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你住的城市,重視食育推廣嗎?《食力》發起台灣第一次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最終拿下「食育力五星城市」桂冠的是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嘉義市,而六都無論是主觀或客觀評比成績都落到中後段班。難道食育對於農業縣市來說更好推動嗎?食育推廣是否存在城鄉差距?其實各縣市各有能發揮的資源,差別只在懂不懂得運用。

撰文=林玉婷

日本是全球最有系統性推動飲食教育的國家,自2005年頒布《食育基本法》,從中央到地方的推動職責明確,以國民運動的層級來全面推行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從日本農林水產省2021年5月28日最新公布的「第4次食育推進基本計畫(2021~2025年)」中,因應疫後「新常態(The New Normal)」造就在家做飯和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政府因此訂下最新的食育推廣目標,為把握自煮行動帶來審視自我飲食習慣的好機會,將對此更推進飲食教育,以提升國民對食物的認識。

回到台灣,在全國三級警戒減少外出的原則下,如何選擇與採購、儲備食材、製備料理等,成了疫後新課題,甚至有更多鮮少下廚的人因此投入自「煮」管理的行列。雖然親自挑選和烹飪,是拉近與食物距離的方式,可以了解食物與季節產地的關係,從而知道食物的原型與原味,更要對自己的飲食安全負責。這是我們老早就應該培養的能力,卻很少有機會從小就開始學習。

台灣版食育白皮書:全台首次食育力城市評比

飲食既然是生活必需,食育就應該是深入生活的推廣,那麼我們居住的城市,又有多重視食育推廣、提供哪些資源讓縣市民有機會參與食育體驗呢?

眼見目前我國的食育相關專法立法進度仍緩慢,長年來仰賴民間團體自主看見食育的重要性而投入,單點推廣力量有限,在全民的食育意識未能全面提升的此刻,《食力》發起台灣第一次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分析目前全世界最有明確食育推進指標的日本《食育基本法》及4次食育推進基本計畫(2006~2025年),從確保食品安全、維護飲食文化、發揮在地特色飲食生活、與環境調和的糧食生產和消費等推動總則,以及各年度由日本農林水產省出版的「食育白皮書」檢視指標中,對應台灣各級政府公開統計資料,媒合出34項具有台灣22縣市細分數據的客觀指標,共分為「農業與環境、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4大構面逐項檢視。

但是有了客觀數據還不夠,地方政府有沒有做?做得好不好?仍須主觀指標來輔助。為此,《食力》除了針對22縣市民發送網路問卷外,再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合作,詢問這三大團體對於該居住或執業縣市的食育推廣滿意度。

最終拿下「食育力五星城市」桂冠的是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嘉義市。而六都則普遍落到中後段班,甚至新北市還是整體倒數第五名!難道食育推廣也有城鄉差距?平常資源豐富的六都紛紛在此評比中成績落後,又是為什麼?

主動推進與客觀資源兼容,構成食育力34項數據指標

2021《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在考量指標選納時,為了弭平城鄉差異的疑慮,同時考量了縣市政府本身的資源環境條件、以及在食育推動上可能發展的積極行動。

以「農業與環境」構面為例,宗旨是要包含「農業生產與安全、環境與資源永續、糧食永續、地產地銷、綠色消費、農業生產與消費相關體驗」等精神,其中為了達到地產地銷,縣市政府能採行的作為從農業端到消費端都能發揮。因此農業縣可能在「開放參觀、採摘,含市民農園的耕地面積比例」指標上,因為原生環境就有農園而較易達成,但是在消費端我們也納入「校園午餐三章1Q實行程度」的指標,跨越疆域分界來評比各縣市願意採納國產可追溯食材的成果。

此外,「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三大構面,都可說是不分農業縣市與否,都可積極發展的項目,包含能反應第一線推廣人力是否足夠的「校園營養師師生比」,以及有沒有積極媒合食育推廣資源、讓教師方便參考與交流的「架設食育資源網站」指標。又或者是縣市民的健康狀態和飲食消費行為相關指標,包括「過重及肥胖比」、「攝取三蔬二果的人口百分比」等,反映了該縣市是否關心縣市民生命發展階段的健康狀況,並且藉由早期積極介入來引導其飲食行為。

花蓮縣拿下兩個分項冠軍,榮登排行總冠軍

此次奪下「食育力五星城市」之冠的花蓮縣,在「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分項也是第一。檢視花蓮縣的五力指標,僅「教育與文化」拿下3分,「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食育推廣滿意度」等都達到滿級分5分,可說是各項發展都非常平均。

花蓮縣雖然是農業縣,但也不能不努力,在有機農業推廣上,有機驗證面積達2424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分之1,有機驗證面積、農戶數均排名全國第一。在農業委員會提供的食農資源運用上,無論是「上傳至食農教育平台上的教案比例」及「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獲獎比例」指標表現都擠入前5名,顯現花蓮縣位居食育推廣前線的教師、營養師,態度主動積極,成果也相當豐碩。而在花蓮縣民的健康營養表現也很不錯,「成人每日攝取三蔬二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國中及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是倒數第五,表示肥胖比例並不高,可見飲食行為也影響了體位表現。

均衡發展才能堪為食育力五星城市

除了花蓮縣表現遙遙領先之外,同樣榮登五星級別的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嘉義市,除了有各自的強項表現,在其他項目也必須維持一定基準,才能在34項指標與施政滿意度調查中脫穎而出。

宜蘭縣和嘉義市分別為「教育與文化」指標冠亞軍。宜蘭縣2015年為了系統化推動食育、成為第一個制定食育地方自治條例的縣市,其作法後續也被台中、台南等仿效,在此次評比中也可見推動6年來的成果,在教案分享比例、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獲獎比例都高居全國第二。嘉義市則是在「營養師生比」、「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得獎學校比例」都奪下亞軍,顯現不只是推廣人力較其他縣市來得充足,推廣質量成效也有目共睹。

嘉義縣則為「食安與衛生」指標之首,無論是農業殘留查驗不合格率、衛生稽查的強度等各項指標都高居全台前三名,顯現從生產端到主管機關上下一心的把關。台東縣的食育推動則是最得民心,在針對縣市民、營養師的問卷評比中勇奪滿意度第一,家長團體的滿意度也排行第五。台東近年以「慢食節」結合地產地銷、休閒體驗、飲食文化等特色打造出獨有風格,每年吸引萬人到後山感受慢食旅,將食育從學童擴大到全民,是相當值得學習的案例。

食育推廣有城鄉差距嗎?就看懂不懂運用資源

目前台灣尚未有食育相關專法,因此縣市政府普遍都沒有規劃食育推廣的專門經費,但從第一年評出來的食育力城市名單中,顯現出食育力來自於日積月累的點滴累積,無論推廣方向為何,有做就有成績。

六都或許因為市政資源較多,反而分散到不同項目推動,未見較具體的成果。而新北市雖然在六都中墊底,近兩年也可看見在校園午餐的食安把關和導入新住民飲食文化菜色等努力,但在數據指標以及施政滿意度上還未反應出來。

2021《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是台灣第一個全台食育資源盤點評比的民間版白皮書,其實,飲食就是日常,飲食教育也應該深入生活,不受限於只有農業縣才能推得好,讓國民了解食物來源、知曉如何選擇正確飲食、懂得環境永續意涵,都是跨越地域差異的生活知能。

在日本,食育推廣就是全民運動,無論是中央或地方、鄉村或城市、是團體或個人,每個角色環節都有各自能夠擔負的食育責任。台灣22縣市長若能理解這點,在之後《食農教育法》三讀通過後,才懂如何運用自身資源、再進階加碼,蓄積與發展出符合地方特色的食育力。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農業是糧食安全的根基!食育讓吃在地食當季不只是口號
食育是素養教育也是文化傳承!不只在校學、更要終生學
學會正確擇食很重要!養成內在能力,創造健康的飲食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