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育穿越時空、無所不在,能教會我們如何感謝,也能傳遞深厚的關切與愛意,是旅日食育師媽媽蔡慶玉從親子之情、從兒子生活當中獲得對食育的深切體悟。

撰文=蔡慶玉(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擁有日本食育師證照)

食育不單單只是食材的知識,而是藉由食物而發展推動的人際關係。結婚吃飯、生日聚餐、約會吃飯、喬事情也是吃飯,這正是食育中的社會性目標。

食育是培養社會協調性、國際觀。出去和朋友吃飯很愉快,和不同對象一起用餐時要注意哪些事情?才能把事情喬妥又不失禮,讓一頓飯吃得很放鬆有自信。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和餐桌禮儀又是如何呢?世界各地有什麼名產和代表性料理呢?

從家中餐桌上的食育啟程,為孩子的將來奠定扎實的社會性基礎。透過食物,培養感官經驗、統合感覺,發展人格的社會性。

為什麼需要食育?要讓食育教會我們「感謝」

哥哥3歲上幼稚園時,第一句學到的日語是:「いただきます。(編註:文意為「我開動了」)」
日本在吃飯開動前說的這句,意思是謝謝所有食物的生命。蘊含了對大自然及人們的感謝。

一口飯,一片肉,一口蔬菜,在能送入口中前,必須很辛苦的經歷許多過程,靠許多無名的人的勞動和合作,要專門的知識和經驗。收成後需要物流商店販賣,煮飯的人、學校的調理師、媽媽要花心思把食材的特色發揮出來,做成一道道美味的料理上桌。

仔細想想,「一頓飯」真是不容易,必須牽連到整個社會運作的配合,真的只有感謝兩個字。我初次體會到國文課本陳之藩先生說的:「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我最後注意到營養午餐表有一排名字,原先以為是健康模範寶寶的表揚名單,仔細一瞧,才發現是農家的名字和所在地。我很好奇,為什麼要把生產農家的名字寫出來呢?我內心油然而生當媽的防衛本能:「很好,出問題客訴時,立即找他負責。」

原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學校希望孩子謝謝農夫們,珍惜食物不浪費。大太陽底下,風吹雨打的辛勞,是值得尊敬的。學校想潛移默化地想傳遞,能種菜給別人吃,是一件光榮的事。

這對農家人而言,是一種榮耀,品質保證的象徵。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蔬菜水果,能獲得青睞,端到未來主人翁的餐桌前。

當農夫知道自己生產的東西、作物,會被孩子們感謝,自己的職業是被尊重的,便更加有使命感,發揮良心道德,不會有黑心食物。

食育跨越時空地理 是無盡的關愛與想念

當孩子要離家展翅而飛,父母常語重心長地說:「要好好照顧自己。」偶爾打電話回家,簡單三兩句話,不停重複的是:三餐要記得吃、多喝水、多吃水果、不要熬夜、不要感冒等等。以前聽父母說,現在換自己跟孩子嘮叨,代代相傳的掛念。

朱自清的爸爸在〈背影〉中若有台詞的話,可能是:「好好保重,多吃點橘子,補充維生素C,比較不會感冒。」藉由一顆顆橘子,表達對孩子難以言語的親情和無盡的關愛。

仔細想想,父母最在意的大部分都跟食育有關。若孩子有強大的食育教育基礎,知道要如何煮白飯,煮好吃的白飯,乖乖地每天吃早餐;知道要如何看消費期限、營養成分,一定會放下心頭千斤重的牽掛。當然,若能清楚蛋白質對身體的好處,從哪些食物中可以攝取,每天大約需要攝取多少的量,爸媽大概做夢都會笑了。

食育的學習是跨越時空地理的,去追溯哪個時代開始有味噌湯?跨越不同的地理區域,長野縣的味噌是紅的、京都的味噌是白的。就像台灣南北的粽子包不一樣的料,肉圓有炸的和蒸的。米苔目在台北是吃鹹的,中部是甜的。只有台中人會吃大麵羹……因為了解生長的土地,知道它的好,人就會快樂滿足,生活也變得有趣。

日常即食育 食育教材無所不在

在都市叢林找一塊田叫孩子種菜也許難度有點高。其實,每天的生活日常,就是食育最好的教材。從眼前的一頓營養午餐、從手上的一塊麵包、從湯麵上頭被撥到一旁的蔥、從喝的一口牛奶、從夜市裡的一塊香雞排、從不曾在乎的燙青菜與隨口叫的豆乾海帶,都有許多食物故事等著我們去發掘。

我們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樣的營養、對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認識食材,認識自己的身體。

食育有立竿見影的成效,讓生活更加豐饒、如魚得水。「健康好福氣,天天有元氣,快樂不生氣。」


內容來源=《日本食育師媽媽物語》,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
食育不僅是教育!日本的終極目標是讓鄉村活化、地方獲利!
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
【蘇楓雅專欄】食育也包括行為教育!這15項「餐廳奧客行為」,你中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