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危機來臨,品牌的公關反應關鍵在速度、系統化與信任修復。雪坊與微熱山丘兩起不同類型的危機,雪坊屬品牌形象型,因合作對象爭議引發社群質疑;微熱山丘屬產品品質型,禮盒發霉引起食安疑慮。透過比較兩者的因應方式,歸納提供品牌快速回應、溝通一致性與誠意補救的策略。
危機來臨時,品牌需要的不是過多的狡辯,而是有系統、有速度、能修復信任的公關因應方案,我過去在多篇專欄與課程中,總結出面對危機時的公關溝通與管理的重點。
一、把危機管理視為經營管理,而非單純公關任務,需要內部流程、模擬演練與高層承擔。
二、單一窗口與統一口徑:發生時必須有單一對外窗口,避免多頭發言造成矛盾。
三、快速回應、在擴散前說明立場:越早清楚表態,越能掌握議題走向。
四、釐清事實成因,先對主要利害關係人溝通,例如受害消費者、通路夥伴、供應商),不要廣泛的過度發言。
五、運用支持性夥伴或背書降低負面影響,例如同業協會、第三方檢驗機構、專業學者。
六、有錯就認並同時提出補救與可行改善方案,把受影響範圍明確劃,避免危機擴散到營運及其他領域。
七、誠意溝通並持續提供訊息:公開不等於一次性聲明,需持續更新處理進度。
八、回應要顧及線上與線下溝通差異,包含正式聲明、新聞稿、社群語氣、實體店面與線上客服。
九、反省並避免再次危機事件的重蹈覆轍,或其他延伸的問題。
而近期雪坊與微熱山丘都發生了不同層面的公關危機事件,以危機的類型來說,雪坊的危機屬於「品牌形象型」,源於合作對象引發爭議,品牌雖未直接涉入,但因品牌策略與選擇受質疑;微熱山丘的危機屬於「產品品質型」,關乎食品安全與保證,是消費者對品牌基本的信任。為了讓更多的業者朋友能從經驗中有思考的機會,我先就公關溝通的重點加以說明,在進一步以這兩家企業的因應方式來分析。
雪坊:快速切割 立場明確但仍面臨兩難
根據媒體報導與雪坊公開社群的內容看,品牌的危機事件源於與某位網紅合作後,該網紅的爭議言行引發部分公眾反彈,品牌擔心消費者的負面情緒影響所以做出回應。在危機處理方式上,雪坊第一時間宣布解除合作,公開聲明品牌與爭議行為無關,表達對社會關注議題的尊重。
從整體輿論與社群反應來看,危機處理的速度快且立場明確,首先無特定政治立場,公開道歉與檢討為品牌界定危機的界線。雖然因此也得罪一些該網紅的支持群體,卻也有不少不同立場的支持者給予肯定,不過對於營運上的衝擊仍然有一定程度。並且品牌面臨兩難的局面,仍有不少意見認為品牌表態不一致。
微熱山丘:行動果斷 誠意安撫消費者
而微熱山丘則是面臨,中秋禮盒發霉停賣的公關危機,有消費者爆料禮盒內月餅發霉,圖片在社群擴散,引發食品安全疑慮。在危機處理方式上,品牌官方宣布全面停售中秋禮盒,避免問題持續擴大,透過召回與補償,提供退貨、退款方案,並與受影響消費者溝通。不過初期聲明多著墨於「保存條件限制」的說明,會讓消費者有些「承擔責任」較不足的感受。
這樣的危機屬於產品製成的缺陷,影響消費者的品牌信任度,造成的衝擊對品牌過往經營,精品烘焙的形象造成傷害,也影響了微熱山丘伴手禮市場與中秋商機的營收,可能因此失去上億元業績。不過多數消費者還是認同品牌勇於負責,以及誠實承認問題,並在社群留言支持退貨方案與公司承擔責任的態度。
危機處理比速度更重要 承擔與一致性
就現階段的公關危機處裡來說,雪坊在媒體與社群反應,宣布切割後未獲一致肯定,出現「為何只切割某人而非一致性標準?」與「兩邊都不討好」的批評。也因此對於危機來說尚未解除,甚至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流失的消費者是否能靠新的支持者來補上業績,同時其他的合作單位,是否有可能成為二次危機的引爆點也值得留意。
微熱山丘則在公關危機處理上,較能承擔責任、行動果斷,透過直接停產、退費與公開道歉,在食安事件中更好的安撫消費者的負面情緒。公開指出新產線包裝密封瑕疵,也能釐清是製程問題而非原料或刻意降低品質的問題。不過營收的損失是直接的,能否讓消費者重拾信心購買其他產品來替代仍待觀察,並且若後續改善不明確或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則長期信任受損更難修復。
兩家品牌都展現了「快速回應」的行為,不過危機處理方式與態度,反映出品牌在公關應變上的能力,對食品品牌而言,可見危機無法完全防止發生,但如何更好的因應與處理,才是止損的關鍵。若品牌只關注「短期止血」而忽略一致性,就會陷入另一層困境,若品牌願意承擔損失並誠實面對,則能將危機轉化為轉機。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當餐飲業面臨危機時的不同處理方式》】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全球最大連鎖速食品牌遇上公關大危機!美國Subway顧客滿意度持續下跌,該怎麼救?
▶食品業必須注意灰犀牛效應!危機管理不是只在危機發生時做公關而已!
▶危機管理的「五星溝通模型」怎麼操作?從2024年三大類食安事件看餐飲品牌該如何將危機變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