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什麼是真正的海島人?台灣四面環海,懂魚的人卻很少,從在地魚種、友善漁法、環境永續其實全與台灣人息息相關,然而多數人卻只叫得出鮭魚、鱈魚,台灣的原生魚種卻沒人說得出幾種,這是為什麼「洄遊吧」選在全台海岸線最長的花蓮推行食魚教育的原因。

採訪·撰文=李依文

「我與海的互動,與一般小孩不一樣。」洄遊吧Fish Bar創辦人黃紋綺說著與花蓮之間的連結,從純粹的海洋開始,「小時候我們會被放在廢棄的輪胎上,舅舅就在身後把我們往海裡推。」她笑著說著無數個寒暑假期間,與海之間的親密互動。

黃紋綺媽媽老家在七星潭從事傳統漁業工作,家人靠海吃飯,也比常人更懂海,「很少有人會這樣願意讓孩子這樣玩鬧吧?多數大概因為安全顧慮會嚇得半死。」談笑之中也聽出她口中的海,確實有別危險、未知的印象,反常帶著一份親情溫暖與親切感。

也或許是從這個出發點開始, 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從創立的初衷開始,就不是抱著多遠大的目標,而是最簡單的希望台灣人身處海島,能同樣用這樣的態度認識這片海洋,吃懂盤中的魚,了解魚兒從哪來,黃紋綺認為,「你只要認識你居住所在地的魚,就好。」

食魚教育並不是只有懂吃魚就好,「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在「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上將難以理解的漁法,以模型教材的形式呈現,讓民眾更好理解。(李依文攝)

從全台最長海岸線:花蓮,作為食魚教育起跑點

「花蓮是洄遊吧的商業模式跟運行方式建構的起始點。」黃紋綺說,會從花蓮開始推廣,除了熟悉以外,花蓮擁有全台灣最長的海岸線,除此外七星潭更是台灣人、外國人都愛來的觀光景點,哪能比這裡適合作為推動食魚教育開始的起點?

位於花蓮的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幾乎兩分鐘步行就能看到七星潭的海景,「我們可以帶大家直接看到產地是什麼模樣,你人在這裡直接體驗,真的不一樣。」黃紋綺分享到,而最令他們感到幸福或是成就感的瞬間,就是家長帶著孩子再度來訪,說出孩子回家後不再是看到楓葉才知道是秋天來了,而是看到魚貨市場出現鬼頭刀就知道,「我們很感動,也知道我們推的東西有成功,這就是最大的收穫。」她說。


生活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從認識魚到吃到魚,五感體驗能讓小孩更深刻的記住每一個學魚的歷程,而非只是教科書。(圖片來源: 洄遊吧提供)

台灣雖然身為海島國家,但食魚教育其實是近年來才逐漸提升能見度,「我們能感受到大家越來越接受相關的知識。」黃紋綺表示,要推廣到全國是未來更遠大的發展方向,但實際實行其實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從資金到人力都需要時間慢慢克服。

疫情來了,體驗式教育在線上怎麼做?

洄遊吧創立於2016年,前3年主要的經濟來源與政府合作居多,直到開始思考到需要有自己維生的能力,進而開始從三個方向:魚貨商品、環境永續安全、體驗活動,配上專業的顧問諮詢服務多方發展、成長,做出品牌。

「我們推線上課程,一開始也只是測試的心態。」黃紋綺說,2020年底疫情來得突然,最嚴峻的時期跟餐飲業一樣,2021年4~6月面臨完全零收入,黃紋綺苦笑著說:「當時真的很辛苦,但我們也知道腳步不能停。」想要活下去,首要解決的就是金源,疫情之下洄遊吧開始著重發展商品,從選品到自己開發紙包魚料理包等,即使只有200包的嘗試水溫,也得到相當不錯的反饋,信心大增後預計將商品更大規模化的生產。「吃魚也是一種體驗,不是只有產地才是體驗,所有體驗都要懂變形才能活下去。」黃紋綺分享。


疫情迫使體驗場所必須拉到家裡,簡單料理搭配圖卡,透過圖卡可以習得從產地、當季、怎麼吃、怎麼料理,在家也能達到體驗學習的效果。(圖片來源: 洄遊吧提供)

「產地不能來,那就用Google Meet把教學場景拉到家裡呀。」黃紋綺說,相較於身歷其境的產地體驗,要推線上課程當然比較難,但是透過科技的力量仍舊可以轉播產地實境。又或者是會讓螢幕另一端參與課程的人有更多互動機會,好比找出家裡哪裡有魚的相關產品或製品,「我們會想辦法找到共鳴點,要跟生活有關才會有感。」她說。


借助科技的力量,把教學場域回歸到消費者家中,活生生的影像配上互動,仍舊能夠達到教育效果。(圖片來源: 洄遊吧提供)

教育形式不斷變形,核心卻不曾改變

「台灣要做食魚教育可以很強,只要台灣人願意。」黃紋綺表示看向國際間,凡是任何漁業背景強的國家,人民與魚的距離就不遠,然而飲食文化、地域魚種、漁法差異等都會顯現出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反觀離台灣最近的國家:日本,對於食魚教育推廣就相當有一套,從季節、魚種到如何吃魚,幾乎是在路上抓到一個小學生就能問清楚的事,只因為這是國民教育。

「日本有日本的做法,重要的是台灣人怎麼做?」她說出食魚教育更深層推動的方向,而要大動作找回「懂魚」的基因,光靠一己之力很難完成,需要更多的人在乎、更多主管機關予以協助、更多相關單位多方面發展,才有機會讓台灣人成為正港懂魚的海島人。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在地花蜜】只喝龍眼、荔枝蜜嗎?美妙養蜂場靠花蓮在地「遊牧花蜜」賣進北投麗禧酒店
【文旦柚】不是只有中秋節才能吃文旦!木日光文旦驛站教你懂看時節來吃柚
【大地野菜】300公斤餐廳廚餘如何轉化為多樣野菜?櫻之田野農莊的環保永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