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曾經滿街煙火氣的中秋烤肉,正逐漸走入新時代。從戶外巷口、河濱公園,到冷氣開放的燒肉店與居家陽台,「烤肉」不再只是炭火與油煙的代名詞。隨著都市空間受限、環保意識升溫與消費習慣改變,店內烤肉、預醃肉品、外帶組合、電商宅配成為新主流。中秋烤肉的轉型,不只是吃法的變化,更是生活型態與團聚文化的進化。
在台灣,曾經象徵團聚與煙火味的中秋烤肉,正悄悄進入轉變期。幾十年來,從河濱、公園、巷口到自家庭院,烤肉曾是中秋節的全民運動。然而近年來,戶外烤肉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店內烤肉」、「外帶食材組」、「家庭式烤肉」等新興型態。
因應消費者生活型態、場地限制與永續意識的變化,讓中秋烤肉的形式出現結構性的轉型。除了疫情曾經的影響外,戶外烤肉的衰退並非熱情不再,而是現實條件改變。
政策與環保雙重影響 戶外烤肉不再方便
都市人口密集、公園與公共場域的開放政策愈趨嚴格,加上空汙與環保議題的關注,使得戶外烤肉在許多地方被限制甚至禁止。政府在近幾年,積極推動「指定場地制」,使得隨處生火烤肉的便利性降低,但也更能安全並符合法規規範。
年輕族群重視便利體驗 店內烤肉店崛起
消費習慣的演變也深刻影響了烤肉型態,年輕族群更偏好便利、舒適與高品質的體驗,不再樂於為準備、清理與收拾耗上一整天。餐飲店家透過會員預購制度、早鳥優惠與聯名促銷推廣,提高節慶期間的營收與品牌曝光。
店內烤肉店與半自助式燒烤餐廳逐漸成為新主流,店家提供冷氣環境、食材新鮮、設備完善,還能在節慶期間推出套餐、限定醬料或聯名飲品,讓「中秋烤肉」從一場勞累的露天活動,轉化為一場舒適的聚餐儀式。
餐飲市場穩健成長 中秋仍是關鍵檔期
從產業數據來看,烤肉餐廳在近五年持續穩健成長,尤其是主打「日式及韓式燒肉」、「頂級和牛海鮮套餐」與「代烤服務」的品牌營收顯著提升。許多知名品牌,幾乎每到中秋前夕便出現訂位難求的情況,有的店家還會延長營業時間。
儘管戶外烤肉不若以往隨處可見,集中式場地、露營區與民宅內的烤肉需求仍持續發展,整體烤肉市場呈現多元化與擴大化的趨勢。中秋節仍是食材零售業、量販通路、冷凍宅配與燒肉餐飲的重要檔期。
通路加碼競爭 從冷凍食材到「一站購」專區
在食材偏好上,消費者的選擇愈加精緻化與健康導向,尤其是醃漬與即烤商品大幅增加。仍然不少消費者選擇在家陽台、頂樓、社區公設空間、甚至是「露營場」烤肉,同時享受親友家人團聚的時光。
許多零售通路推出「中秋烤肉專區」,全聯、美廉社、家樂福、愛買等通路在中秋檔期,紛紛推出「烤肉一站購」專區,強調即買即烤、便利等賣點。從肉品、海鮮、蔬菜到炭火、烤網、手套一應俱全,甚至可預購或外送。
小份量與預醃包當道 高端超市強調精品食材
為了迎合現代家庭小量需求,分裝包與預醃肉品已成為主流。店家推出真空分裝、預醃肉品、小份量組合包,讓家庭烤肉更便利、衛生且減少浪費。部分高端超市更強調「精品烤肉食材」,以頂級和牛、進口醬料與冷凍海鮮區區隔市場,吸引重視品質與儀式感的客群。
電商與宅配通路也在烤肉商機中崛起,冷凍食材宅配、預購套餐、露營食材組合都成為熱門商品。而許多烤肉店品牌在中秋前夕也推出「外帶烤肉組」,讓顧客不需自己準備就能享受美味。
手搖飲與外送成隱形贏家 搭上解膩飲品熱潮
超商便利商店、手搖飲與餐飲外送業都成為另類的受惠者,尤其是在「最後一哩」補給環節,許多消費者臨時忘記購買調味料、酒類或飲料時,便利商店成了臨時救援站,相關品項銷售量往往在中秋前兩天增加。
對手搖飲店來說,中秋節是年度極佳的品牌延伸時機。烤肉的用餐過程容易口渴,因此飲品天然地成為聚會的必要品項。業者搶攻「解膩與清爽」市場,推出節慶限定口味及無糖茶等品項,強調「烤肉專屬搭配飲品」。不少業者甚至以家聚大容量飲品組合等形式參戰,提升外帶便利性與節慶話題度。
烤肉不只是吃肉 更是團聚與儀式感的變遷
從整體來看,節慶烤肉不再只是單純的節慶飲食活動,而是隨著消費者生活環境,與現實規範的考量而跟著轉型。烤肉不只是吃肉,更是一種社交與歸屬的象徵。
對品牌與商家而言,中秋烤肉不再只是銷售旺季,而是一個重新建構「如何團聚」的商業契機。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中秋烤肉的型態隨著消費需求的改變》】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延伸閱讀
▶200億起跳的燒肉商機有夠夯!為何台灣人這麼愛燒肉?
▶呣免煩惱啦~中秋「鋁箔料理」就這樣包!
▶營養師教你看懂食品標示挑烤肉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