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保健品
永續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第一線直擊台灣精品連鎖咖啡開
反向輸出台灣咖啡文化!台灣精品咖啡國際戰役號角已響起!
國際市場的主場切換!借鑑連鎖餐飲經驗 台灣咖啡品牌該如何打國際戰?
海外經營模式怎麼選?加盟、直營、授權、合資哪個好?
海外拓店如何長久發展?賣品牌更勝賣商品 從原物料到LOGO設計都是學問!
販賣健康是門好生意!從網紅、
新消費者與品牌爭相擠入!破1600億的保健食品大餅如何做大?
【產業先鋒】2022年營收破百億創新高!葡萄王如何透過直銷、研發與代工廠自建產業一條龍?
【代工龍頭】年產上億顆膠囊、產品行銷63國!大江生醫如何靠生物挖礦平台擴大國際競爭力?
【網路流量變現】3天募資突破3000萬打出品牌聲量第一步!理科太太:用時間證明我不只是網紅
打造地瓜日不落國:雲林水林用
全台最大地瓜產區就在這!雲林水林如何讓地瓜脫貧翻身、成為熱門食材?
【生產優化】引進健康種苗技術 讓黃金地瓜賣價更好、更涮嘴!
【調理加值】從薯條、地瓜球到香腸 調理食品創造水林地瓜外銷新出路!
【未來步局】彎腰「拾瓜」青年來扛!地瓜業者攜手結盟 創造產業鏈價值、吸引青農投入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為何台灣漁業遭中國封殺、大宗水產經濟命脈只能任憑宰割?
【產地實況】水產品被中國驗出禁藥?重新檢視供銷環節為何淪為制裁把抦
【滯台危機】魚賣不出去、錢進不來!留在台灣限時特賣又有何問題?
【拓銷難題】水產輸中卡關 轉移外銷市場有多難?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碳費最快將於2024年開徵 飲食產業投入永續行動刻不容緩!
台灣飲食產業永續現況總盤點!被動投入ESG、氣候變遷風險應變仍不足
企業該如何有效付諸行動?掌握五大心法 開啟永續之門
減碳行動並不難!放大檢視供應鏈 從小處開始減法哲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病毒大戰未完!飲食、生活習慣、中藥草三管齊下 提升免疫力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新冠肺炎輕症飲食怎麼吃?提升免疫力讓你趕快好起來!
確診喉嚨痛好困擾!靠便利商店就能買到的6款食品來舒緩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甩開人工添加物 光靠「無花果皮」竟能延長8倍義大利手工麵條保存時間?
比蔗糖甜300倍的低醣飲食新星!羅漢果苷與半乳寡糖結合不只低熱量還更健康!
二氧化鈦爭議再添一樁!Skittles彩虹糖母集團瑪氏 遭提告隱瞞安全疑慮
食包裝
「獨食」文化帶動食品包裝革新!小包裝湯底塊、奶精球調味料改變了日本食品型態
【食聞】塑膠餐具耐熱嗎?看清楚容器標示 正確使用才安心
拿掉塑膠片還能保護草莓不受損?無毒農如何為草莓盒減塑換新裝 ?
【食聞】不沾手的管身杯狀造型是怎麼來的?CheersJelly從製造到創造 打造不平凡的蒟蒻凍
食加工
老蛋雞、醜蘑菇重獲新生!丹麥新創公司製成增味劑 減少糧食浪費
【食聞】歷經三次技術升級!植物肉成為時下最夯素蔬食選擇
萃取食用油不再只能用化學藥品!歐盟批准甘蔗渣副產品成為新選擇
比植物蛋白肉的口感更好!菌絲體培養肉運用彈性大 從酥脆培根到軟嫩鵝肝都能生產!
食追溯
烏俄戰爭連漁業也受影響!俄羅斯不理會保育共識過度捕撈 紅魚10年內難以回覆原本數量
【食聞】不僅美味還要永續 傳統也能創新!加州葡萄乾農夫的永續農法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食科普
看到檸檬和醃醬筍讓你流口水了嗎?為什麼吃酸會讓人開胃?
法式油封鴨、客家封肉為什麼這麼美味?都是因為用「封」鎖住食材真滋味!
皮蛋Q彈口感、烹煮蔬菜先加鹽會讓味道變差?原來和「滲透壓」有關!
潤餅皮QQ的秘訣是什麼?為何豆漿表面會有豆皮?原來蛋白質幫了大忙
農科技
極端氣候威脅釀酒葡萄生存!西班牙「Torres」復育被遺忘的抗旱古老葡萄品種!
扭轉自然結果率不到1%的困境!屏東種苗場建立「可可授粉技術」 有望提升產量2倍以上
美國食品科技公司讓基改西瓜含有羅漢果甜味 還用基因編輯拯救香蕉免於真菌病危害
不只人怕熱豬也怕熱!智能化換氣降溫系統讓豬舍不溼熱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小心上當!2022年嘉義縣冠軍製茶師圖片遭盜 以一頁式廣告銷售不明來源茶葉
梅花豬肉因為常打針所以最好不要吃?農委會:肉瘤只要切除乾淨並不影響衛生安全
【闢謠】流水席a話題讓舊聞重炒:芭樂汁長蟲才能榨出汁?
有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鮮乳有添加物?破解你的鮮乳十大迷思!
國際食事
日本Sapporo聯手IBM把雞尾酒變簡單了!AI系統彈指間就調出1兆種口味
家用廚餘機市場正擴大!美國Mill公司加碼推出回送服務 製成雞飼料循環利用
培養肉將進入清真市場!「Aleph Farms」目標取得Halal認證、豐富穆斯林的飲食需求!
挺過2022反聖嬰肆虐!澳洲小麥產量將創新高 2023上半年農產出口總量有望破紀錄
即時新聞
生鮮水產高雄偏遠山區也吃得到!高雄蚵仔寮冷鏈展售中心整修重啟、打造全國首輛行動冷鏈服務車
有禽傳人風險!台灣首度檢出H9N2禽流感病毒 疾管署呼籲遵守「5要6不」原則
台灣冰鮮白帶魚、冷凍竹筴魚可恢復進口中國大陸!農委會:將持續把我國漁產銷往高端市場
【食聞】網路文章真假難辨!你想知道的食品與用藥資訊盡在「食藥好文網」
安心消費
食藥署公布2022年10大違規廣告 食品1961件最多、電視購物台為違規大宗!
注意祭祀食品安全問題!新北市衛生局抽驗清明節祭祀食品共計9件不合格
進口雞蛋救蛋荒更要嚴謹把關!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公開進口雞蛋檢驗資訊
【食聞】甜蜜巧克力琳琅滿目 該如何看懂標示聰明選擇?
食事追蹤
用進口雞蛋救蛋荒 補貼差額由全民買單!蛋價凍漲趕得上愈滾愈大的需求缺口嗎?
缺蛋聲量越滾越大、限購字眼引人恐慌!當心落入缺蛋下的心理陷阱!
海外拓店如何長久發展?賣品牌更勝賣商品 從原物料到LOGO設計都是學問!
反向輸出台灣咖啡文化!台灣精品咖啡國際戰役號角已響起!
產業動態
台灣精品咖啡南向征戰!黑沃攜手福庫國際 以馬來西亞為據點大舉進軍東南亞
鎖定快速、便利的消費需求!黑沃咖啡以「彈性化」商品策略勇闖美國
南向展店、產品輸美!黑沃咖啡盼以精品咖啡文化轉譯者之姿 打通國際市場
鼎泰豐為何不喊「歡迎光臨」?聲音教練特訓如何用聲音收服客人的心!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健康食品怎麼挑?三秘訣選出適合產品
蛋荒缺蛋不驚慌!想補充蛋白質還有這些食材可替代
這些「營養素」你充足攝取了嗎?網友最關注吃什麼能幫助心血管健康
常常全身痠痛或失眠不知道該怎麼辦?網友熱議4大缺鈣前兆你中招了嗎?
飲食文化
外表猙獰的明太魚 為何成為韓國祭祀供桌上的神聖生物?
油飯、菜包、湯圓都少不了這一味!「配頭」成就客家料理的獨特風味
假日無聊不知道要去哪裡嗎?網友熱議8大台灣老街讓你假日不無聊
從醬汁到肉食材都千變萬化!印尼旅遊局推薦外國人必吃這7種沙嗲
在地創生
路邊野草也能做成茶、琴酒?「三玉號」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吃草」變有趣!
屏東草編工藝師李龍以青禾稻梗 編織注連繩工藝、專銷日本市場
嘉義農村復甦術!板頭社區結合在地有機農作、交趾剪黏藝術 獲金牌農村銀獎
有機耕作不是只是喊喊口號!投入前請思考這4大問題
美味食勢
【食聞】吃貨如何吃好料又顧地球?絕不能錯過鮮味滿分又肉質細膩的松珍生技「素鮪魚」!
對抗物價上漲、推廣國產食材!農委會2023續辦「60元幸福餐盒」 全台全聯、家樂福陸續開賣
馬修嚴選13週年優惠齊發!「逸敏優格益生菌」為敏感族打造全面防護!
蜷尾家這次不賣冰淇淋改賣麵包!復古麵包屋「蜷尾家パン」端出台式麵包經典滋味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以食傳愛、以味傳家!百年古蹟辦桌宴 從宴席到遊戲學習食育
恭迎12隊「良糧駕到」!2023第六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總決賽隊伍出爐
永續飲食從減少食物浪費開始!《灃食‧客》第6期季刊帶你看見剩食的不同面向
一起讓校園午餐好吃又有趣!「灃食主廚到我家」第二波報名起跑!
食專欄
食品科學
丙烯醯胺會致癌?為什麼喝咖啡不用擔心丙烯醯胺?
網紅Toyz「拾汣茶屋」是充滿初心的茶飲品牌 還是又一間加盟韭菜收割機?
壓力大需要「康福」一下?來飲一杯無咖啡因的康福茶吧!
富含花青素、被譽為「森林裡的藍寶石」!藍莓的超強抗氧化力對健康有何幫助?
醫學營養
擔心早餐攝取太多熱量?營養師教你快手自製3道低醣麵包料理!
吃錯食物可能加重過動症?ADHD留心避開這4大NG飲食習慣
春暖花開、放假連連讓你開工昏昏欲睡?中醫師教你如何把握春季養生好時節!
鮮乳比保久乳更天然營養?營養師提醒:未滿1歲幼兒更適合喝保久乳!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聯合國列強達成《公海條約》 台灣漁業即將面臨轉型挑戰
你也受Google惡評困擾嗎?日本餐飲顧問教你3大要點面對不當評論
攤販重複率高、網紅美食回購低!台灣夜市該如何迎接疫後觀光潮?
2021年市場規模破4千億日幣!日本機能性表示食品優勢在哪?
飲食文化
日本5大流行美食代表大公開!異國料理成翻轉日常的捷徑
從中餐主廚變身全職咖啡農!草嶺「樺瑞咖啡莊園」莊主返鄉找到自己的天職
給自己人生的第二個可能 卻帶來阿里山咖啡的良善循環:科子林莊園
FOGO是什麼?澳洲加速解決食物垃圾 變身肥料締造永續循環
食力特派
【食.大人物會客室】90歲的黑松汽水如何用週年紀念罐帶出環境關懷議題?
【線上收聽】我們吃的草莓,竟然不是草莓的「果實」?
【線上收聽】寵物也要吃得環保!來聽聽國外如何解決寵物食品碳排放問題?
【線上收聽】特砂、細砂、二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食驗室
HOME
食新聞
謠言拆解
Rumour Explain
謠言拆解
小心上當!2022年嘉義縣冠軍製茶師圖片遭盜 以一頁式廣告銷售不明來源茶葉
2023/03/14
獲得2022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烏龍茶組冠軍年輕製茶師許峻榮,圖片遭一頁式網站盜用、銷售不明來源茶葉,網站來源主機為中國IP,呼籲消費者切勿受騙。
梅花豬肉因為常打針所以最好不要吃?農委會:肉瘤只要切除乾淨並不影響衛生安全
2023/02/22
農委會針對民眾在臉書社群中提問「買了梅花豬肉回家後,發現肉裡有異狀」之貼文,特別說明國產豬肉皆通過安全檢驗,而少數豬隻的梅花肉會出現肉瘤等現象是因注射疫苗導致,肉販將這些部位切除乾淨,即不會影響肉質之衛生安全,民眾可安心食用。
【闢謠】流水席a話題讓舊聞重炒:芭樂汁長蟲才能榨出汁?
2023/01/12
社群謠傳一則有關「芭樂不爛到長蟲,根本榨不出汁來!」的舊聞,加工廠中的芭樂長蟲,是果汁黏稠的原因嗎?《食力》帶你了解芭樂汁從果園到食品加工流程實際情形!
有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鮮乳有添加物?破解你的鮮乳十大迷思!
2022/11/24
關於鮮乳的添加物與營養成分總是流傳著許多謠言與迷思,大眾對台灣的鮮乳有什麼誤解呢?一起來看《食力》整理關於鮮乳的十大傳言,破除對於鮮乳的錯誤印象!
【食聞】尋「蜜」!手中買的是蜂蜜還是糖漿?!
2022/11/01
蜂蜜怎麼買?請看標示唷!品名正確性很重要,2023年7月1日起(以產製日期為準),將實施蜂蜜標示新規定,屆時市售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若有標示不完整之情節,可處新臺幣3萬元~300萬元罰鍰;若產品標示「純蜂蜜」,實際上卻不是只含蜂蜜原料,就涉及標示不實,可處新臺幣4萬元~400萬元罰鍰。
【食聞】超商麵包久放不壞,一定是有防腐劑?2大迷思1次破解!
2022/07/27
利用科學基礎,現代化的加工技術及嚴謹的製作流程,便利商店的麵包已進入少添加的時代了。購買麵包前也可以多觀察在包裝上是不是有「潔淨標章」認證,要做到少添加,可不只是拿掉添加物這麼簡單而已,實際執行的技術層面和生產研發成本,真的非常高!
【食聞】膠原蛋白!想補充你需要均衡「這些」營養素!
2022/07/24
銀耳湯常被認為富含膠原蛋白,但其實像是豬腳、魚皮等動物性食物所含的膠原蛋白較多。針對想要美白或是增進骨骼健康的人,其實維生素C、鋅及銅等營養素也要兼顧,才能增加身體合成膠原蛋白的效率,一味地補充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同時,當身體發炎時,也會加速膠原蛋白的流失。
索馬利亞進口香蕉有蟲,吃了會死?防檢局:台灣無進口且台灣香蕉無此病蟲害
2021/11/13
近期網路上流傳一則關於進口香蕉含有致命蠕蟲的消息,經防檢局澄清,確認台灣並無此情況,民眾可以安心食用。
吃了添加「胺基乙酸」的超商三角飯糰,並不會讓你想睡覺!
2021/10/06
近日網路瘋傳一則吃了超商三角飯糰會嗜睡,原因來自於其中的添加物胺基乙酸(甘胺酸)的新聞,引起廣大的討論與瘋傳,但是胺基乙酸在食品中存在的主要目的是調味劑,增添食物甜味用。
雞塊跟漢堡肉非來路不明!放一百萬個心吃吧!
2021/09/14
根據《食力》2019年「你今天吃『速』了嗎?速食店你都怎麼選?」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0.5%的民眾擔心「不知道漢堡肉、雞塊是用什麼部位組成」。
吃炸雞會性早熟、速食店養6條腿的雞?那些年關於雞的謠言,信了你就輸了
2021/08/19
愛吃炸雞會性早熟?雞脖子吃多會致癌?甚至還有網路流傳速食店炸雞來自6條腿的雞!根據《食力》調查,仍有16.7%的民眾對於「傳聞雞肉有生長激素」有很大的擔心。就讓《食力》帶你從雞隻育種技術、動物用藥、飲食營養等面向回應雞隻施打生長激素的不實謠言。
大力水手卜派吃菠菜就能長出肌肉,是真的嗎?
2021/08/15
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之間長大的孩子,一定都看過一部經典卡通動畫「大力水手卜派」,卜派吃了波菜罐頭就有立竿見影的力大無窮效果可以對抗壞人,也因此很可能在成長過程中也會認為吃菠菜是一種卓越的肌肉鍛煉方法,但菠菜跟力量之間卻沒有足夠的科學佐證,但即使是如此菠菜仍舊富含許多營養素。
生飲龍蝦血壯陽?比起壯陽你更該注意食安風險
2021/05/12
台灣人特愛以「血」製成的料理,從鴨血、豬血糕到龍蝦血都拿來生飲食用。而坊間謠傳生飲龍蝦血能增強男性精力,不過,生血更需要注意背後隱藏的食安風險。
食物掉下去馬上撿起來吃就沒問題?別再相信5秒原則了!
2021/01/24
食物在接觸地表的瞬間,或者至少在1秒內,就受到污染了,這表示5秒原則是胡扯。把食物留在原地愈久,轉移的菌數會愈多。細菌可以在乾燥環境中存活,但無法存活太久。物體表面如果已經風乾好幾個小時(數天會更好),或許可在該表面上生存的細菌數量就會非常少。但如果物體表面覆著薄薄一層水,可能就會充滿菌類。
煮火鍋、燉湯浮出來的白色泡沫是什麼?有害嗎?
2020/12/08
燉煮產生的浮沫,來自食材的水溶性成分溶出後,經由熱變性凝固的物質。植物性食材是植物性蛋白質、部分植物纖維,動物性食材是血液、淋巴液等的固化物。
切開蕃茄,果肉竟是綠色的?不會中毒別驚慌
2020/12/07
蕃茄會是綠色的,是因為「生物鹼」。生物鹼是一種植物自我保護的機制,且在醫學紀錄上,沒有因食用蕃茄而中毒的案例發生
【食聞】別再以訛傳訛!雞肉生長不需要生長激素,也不會吃到瘦肉精!
2020/12/01
雞肉謠言的第一名,肯定是「生長激素」,答案是:根本不需要!雞隻在舒適的環境中生長,只需要飼養約35天左右,就能自然成長的快又好,請不要再誤解白肉雞的生長速度了哦!
【食聞】美豬爭議不斷,理不能亂!5大QA破解
2020/09/30
政府宣布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進口後,民眾對此有許多疑惑和擔憂,但其實,萊克多巴胺只是40幾種瘦肉精的其中毒性較低的一種,卻因此背負了不少瘦肉精的原罪與誤解,5個令你感到疑惑的流言,幫你一一破解。
肉吃太多讓你被蚊子叮?酸性體質容易累?鹼性水更好?都是迷思!
2020/08/01
人體並沒有所謂酸性、鹼性體質,更別提用食物來影響身體酸鹼平衡的說法,因為人體系統本身就會自動將血液調整為弱鹼性;食物確實有酸性或鹼性,蛋豆魚肉類和全穀根莖屬於酸性食物,奶類、蔬菜和水果則多是鹼性食物,但把食物以「酸、鹼」二分為「好、壞」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別再被一頁式廣告騙了!「三降茶」盜用黃瑽寧照片、謊稱治療糖尿病神效比吃藥強!
2020/07/30
近期網路平台出現數個「一頁式廣告」,販售號稱可以治療糖尿病的「三降茶」,並盜用知名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的照片,無視糖尿病患者安全,以故事行銷詐欺受騙上當的患者,提醒讀者必須張大眼睛小心此類毫無根據的誇大醫藥/食品廣告。
去全聯用振興三倍券可以換3800元禮券?全聯澄清:網路謠傳!
2020/07/12
近日於網路和LINE通訊軟體瘋傳「領到消費券,可以直接到全聯社買,他多加800塊給你總共3800」等訊息。全聯福利中心發布聲明澄清,振興三倍券不能購買禮券,請民眾勿聽信網路謠言。
北京疫情再爆發、進口鮭魚急下架!專家澄清:新冠肺炎不會「魚傳人」
2020/06/16
日前北京再次爆發上百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中國開始流傳「新冠肺炎病毒是隨著進口鮭魚自歐洲傳入」的消息。但自疫情爆發之後,各國專家都曾說過新冠肺炎並不會透過食物傳染,挪威海產推廣協會也發出強烈聲明指出,勿將鮭魚或其他相關食品與疫情做不必要的聯結與臆測。
螞蟻不吃真蜂蜜、結晶蜜是因為摻砂糖?3大辨認法教你如何不變冤大頭!
2020/04/23
網路傳播的「螞蟻不吃純蜂蜜」、「結晶蜜是摻砂糖」等謠言,其實是少數不肖商人的虛假話術,意圖趁機行銷成本低廉的合成蜜。因為螞蟻對蜂蜜的喜好度無法作為判別蜂蜜純不純的依據,而且會結晶的蜂蜜才是「真」蜂蜜。
鮭魚生魚片暗藏寄生蟲危機?研究證實養殖鮭魚靠「技術」就能斷絕感染風險!
2020/03/30
歐洲食品安全局早在2010年就發布報告指出,以箱網養殖、飼料餵養的大西洋鮭魚含有活體寄生蟲的機率非常低。台灣7成的鮭魚來自挪威,挪威食品安全局對於養殖鮭魚從育種到飼養有非常嚴格的規範,以確保不經過冷凍殺死寄生蟲的養殖鮭魚,即使在48小時內就生鮮送達台灣,也沒有寄生蟲疑慮。
你以為在演柯南?氰化物有劇毒,服用後會殺死自己、不只新冠肺炎病毒!
2020/02/08
有網友在社群網站傳播服用劇毒氰化物可以殺死新冠肺炎病毒的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2月8日發出聲明嚴斥此為謠言,並呼籲民眾切勿相信,也勿隨意轉發來路不明訊息,以免觸法。
吃維他命C、喝大蒜水和紅茶就能抗新冠肺炎?防疫勿聽信偏方!
2020/01/31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獲得控制,網路卻開始流傳許多飲食偏方,包括吃維他命C、喝很濃的大蒜水,或者是喝紅茶與普洱茶等。《食力》提醒您,新冠肺炎目前還沒有疫苗也無專治藥物,只能採支持性療法,請民眾勿聽信偏方採用錯誤的飲食方式,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才能有效防護。
嚼苧麻葉治口腔癌?抗癌中草藥物不是土法煉鋼就能來的!
2020/01/23
近期網路流傳「嚼一週苧麻葉可改善口腔癌」的說法,但實際上抗癌藥物並不是土法煉鋼就能得到,而癌症藥物治療也多需要時間與其長期抗戰,切勿因相信網路偏方而延誤治療外,若有意以中藥進行輔助治療,也應先洽詢主治醫師,以避免服用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絲瓜變苦毒性強成砒霜?頂多拉拉肚子而已,先別慌!
2020/01/19
網路曾流傳「苦絲瓜毒性強如砒霜」這樣的說法,但其實絲瓜主要產生苦味是來自於「葫蘆素(Cucurbitacin)」這個成分,雖然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瀉症狀,但其毒性並不如謠言所說的「毒如砒霜」,且在現代選育與栽種技術改良下,已經很少機會吃到苦絲瓜。
爸媽一定要看!吃了添加色素的糖果,真的會讓小孩過動嗎?
2020/01/15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吃到添加了黃色4號、黃色5號、紅色6號與紅色40號等人工色素的糖果,會讓孩子容易罹患「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事實上這類型的研究雖然很多,但是至今尚未有結論性的證據可以證實有正相關。坦白說,與其擔心色素,還不如少吃點糖。
食用色素會致癌?考量實際攝取量,你其實不用這麼怕!
2020/01/15
網路常流傳著「食用色素吃多會致癌」的說法,但其實目前僅有「黃色5號、綠色3號與藍色1號」被歸類於IARC致癌物分類列表的第3類中,且即使被列入致癌物分類,其風險性仍低,未能確定是否對人類具有致癌性!此外,再考量實際我們藉由飲食而攝取到的食用色素含量可能不到萬分之一,因為食用色素而致癌的風險就更低了。
Facebook
Twitter
line
【電視台神話】大紅麴市售最貴卻最賣!不只做民視金雞母 娘家籌組生技公司規模團隊闢新路
2023/03/08
「娘家」是由民視八點檔連續劇《娘家》粉絲所拱出來的保健食品品牌,最熱銷的代表產品為娘家大紅麴和益生菌,與晨暉科技合作無間,在生產端和行銷端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成為電視台跨界經營的標竿。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路邊野草也能做成茶、琴酒?「三玉號」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吃草」變有趣!
【投書】蛋荒為何遲遲未解?短期補助僅能救急 改善長年失衡的農政制度才是解方
7-11傳奇推手逝世!用一顆御飯糰打遍全日本的伊藤雅俊 如何建立全球超商帝國?
你也受Google惡評困擾嗎?日本餐飲顧問教你3大要點面對不當評論
萃取食用油不再只能用化學藥品!歐盟批准甘蔗渣副產品成為新選擇
當通膨漲聲響起 該跟著漲價還是不漲?5個讓品牌不被討厭的方法
3大最新外送消費趨勢出爐!Uber Eats公開用戶習慣 消費者敲碗平台化身萬能管家
法式油封鴨、客家封肉為什麼這麼美味?都是因為用「封」鎖住食材真滋味!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第一線直擊台灣精品連鎖咖啡開
販賣健康是門好生意!從網紅、
打造地瓜日不落國:雲林水林用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