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江戶時代興起的「文字燒」,基本材料是麵粉加糖,吃起來像甜甜的、脆硬的瓦煎餅,由於原料與模樣的關係,說是鯛魚燒2D版的祖先也不為過。雖說鯛魚燒的祖先是文字燒,可是就技術面來看,兩者的製法完全不同;前者使用烤模,後者單憑手藝。

撰文=蘇楓雅

吃過日式傳統菓子的人應該會注意到,很多名稱都有「燒」(焼き)字。旅行時因為好奇而買來嚐嚐的鯛魚燒、人形燒、大判燒,最後可能都留下一絲「味道怎麼都差不多」的感覺。你味蕾的判斷無誤,這些燒菓子其實系出同源,材料也幾乎一樣。

鯛魚燒還有旁系兄弟?

明治30年代前半,慶應義塾大學學生所喜愛的美食之一是名為「亀の子燒」的菓子,因出現的時間較早,鯛魚燒可說是模仿前者,把模樣改成鯛魚而產生的商品。事實上,「〇〇燒」並非只是亀和鯛,同時期的廟會也曾有「軍艦燒」的攤販,即軍艦形狀的鯛魚燒,延續明治28年日清戰爭勝利的氛圍。此外,以火男、阿龜面具為造型的「面形燒」,發想自江戶時代流通金幣的橢圓形「小判燒」,都稱得上是鯛魚燒的旁系兄弟,材料相同只是外形有異。如今,大概只剩鯛魚燒和人形燒最廣為人知;後者雖被譽為淺草名物,烤出來的卻是五重塔、雷門大燈籠、鴿子等,你是否也曾感到奇怪?人形燒應該用人形才符合邏輯呀⋯⋯事實上,人形燒在戰前被稱作「名所燒」,後來隨著歲月流轉就變了名字。(編按:名所燒後來流傳到了東京都中央區的日本橋人形町,於是被稱做了「人形燒」,設計成淺草當地名景點的造型,並不是因為做成人形販售而得名。)

鯛魚燒的祖先是源自江戶時代的文字燒。(圖片來源:蘇楓雅提供)

今日的鯛魚燒是3D化的江戶版本

江戶時代路邊攤興起,其中用小麥麵糊在熱鍋上畫出栩栩如生的魚或船,烤成點心賣給小孩子的叫做「鐵鍋」,後來因為用杓子運筆的動作而使人們改口叫「文字燒」(もんじゃやき/與東京下町美食文字燒同音)。基本材料是麵粉加糖,吃起來像甜甜的、脆硬的瓦煎餅,由於原料與模樣的關係,說是鯛魚燒2D版的祖先也不為過。

(編按:江戶時代流行的鯛魚燒(文字燒)一直以「2D」外型存在著,跨越了一個時代,來到明治時期,當時在日本,有一名失業退役的武士,研發了將紅豆包進麵包當中的點心,也就是現今也就是現今「紅豆麵包」的由來,紅豆麵包在被研發之後瞬間成名,甚至在明治8年(西元1875年)時被上呈給明治天皇,從此之後,擁有紅豆餡料的點心便在日本蔚為風潮,許多點心、麵包都開始被放入甜甜的紅豆餡料,即便原先脆硬的文字燒也不例外。)

踏入明治時代後開始加入紅豆餡的文字燒,初步發想的模樣就像模仿半圓形的麻糬柏餅製成;如果再多給一點錢,文字燒職人就會應客人要求把外餅做成雕魚或烏龜的形狀,兩面翻烤至金黃即成。此後,雕魚燒就順理成章地進化成今日所見的立體版,接著漸漸開發出五花八門的餡料,甚至把鯛魚外餅當作冰淇淋甜筒。

鑄鐵技術進步,才有如今的兩面烤模

雖說鯛魚燒的祖先是文字燒,可是就技術面來看,兩者的製法完全不同;前者使用烤模,後者單憑手藝,而利用烤具烘烤麵糊點心則是受到今川燒的影響。1777年,文獻首次出現今川燒的記載,利用單面鐵板上的六個小凹洞將麵糊烤熟,就是當時的今川燒;今日,因地方和店家的偏好則有大判燒、回轉燒、太鼓燒、御座候、二重燒等多種別名。到了明治20年代,還一度出現過文字燒與今川燒融合的菓子,用鐵板分別燒烤一片片桃子形狀的餅,兩片中間夾入紅豆餡就成了人們口中的「桃太郎燒」。後來由於鑄鐵技術的進步,明治30年代的龜子燒、鯛魚燒的攤販才有機會用兩面烤模經營小生意。

現在除了日本、台灣、香港、中國,鯛魚燒也以冷凍食品的方式流通於世界各大城。也許各店家的鯛魚燒嚐起來都大同小異,但是改變享用方式後,仍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刺激。例如,裝滿霜淇淋、甜點、水果的鯛魚百匯;放在茶泡飯或清湯裡的零豆餡鯛魚燒;剖成對半、中間夾入蔬菜、火腿的鯛魚燒三明治;當作大阪燒料理的鯛魚燒;放入炒飯的蛋包飯鯛魚燒;以及口感像大福的白色鯛魚燒⋯⋯。這個已印記在民心122年的庶民小點,其傳統與改良的腳步想必會一直並行下去。

延伸閱讀

藝術與美感的饗宴 日本的和菓子與茶道文化
動物造型蛋糕 從宋朝穿越來的!
黑文字、懷紙?不是文具而是吃和菓子的優雅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