南地區水稻全面休耕停灌,地主領補助款卻對承租佃農相當不利,而改推耐旱雜糧作物,無奈雜糧歉收又是二次傷害。

採訪·編輯=張語屏

春分過後台灣北部天降乾霖,全台最大、供應大台北地區的翡翠水庫有效蓄水量高達75%,相對供應嘉南地區的曾文水庫,卻僅剩11%,已超過嚴重下限標準。

「這幾個月氣象科學專家們都不斷評估與預測,雖然在4月可能會降雨,但是場『愚人的雨』,頂多沾溼土地而已。」安吉氣象決策資訊公司執行長林偉文於3月下旬受訪表示,清明後到4月底,南部水情恐怕仍不樂觀,影響農作收成與環境生態。

仰賴雨水的山坡地作物 茶葉、竹筍收成不佳 受乾旱影響嚴重

春季是許多農作物耕種與採收的重要時期,中南部地區包括南投、雲林及嘉義都是重要的茶葉及咖啡產地,原本應該是翠綠的茶樹、準備採收春茶,由於乾旱少雨,茶園已出現大面積的枯黃、茶葉停滯生長狀況,葉片一摸就碎。

因雨水不夠,地勢較高的茶園也受影響,因過乾已削除乾裂的茶樹頂端。(張語屏攝)

同樣在3月開始進入產季的竹筍,也是這波的受災產業。「不只嘉義的竹筍收成不佳,包括中部八卦山上的桂竹筍或冬筍都很少,市場販賣的各式竹筍也很少見了。」嘉義縣大林鎮專門種植烏殼綠竹筍、田龍筍、麻竹筍為主的青農蘇榮上期盼能早日降下雨水,以補充筍農倚賴的河川大圳水量。

在大林鎮一帶的圳川都已重劃改善過,仍因天候乾燥,水位低,灌溉的水量就小,田區都難以保持溼潤。蘇榮上無奈地說,2023年的收成將會減半,不奢想保險津貼,只求老天賜雨。

大林地區約在3月出產烏殼綠竹筍,受到雨水或引圳水灌溉後,需包覆根部保持溼潤以助增產,友善耕作區的積水處覆上竹葉則為諸羅樹蛙棲地。但近期因無雨,也影響樹蛙生存。(張語屏攝)

缺水不只影響農作收成 也衝擊樹蛙和螢火蟲生態系統

大林鎮面積約計有64平方公里,而生產的竹筍佔估計可有800公頃,有高達80%的諸羅樹蛙都生長在大林鎮的烏殻綠竹筍竹林。原本被預測快滅絕的諸羅樹蛙,在重視生態種植的竹林中再現,與竹林生息與竹筍產業共生共存,蘇榮上說,近期無雨,也難看到樹蛙蹤影。

當竹筍收成不佳,原本能共同守護樹蛙棲息環境的農民更難以投注心力在生態保育上。嘉義縣推行的「友善諸羅樹蛙棲地認證標章」規定中,林下必須有積水落葉區,水深約20公分左右、積水至少維持18天,方能成為樹蛙繁殖棲地,只是樹蛙繁殖期也是竹筍產期,當收成不佳,農民也無法砍伐更新。

每年春季在雲林縣古坑鄉舉辦的螢火蟲季,也因為乾旱受到影響。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處長魏勝德3月奔波各地,儘量推銷時令物產,由於古坑茶葉及咖啡收成堪憂,他表示因為螢火蟲(紋螢)棲地在溪流水域邊,當溪水不多,也會影響螢火蟲族群生長狀況。

連續3年沒種一期水稻 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台南市後壁區位於烏山頭水庫灌溉區域下游處,自2021年起因配合「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的大區輪作措施,加上近2年水情不佳,農業用水限縮,已連續3年未能種植水稻。

台南市後壁區因逢3年水稻停灌、限時限量供應雜糧用水,導致2023年4月的黃豆田收成狀況差。(張語屏攝)

對於因大糧倉計畫後壁區水稻轉作情形,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表示,後壁區總共約7200公頃,原本有3200公頃都是種植水稻,由於2021年開始,水庫停灌,加上民生食米量下降,為分散農民風險,輔導農民改種雜糧,在2023年雜糧種植面積皆已成長10倍,黃豆、硬質玉米及高梁,共計有340公頃。

2022年雜糧收成不佳 轉型情形仍令人憂心

林怡歆表示,由於一期硬質玉米收成時不能遇到雨水,但採收就在梅雨季,狀況並不理想,大豆只要遇到水就完了。因此考量在缺水時期的輪作模式,一期作會力推農民種高梁,只要田間土壤排水狀況好,較能承受淹水,同時也確立有銷售終端如與金門酒廠與農民契作。

一期黃豆在準備收成時最忌水,若遇大雨且無法順利排水的狀況,當期收成就會歉收。(張語屏攝)

停灌休耕補助只由地主受益 承租水稻的農民工作權受損

然而,即使連續3年水稻田停灌休耕,大部份稻農認為水稻田質的只適合水稻,仍不太能接受轉型改種旱作雜糧,地主大多選擇請領每分地9600元的停灌補助款,林怡歆說,這樣的收益雖然相當於一期的稻作,等於沒種田也同樣的有收益。

「但是休耕的田區,仍然需要有翻耕土壤的照顧與管理,政府機關也會派查,以便能隨時恢復耕作。只是對於承租土地耕作的青農而言,遇到選擇休耕的地主就不划算了。」林怡歆解釋,承租的農民要繳交租金、卻無法耕作也無收益,因此相當不利,理想狀況是地主願意平分休耕補助款項,但大多沒有這麼理想。

後壁區農會只能極力輔導這些承租的青農或佃農轉作高梁,在4月初開始耕種,預計約有100公頃的耕作面積。「但是就算處心積慮地輔導雜糧,高梁仍然需要走一次水,現在沒下雨更沒灌溉用水,我們仍然很擔心作物是否能有收穫。」林怡歆感到為難,積極推廣轉作雜糧仍會受限於天候,實在難以預料是否理想。

減少1.4萬公頃水稻耕種面積 需要擔心糧食安全嗎?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2015年來台灣每年生產已超過27萬公頃生產量,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簡任技正莊岳峰表示,稻作供過於求,近幾年透過休耕來活化其他雜糧作物,逐步降低水稻超產,以往是由農民自主申請,但因應水情配合水資源調度,才必須停灌嘉南地區。

莊岳峰說明,全台水稻耕作一期作面積,往年都超過16萬公頃,2022年約降至15.7萬公頃,2023年嘉南地區少了約1.4萬公頃,預估到4月全台仍有13.4萬公頃,

若考量2023年度缺水嚴重、影響2期作,對於糧食安全的影響仍小。莊岳峰說,雖然難保天候變化,若真的面臨無水可種,平時都有安全存糧,公糧存量和和民間庫存仍有110萬公噸糙米,以平時每個月總消費量10萬公噸,仍可撐上11個月。」

農糧署執行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已針對各種環境狀況評估,莊岳峰解釋,即使休耕期間,農民仍需顧好農田,有評估能隨時復耕的機制與壓力測試,至少每年有20至30萬公頃能恢復生產。

並非無米之炊 只盼能把水留下

林怡歆則表示,台南面臨連續3年停灌休耕,後壁區又僅能仰賴水庫供灌,無法像其他區域可以利用鑿井取用溪水或地下水,就算有水權可挖井也不一定能取到水源及水量,仍盼水利單位能在水利規劃同時,能朝如何保留水資源的其他方式保留農業用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不符比例原則!節水時期原應優先減供工業用水 為何南部農業供水率先被大打折扣?
掌握生產關鍵籌碼 避免成為極端氣候下的難民農夫
農政單位改善水利設備更節水、開發多元水資源成本卻太高!除了節流 更需加強保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