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人口老化下,高齡者如何在兼顧健康與環境的前提下調整飲食?荷蘭阿姆斯特丹應用科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55歲以上成年人在轉向植物性蛋白時,最關鍵的驅動力與障礙同樣來自「健康」與「口味」。受訪者普遍希望維持肌肉量、防止跌倒,但也難以割捨肉類風味。研究指出,若能改善植物性產品的口感並加強營養教育,將有助推動高齡族群更積極接受植物性飲食。

撰文=編輯部

隨著人口老化,如何兼顧高齡族群健康與環境永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飲食結構轉型不僅涉及個人健康,也攸關環境永續。如果能推動高齡者成功接受植物性蛋白,不僅能降低肌少症與跌倒風險,也能減少畜牧業對碳排與資源的負擔。荷蘭阿姆斯特丹應用科學大學 Oppenraaij 團隊於2025年8月27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項研究指出,55歲以上成年人在採取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飲食時,健康與口味既是最強大的驅動力,也是最大的挑戰。

這項研究聚焦於55歲以上成年人,原因在於: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肌肉量與活動力逐步下降,對蛋白質的需求比年輕人更高。然而,高齡者的飲食習慣往往更根深蒂固,對新食材或植物性替代蛋白的接受度較低,形成「需求增加卻難以改變」的矛盾情境。

肌肉量逐年下降 高蛋白飲食助降低風險

研究透過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s),蒐集55歲以上歐洲成年人對飲食轉型的觀點。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將「維持肌肉健康」視為最主要原因,因隨年齡增長,肌肉量與力量逐步下降,增加肌少症、跌倒與骨折風險。專家建議高齡者的蛋白質攝取量至少為每公斤體重1.0公克,若活動量大或在疾病狀況下,甚至可達2.0公克。

肉類風味難以取代 習慣成為最大阻力

口味也是影響關鍵。許多長者認為肉類風味不可取代,對植物肉或加工替代品抱持「太加工」「不健康」的負面印象。不過,部分人接受以豆類、堅果為主的全食物,並表示「五五分配」比完全改為植物性更容易實踐。這反映出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使轉型難度增加。

COM-B模型揭示關鍵 知識缺口與社會環境最具影響

研究團隊使用COM-B 模型(能力 Capability、機會 Opportunity、動機 Motivation)分析影響因素。結果顯示,知識缺口(屬於能力)與社會環境(屬於機會)是最重要的槓桿。受訪者普遍希望獲得「替代清單」,清楚說明如何用植物蛋白取代肉類或乳製品;同時,伴侶、子女或朋友的飲食習慣也深深影響其決策。如果家庭主要烹飪者不接受植物性食材,轉型將更加困難。

改善口感+加強教育 推廣植物性飲食的關鍵

受訪者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供實用食譜、數位或紙本飲食追蹤工具,以及食品標示中增加營養與環境足跡資訊。研究作者指出,若能改善植物性產品的感官品質、提供明確替代方案,並加強營養教育,將有助於推動高齡族群更積極接受植物性蛋白飲食。

健康與永續並重 植物性飲食更具可行性

整體而言,55歲以上的成年人在面對「高蛋白且環境友善」的飲食選擇時,最在意的仍是自身健康與食物美味。研究團隊認為,未來若能同時滿足這兩大需求,並縮小知識落差,植物性飲食的推廣將更具可行性,也能成為高齡社會下兼顧健康與永續的重要策略。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跟真的鮭魚片一樣能煎能烤!能自由料理的「Kinda Salmon」刷新植物性海鮮想像
植物肉也能啃骨頭!Juicy Marbles推出「可食肋排」重現排骨儀式感
擺脫冷鏈限制攻海外市場!不二製油推出可常溫保存的植物性白湯高湯粉

參考資料
▶Medical News, Older adults reveal what makes or breaks a shift to plant-based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