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姚仁祿表示,「營養」與「美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環節,不僅吃得好、也吃得開心,在感官上更有多重享受,進而喜愛食物、珍惜食物。

撰文=編輯部

校園午餐除了吃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近年來,飲食教育和食農教育逐漸在世界各地發展開來,台灣也不例外。目前部分學校開始教孩子如何耕作,實際在農田中種植蔬果,讓孩子親身體驗從播種到收割的過程,進而習得營養知識與農作概念。可惜的是,不是每一間學校都有自己的農田或牧場,也沒有一個統一而完整的系統教材可以讓老師知道如何進行飲食教育與食農教育。


吃東西很重要,但怎麼吃以及如何吃更重要,從小的基礎教育養成是關鍵,也正因此,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姚仁祿發現到這件事情,因而開啟「營養5餐」的發想與構思,進而規劃成一個有系統、有規模的知識庫。

給下一代更幸福美滿 教育部攜手基金會共推營養5餐

姚仁祿表示,營養5餐的動機來自於對「下一代的想像」,希望孩子可以吃得更幸福、更美滿,也希望學校能透過這樣的理念,給孩子更多樣性的方式來進行融入式教學,例如可以利用食譜,來告訴孩子食物的來源。灃食教育基金會也聘請了許多大學教授擔任智庫老師,負責編纂各類有關飲食教育的教材以及學習手冊,同時,也會提供教師用書,讓老師從身教做起,自己也能提升飲食素養,有系統而且循序漸進的完整執行飲食教育。教育部參事邱乾國也說,第一線的教學現場很重要,對於基金會的創意教材深具肯定,因此會建議各級學校借鏡國外對飲食教育的做法納入課程,如日本已將原本的五育加入「飲食教育(食育)」增為六育。

營養與美感並重 讓孩子愛吃又愛食

姚仁祿也說,認識食物之外,也要讓孩子了解用餐禮儀,例如如何正確使用筷子與其他餐具,高年級的孩子更可以了解調味料或添加物,甚至學習什麼是產銷供應。目前,已有很多學校有飲食教育的成果展現,姚仁祿表示,「營養」與「美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環節,不僅吃得好、也吃得開心,在感官上更有多重享受,進而喜愛食物、珍惜食物。同時,也讓飲食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型態,不只是認識食譜,也需要了解營養知識,灃食教育基金會也會請智庫教授們整理出「食物知識庫」,公開給社會大眾,讓更多人可以隨時隨地透過上網來了解怎麼吃對健康最有幫助。

基金會智庫齊推動 讓飲食不僅是知識、還能變成常識

姚仁祿觀察到,現在大部分的學生,午餐在學校吃,晚餐在外面買著吃,因此更要透過學校教育,讓學生知道「吃什麼食物才對」,以及如何吃才會更營養、更健康,在學校不僅只是習得德智體群美,融入生活中的「食育」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一個完整而有系統的知識庫,知識庫的內容也重視「美感」的切入,結合各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來討論,並加入台灣特有的文化素養,讓飲食教育不僅是知識,更要進一步成為人人都知曉的常識!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學校走入家庭 美國前FDA副局長:台灣可以成為飲食教育的領頭羊!
大挑戰!怎麼設計菜單引發孩子興趣、愛上吃飯?
翻轉餐盤的人生學:讓孩子懂吃的5個know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