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若不改變飲食,純運動對減脂幾乎無效,更不用說動到內臟脂肪,因此建議打擊內臟脂肪還是以飲食的改善為主、運動為輔。而改善脂肪肝的飲食營養方案應該是全面的,最好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撰文=王姿允(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擔任國立成功大學家庭醫學部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家庭醫學部兼任教學主治醫師)

脂肪肝(內臟脂肪)的消除比起皮下脂肪更和飲食相關,也和運動無關。過去研究發現,如果要靠運動消除內臟脂肪,至少也要達到大幅度的皮下脂肪下降,裡面才會有一小部分是降到內臟脂肪。而我們都知道若不改變飲食,純運動對減脂幾乎無效,更不用說動到內臟脂肪。這也就是為何很多健身教練雖然體脂率12∼15%,但是內臟脂肪仍超標,腹部超音波看得到脂肪肝。運動跟飲食控制都有助於體脂肪的降低,但內臟脂肪是代謝出了問題,要吃對飲食才能有效率的改善,讓肝臟把脂肪請出去!

打擊內臟脂肪面面觀 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改善

2020年在《Gastroenterology》(腸胃病學)有一個「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特刊」精選摘要,裡面一個章節在討論「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調節腸道菌叢以改善嚴重程度?」,這篇綜述集中在調節腸道菌叢和腸肝軸的治療方法上,討論了如何發現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糞便微生物群轉移、多酚、特定飲食等來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特徵,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預後,以下就目前的實證一一討論。

一、 減重

一般指引是建議減重7∼10%以上,可以看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除了熱量限制,飲食的內容也是重點,可參考以下其他有實證的飲食,作為減重時的介入參考。須注意,運動本身若沒有達到減少體重、降低胰島素抗性、促進脂肪吞噬的結果,是無助於脂肪肝的消除。

二、高蛋白質飮食

2020年在《Obesity》期刊一篇針對幾個流行飲食法的綜論,發現降低熱量攝取的低碳或低脂飲食,似乎都能達到降低肝臟脂肪的益處(但到底是減重使然還是營養比例仍不確定)。另外又進一步發現,在人類和囓齒動物NAFLD模型中,高蛋白飲食顯示可以減少肝臟脂肪變性,而且這個現象與體重減輕無關,也與碳水化合物的減少無關。

三、 採用地中海飮食

地中海飲食是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ASL)、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 和歐洲肥胖研究協會 (EASO) 推薦的唯一飲食,作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潛在治療。主要是因為這種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已被證明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肝臟脂肪變性,並減少肝細胞的損傷。此外,研究表明,與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相比,隨意食用地中海飲食的NAFLD患者,肝臟脂肪變性顯著降低。與低GI飲食相比,採用等熱量地中海飲食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數和肝內脂肪皆有所降低,心血管健康的其他標記物也有所改善。

四、採用植物性飮食

目前有大量證據支持,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胰島素阻抗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因此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策略也能有效降低風險和治療NAFLD,這是合乎邏輯的。因此最近的多份報告證明,植物性飲食對NAFLD風險的有益影響。透過測量血清轉氨酶(ALT)、天門冬胺酸轉氨酶(AST)和脂肪肝指數,在一項18,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中,發現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可以降低2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

在此研究中發現,穀物蔬菜等植物性攝取量最高的,比起最低的有更低的NAFLD盛行率。而動物性食品攝取量最多的四分位數,與NAFLD盛行率最高相關。對773名受試者的代謝風險分析表明,素食者的代謝症候群風險較低,其好處可能來自高纖維跟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植化素。

五、增加膳食纖維

2020年在《Gut》一篇探討「腸道糖質新生」(IGN)(請見糖質新生章節)的研究發現,「高纖維+高蛋白質」所誘發的小腸及大腸中的糖質新生訊號,在動物實驗中可以「避免」,在高熱量飲食中的小鼠發生肝臟脂肪變性和引發 NAFLD。因此研究也發現,IGN可以從源頭保護與減少脂肪生成和脂質輸入肝臟,降低肝臟發炎和纖維化的風險。相反的,如果把小鼠IGN的功能阻斷,再給予富含澱粉的飲食,發現小鼠的三酸甘油酯儲存增加、脂肪生成增加。

六、避免攝入「促發炎物質」(飽和脂肪、長鏈不飽和脂肪酸、果糖、酒精、紅肉類)

西方飲食經常富含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n-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種飲食會引發腸道中的免疫細胞聚集和菌叢失調。動物實驗發現,餵食超過14個月的高脂肪╱高膽固醇(HFHC)飲食,會導致小鼠出現肝脂肪變性、肝臟發炎、纖維化和肝細胞癌(HCC),而且飲食引起的腸道微生物失調,轉移到無菌鼠體內也重現了這種表型。除了脂質之外,果糖過量會導致脂肪從頭生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和肝癌,這與腸道屏障受損、內毒素血症和活化的 MyD88 介導的發炎有關。酒精也已被確定為破壞宿主腸道微生物群最關鍵的變數之一,並沿著腸肝軸促進發炎反應。最後,三甲胺N-氧化物(TMAO)也是影響腸肝軸的另一個因子,腸道細菌將飲食中的膽鹼或肉鹼(紅肉類很多)轉化為三甲胺(TMA),並在肝臟中透過一種酶(flavin-mono-oxygenases)進一步代謝為TMAO。許多臨床研究已經證明,這種關鍵的腸肝軸生物標記與全身性疾病的關聯,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在生物檢體也證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嚴重程度與較高的TMAO水平相關。

七、攝取適量微量元素

目前跟脂肪肝較有相關的微量營養素跟抗氧化物質,包括Omega-3脂肪酸(為避免攝入過量飽和脂肪可考慮食用補充劑)、維生素E(如堅果、種子、植物油)、維生素D(日照、飲食、補充劑)、維生素C、維生素B群(特別是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硒(堅果、肉類、魚類和穀物中)和鋅(肉類、豆類、堅果和全穀類食品中)。

八、微生物群導向的補充食品(microbiota-directed complementary food, MDCF )

若是惡性營養不良型的脂肪肝,在孟加拉有針對343位重度營養不良(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 SAM)的孩童,所做的以腸道菌為導向的飲食,包含可以促進健康菌群生長的食物,例如:鷹嘴豆(chickpea)、香蕉(banana)、羅非魚(tilapia,即吳郭魚)、黃豆粉(soy flour)與花生粉(peanut flour)跟米飯效果最佳,因此將鷹嘴豆(C)、香蕉(B)、黃豆粉(S)、花生粉(P)、綜合米類,搭配成後續腸菌補充食物(microbiota-directed complementary food,MDCF)的配方,簡稱MDCF(PCSB)。除了可以增加有益菌在腸道中的生長、加強腸道屏蔽效果與相關基因表現,還可以促進增重。

九、益生菌的使用

在一項針對肥胖兒童隊列的平行雙盲隨機對照試驗中,補充含有鏈球菌屬、雙歧桿菌屬或乳酸桿菌屬等8種益生菌混合物後,發現可改善NAFLD的特徵。目前有限的證據顯示,含有乳酸桿菌或雙歧桿菌的益生菌或合生元與安慰劑相比,可以有助改善肝臟脂肪變性、轉氨酶活性和肝硬化,但由於缺乏足夠有力的高品質活檢對照研究,因此目前仍在實驗階段。

至於運動的影響,雖然有些中到高強度有氧或是無氧運動顯示,對降低脂肪肝的好處,但由於樣本數太小、未排除其他生化跟減重因素干擾,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單純運動的干預措施對NAFLD患者的明確好處。但飲食結合運動對脂肪肝在研究中看到確實的好處,考量到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中到高強度運動,以及運動的頻率跟強度在改善脂肪肝仍未有確切數據,故建議還是以飲食的改善為主體,運動為輔,保持活躍的生活型態、避免久坐久站。

全方位營養改善脂肪肝 施行策略因人而異

研究改善脂肪肝的營養方案應該是全面的,最好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此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因此治療方案應該根據個人的特定情況而定。既然營養過剩(Overnutrition)或營養不良(Undernutrition)都會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飲食的臨床建議就會有所不同:

「4+2R代謝飲食法」控制脂肪肝需兼顧肝臟和腸道健康

依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過去所提倡的「4+2R代謝飲食法」,以高植物性蛋白質、高纖維,以及低飽和脂肪、嚴格限制水果(果糖)的飲食,搭配適當的益生元以及複合益生菌,可看到許多「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在4到6個月的「純飲食」介入後,變成完全正常。足見飲食在脂肪肝的治療需兼顧肝臟跟腸道的健康,才能事半功倍。

內容來源:《腸胃營養學全書》,商周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完全不攝取任何糖份、醣類就能餓死癌細胞?抗癌該戒的是「糖」、不是「醣」!
▶台灣女性乳癌盛行率增加!療程中該怎麼吃?
▶減醣飲食怎麼規劃?根據不同目標逐步限醣 3餐小撇步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