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韓國料理
食育
防疫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榜單揭曉!花蓮縣二連霸 六都整體排名較2021年提升
從每次的消費選擇關懷土地!花蓮連霸農業環境冠軍 屏東宜蘭大躍進
全台3分之2縣市校園營養師超負荷!教育文化榜單大洗牌 台南市奪冠
台灣近3成小學生過胖!懂擇食還要會運動 台北市榮登全台健康營養模範生
2022韓式料理喜好度大調查
在台店數近3年成長3倍!韓式料理如何從移民飲食搖身變成時尚美食?
7成民眾每月必吃一次以上韓式料理!最愛韓式烤肉、炸雞、泡菜鍋!
韓流帶動韓食消費力!韓國躍升台灣人最愛去國家第4名 刺激韓式餐飲來台展店
愛看韓劇、追韓星而被征服!韓流愛好者讓韓式料理商機在台湧現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創業機會】把養殖「傳統產業」變成「傳承產業」!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人隊、打造漁創客基地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打破場域疆界 讓藝術品化為框景!引領新視角重新認識台東縱谷之美
台灣好基金會:台灣的好從鄉鎮開始!以慢活精神落腳台東 攜手在地共創豐厚成果
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在地青年化身淨海潛水員 成就守護珊瑚礁與海洋的力量 喚起社區的愛海意識和行動
台東慢食節:用創意慢食料理形塑台東嶄新魅力!乘載在地人文風土 拉近餐桌與產地距離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
【食聞】不只讓吃的人幸福,也讓農民幸福!「幸福嘉義米」為嘉義在地農民開創新錢景
【食聞】米界精品「幸福嘉義米」的美味關鍵,來自於「管很多」的水稻專家!
【食聞】以幸福嘉義米打造酥脆美味米磚!奮起福米餅店身體力行為在地農業打造正向循環
米飯為人體貢獻了哪些營養?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當所有成本都在漲價 為何校園午餐餐費這麼難漲?
【政策不一致】一個台灣兩種午餐制度!校園午餐該是福利政策還是教育政策?
【收費無依據】22縣市有N種價格!中央、地方、學校互踢皮球 餐費機制為何這麼亂?
【用途不透明】家長質疑黑幕多、業者學校辦餐苦哈哈!餐費怎麼訂才透明?
食科學
食添加
植物肉=全素?號稱「Vegan」的植物肉,未必素食者都能吃!
加工肉品免用容易致癌的亞硝酸鹽?蔓越莓果渣有潛力取代使用
終止白色糖果爭議!歐盟2022年將禁口香糖常用色素「二氧化鈦E171」使用!
高蛋白可樂不是夢!無動物成分的雞蛋蛋白誕生
食包裝
紙杯改造大作戰!從日本包裝大賽獲獎作品拆解包材怎麼越做越環保
取自海洋更要重視海中塑膠污染!美國海鮮公司Bumble Bee以可100%回收的紙板包裝取代塑膠
美國麥當勞成功開發出100%回收材料製成的塑膠杯!為什麼消費者還是希望它做得更多?
誰說紅酒就該是玻璃瓶加軟木塞!比玻璃更輕更耐摔的環保鋁瓶裝紅酒瓶上市
食加工
綠葉植物也能萃取出植物性蛋白質?負責光合作用的「RuBisCO」成為植物基生力軍
燕麥殼藏有豐富「木糖」可製成木糖醇! 芬蘭食品公司Fazer斥資近百億研發
雞硬骨也能吃?芬蘭新創開發新加工技術 讓雞塊增加鈣質
【食聞】植物基食品必備!植物萃取天然色素EXBERRY® 讓食材擁有逼真可口色澤
食追溯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一個沒有真肉的世界?培養肉、3D列印肉等著引發下一次的食物革命
混茶葉、混咖啡、混橄欖油業者請注意!低成本又好用的產地檢測方法問世
食科普
【食聞】農作物為什麼一定要用農藥?又是誰在把關民眾吃得安全?
肌苷酸是鮮味關鍵?生魚片熟成階段一次看!
夏秋之際就要吃萬壽果!想吃新鮮、甜美木瓜就這樣挑
中華料理離不開蒜 竟是張騫通西域帶回的外來種!
農科技
讓紅龍果跟曬傷說掰掰!高雄農改場導入物聯網自動灌溉系統為紅龍果「消暑」
香瓜也刮起韓風?台南農改場育成色澤亮黃、全果可食的「臺南15號」
更小更甜、市場更多元!「小寶木瓜」適合小家庭、「金愛E芒果」糖度超高外銷更持久
【投書】快篩與標準檢驗有何差異?帶你從新冠快篩了解食品與農殘快篩之術
食新聞
謠言拆解
索馬利亞進口香蕉有蟲,吃了會死?防檢局:台灣無進口且台灣香蕉無此病蟲害
吃了添加「胺基乙酸」的超商三角飯糰,並不會讓你想睡覺!
雞塊跟漢堡肉非來路不明!放一百萬個心吃吧!
吃炸雞會性早熟、速食店養6條腿的雞?那些年關於雞的謠言,信了你就輸了
國際食事
減少食物中毒機率!美國農業部投資2.2千萬支持開發諾羅病毒檢測器
牛羊打嗝放屁也要被課稅?紐西蘭計畫徵收「甲烷排放稅」 盼能減少5.5%畜牧碳排
2050年再也看不到塑膠罐裝番茄醬? 龍頭品牌卡夫亨氏投入紙包裝懷抱
養殖肉領頭羊GOOD Meat將進軍亞洲市場!新加坡工廠將於2023年正式營運
即時新聞
【食聞】6月26日臺北圓山花博園區「用藥安全路 藥師來照護」園遊會
最高裁罰400萬!2024年起包裝食品須全面更新營養宣稱、標示單位
衛福部公告變更農藥殘留標準!動物產品、進口農產品,共修訂68項、刪除31項殘留容許量
2022年7月上路!注脂肉、健康標示、環保杯優惠等9大食安新制一次看
安心消費
【食聞】不只人怕熱 藥品更怕熱!從保存到運輸都離不開低溫的嬌貴體質
手搖飲放心喝!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85件飲冰品產品 均符合衛生標準
花生、玉米安心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真菌毒素 30件食品均合格
【食聞】掌握健康真簡單?世界食安日教你3招 讓你食安不求人
食事追蹤
台灣人最愛這味!吃鹹酥雞必點雞排、甜不辣配啤酒
美食街環境限制多!建立好管理系統 才能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
目標2035年碳足跡歸零!芬蘭最大乳品公司Valio如何兼顧環境永續與動物福利?
食農成為新創團隊關注焦點 卻有這些難以突破的痛點待克服!
產業動態
日料因應疫情停賣生食 百八魚場主打熟食、調整配菜 優化外帶外送體驗
攜手400家餐飲、引進米其林餐廳 新光三越12年來打造全台最大美食聚落!
7-11發揮綠「食」力! 架構最大農漁蔬果供應鏈 3大策略落實低碳永續飲食
欣葉、晶宴、石研室都在做!新冠疫情下首次面臨營收衰退的餐飲業如何藉「5S+」翻轉?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懷孕怕傷及寶寶不敢亂用藥?遵循4大守則 孕媽咪請放心!
【食聞】別被騙還傻傻分不清楚!「注脂肉」和「重組肉」到底怎麼辨識?
全球兒童、青少年過重比超過18.4%!WHO建議各國應控管食品行銷廣告
炎炎夏日避免熱傷害!每日喝水至少1440mL、小口慢喝是關鍵
飲食文化
「北京全聚德烤鴨」聞名世界 美味秘密是讓鴨子「只吃不動」?
什麼是庄仔頭總鋪師?早年只有少爺才吃得起 辦桌又稱「阿舍菜」
日本鰻魚師傅的職人精神:追求江戶前傳統做法、燒烤一生
1個煎餃有2個鍋貼大!正宗北京菜 長條餡餅「褡褳火燒」
在地創生
賣到法國的台東源天然「黑纖米」!擴大200公頃友善契作面積 、力推地方創生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美味食勢
1年份啤酒免費喝!7/31前上傳自拍照至「SAPPORO BEER」官網 豐富啤酒周邊等你拿
榴槤醬也能搭起司!必勝客全新泰式風味「榴芒水金金比薩」搶先上市
網友激推下飯神醬上市!康寶「私廚料理醬」推糖醋里肌、辣子雞丁新口味
【食聞】「鮮味炒手」讓料理更好吃!家政煮廚金基師不藏私的開胃料理大法
節氣飲食
中秋烤肉必備的秋刀魚產季來了!吃當季最肥美,擴大抽檢確保食魚安全
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
⿇油糯米雞飯讓你補過冬!口感Q彈、補身抗寒冬
中秋節除了柚子與月餅,吃芋頭還象徵富餘好日子!
食農教育
灃食營養5餐計畫跨足宜蘭!選定蘇澳育英國小為示範校 開啟飲食教育新想像
食育推動困難多!若主管機關不夠積極 民間想參與效果也有限
人體工學、美感設計一次到位!台東縣政府X台東設計中心首推「極輕量護脊書包」
推動六級化食農教育 宜蘭縣長林姿妙:讓縣民成為專家、全縣都是特色場域!
食專欄
食品科學
沙士、薑汁啤酒最初都被當作藥品使用?3大「類啤酒」製作過程、歷史淵源大公開
養樂多、斯蒂爾頓起司都靠它聞名!號稱改善睡眠品質的「精神益生菌」竟會讓人做惡夢?
防疫消毒使用紫外線UV殺菌燈要注意!直接照射人體將對眼睛、皮膚造成嚴重傷害
喝膩一般的康普茶嗎?更有趣、新奇的6種喝法一次看!
醫學營養
偏頭痛、噁心想吐怎麼辦?營養師建議避開這4種食物
確診康復卻還有腦霧、頭痛、咳嗽症狀?這樣吃有望緩解「長新冠」症狀
高醣飲食最健康真的假的?最理想的醣類攝入量究竟是多少
確診後如何加速恢復體力、降低長新冠可能性?中醫師建議吃「粥」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如何透過網路行銷培養固定客戶?餐飲業提升營業額從這一步開始
兒童飲食和成年疾病風險有大關聯?兒童食品3大健康趨勢一次看!
碳酸飲料能健腦、集中注意力?協助調適壓力的「適應劑」成碳酸飲料市場發展新方向
八方雲集、歇腳亭都在做!台灣餐飲品牌如何順利插旗國際市場?
飲食文化
比一般葡萄酒貴6倍!來自克魯索寶藏酒莊的「海底」葡萄酒為何讓消費者爭相收藏?
吃和牛卻不見牛的和牛宴!米其林餐廳Ephernité如何賦予和牛作為主菜外的價值?
座落在城市郊區、山坡地的土雞肉料理聖殿—台灣土雞城!
三杯雞來自江西?5位台籍師傅以「關鍵食材」證明源自台灣南部農村
食力特派
【線上收聽】還在水煮青菜?用微波加熱更營養!
【線上收聽】荔枝籽不要丟!還可以做沙拉醬增稠劑?
【線上收聽】甜度高的糖,熱量就一定比較高嗎?
【線上收聽】疫情打亂生活 也可能讓你失控吃!
食驗室
HOME
食新聞
即時新聞
Breaking News
即時新聞
【食聞】6月26日臺北圓山花博園區「用藥安全路 藥師來照護」園遊會
2022/06/25
日常生活中總會接觸到許多不同藥品,如何安全、安心的用藥是非常重要的資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將舉辦「用藥安全路 藥師來照護」園遊會,宣導用藥常識之外,更有許多精彩表演與活動,讓所有年齡層的民眾都有機會能藉此接觸正確的用藥安全知識!
2022年7月上路!注脂肉、健康標示、環保杯優惠等9大食安新制一次看
2022/06/23
2022年7月1日起台灣食品法規有9項新政策上路,食品標示「健康」規定,注脂肉需明確標示,二氧化碳、果膠、關華豆膠及刺槐豆膠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阿勃勒果實禁止作為食品原料。另外,連鎖通路等自備環保杯至少折5元,也將修正磷酸二氫鈉等11項食品添加物標準,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之內容項目,農委會也發布修正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
衛福部公告變更農藥殘留標準!動物產品、進口農產品,共修訂68項、刪除31項殘留容許量
2022/06/23
衛福部於2022年6月23日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及「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內容為增修訂亞醌蟎等14種農藥68項殘留容許量,並刪除毆殺松等13種農藥31項殘留容許量。
最高裁罰400萬!2024年起包裝食品須全面更新營養宣稱、標示單位
2022/06/23
為使規定文義更明確、符合實務狀況,讓業者更能落實營養標示制度,衛生福利部公告修正「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包括修正營養宣稱定義;增加錠狀與膠囊狀食品營養標示單位;修正胺基酸單位為公克或毫克標示等。
爭取全球價值逾170億美元可可及芝麻市場商機!外交部與IEAT攜手媒合台非資源
2022/06/22
非洲的天然資源豐沛、高品質且具價格競爭力,是全球咖啡、可可豆、芝麻等原料重要生產地,但過去台灣廠商對於非洲市場知悉較少,兩方商業貿易往來機會不多,外交部與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於2021年起共同辦理「東非進口商機媒合計畫」有成,將擴大辦理,並將推廣重點放在可可與芝麻兩大食品原物料。
疫後最大規模!2022台北國際食品展登場 在地、永續展現台灣食品業新風貌
2022/06/22
「2022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展覽活動時間於2022年6月22日~6月25日舉辦,匯集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23國不同國家的品牌進駐,共計1097家廠商參展,規模高達3105個展覽攤位。是2020年疫情後首次大規模辦展,台灣的食品廠商更是卯足全力在品牌升級、永續經營上大放異彩。
體積小、負重高達20公斤!產線新生力軍協作型機器人「UR20」問世
2022/06/22
協作型機器人品牌 Universal Robots 近日宣布推出負重能力高達20公斤的「UR20」,適用於焊接作業、物料處理、機台上下料與操作等場景。
哈根達斯香草冰淇淋驗出微量農藥殘留!即日起預防性自主下架、接受退貨退款
2022/06/20
哈根達斯進口台灣的香草品脫冰淇淋(有效日期:2023年4月13日)和香草桶裝冰淇淋(有效日期:2022年10月26日)查驗出極微量殘留農藥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該公司於2022年6月20日宣布即日起預防性自主下架相關產品,並提供客戶退貨及消費者退款。
搶救石斑魚產業!因應銷中禁令 農委會祭8.9億預算推動內外銷
2022/06/17
在中國宣布自2022年6月13日起暫停自台灣進口石斑魚後,原本銷往中國約3600公噸的銷售缺口急需填補,對此,農委會在2022年6月17日公布內銷和外銷的因應措施,預計約投入8.9億元的預算搶救石斑魚產業。
珍珠芭樂進軍加國最大連鎖超市!高雄市為在地小農開拓外銷市場再添一筆
2022/06/16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深耕加拿大市場10年,趁2022年夏季海外疫情趨緩,加緊外銷力道,成功讓在地珍珠芭樂成功上架至加國大型複合式連鎖超市Save-on-foods。
不合格率高達10.9%!台北市衛生局抽檢蔬果 共5件驗出農藥超標
2022/06/16
2022年5月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46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5件產品不符規定,不合格率為10.9%,統計不符合規定產品國產為4件 、進口1件。
【更新】遭指使用禁藥石斑魚場、同航次11場養殖場複驗結果出爐!漁業署:未查有違法使用藥物情事
2022/06/15
2022年6月10日中國海關發佈聲明表示,由於台灣石斑魚多次檢出禁藥,自6月13日起全面暫停自台灣輸入石斑魚,對此,漁業署為釐清情況,事發後陸續進行查驗並公開結果,6月15日先是對受通報搬運船的來源養殖場進行檢驗,查驗結果為未違法使用藥物,另外於6月16日公布魚體檢驗報告,6月17日公布養殖場底土和池水的抽驗報告,結果均為合格。
石斑魚9成外銷量遭中國禁止輸入!農委會:將拓展海外多邊市場且不排除向WTO申訴
2022/06/11
對於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片面性突發公告,將自2022年6月13日起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往中國,在2022年初台灣擴大水產檢驗皆為零檢出下,中國仍無提出相關檢疫規範,行政院農委會痛批中國此做法不符國際慣例,並呼籲產業共同視此次危機為轉機,為石斑魚單一市場開啟更多貿易機會。
中國正式封殺台灣石斑!稱驗出禁藥 6月13日起全面禁止輸入中國
2022/06/10
自2021年12月31日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發佈指出台灣兩家石斑魚業者輸出的活魚中檢驗出禁藥,將加強對台灣活魚檢疫,然而於2022年6月10晚間9點,中國海關總署網站、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皆突然發出公告指出,將從2022年6月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中國。
消基會抽驗市售免洗筷 過氧化氫與二氧化硫殘留均合規 僅標示不符
2022/06/10
外食人口越來越多,加上疫情影響,外帶外送更是頻繁,使用免洗筷的機會也越來越高,免洗筷是不是真的有毒、有很多二氧化硫、過氧化氫及聯苯殘留?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消基會)於2022年6月10日公告「市售免洗筷調查與測試」的調查結果,抽查台北市與新北市量販店、五金生活百貨以及便利商店等免洗筷樣品共16件,結果顯示二氧化硫、過氧化氫及聯苯之檢測則全數符合規定,另有3項不符合標示規定。
手搖飲業者請注意!2023年起需標示總咖啡因含量 違者最高處400萬元
2022/06/07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於2022年6月7日公告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擴大應標示總咖啡因含量之產品範圍。該法將於2023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推弱勢供餐、惜食專區!陳吉仲提3大策略攜手業界消除飢餓
2022/06/06
為了落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結束任何形式的飢餓,確保糧食安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於2022年6月6日舉辦「零飢餓」記者會,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農委會零飢餓三大策略,也更了解地方政府、企業對「零飢餓」的支持行動。
日處理10噸加工品、洗選到配送一條龍冷鏈系統!農委會「國際保鮮物流中心」將於2022年中營運
2022/06/02
農科園區國際保鮮物流中心預計2022年中即可竣工交付預約承租的全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入駐營運,屆時可望建構一個從採後處理、洗選、截切、加工、包裝、冷鏈倉儲、物流配送之一系列冷鏈物流系統,擴大產銷設備規模,提升我國低溫倉儲配送能量。
千歲果農再創生機!高雄旗山「國寶級玉荷包」限時上架家樂福
2022/06/01
在高雄市旗山區的紅瓦厝地區,有群號稱「千歲農友團」的農民長者,因看天吃飯收入不穩定與盤商的砍價薄利,紛紛有棄耕念頭。2020年因引進產銷履歷栽種方式,成為家樂福契作農場,改善農友生機,也成就國寶級玉荷包美名。每年5月底於全台家樂福限時上架,以小包裝600克包裝販售,滿足小家庭、個人享用需求。
【六月食力知識王爭霸賽】想遍嚐美味食品?那就來爭取王者頭銜吧!
2022/06/01
你熱愛閱讀嗎?你關心每天你吃下去的東西嗎?所有跟飲食相關的小知識都在食力,你通通能答得出來嗎?現在只要加入食力官網會員,並在2022年6月30日(四)23:59前全力累積食力學分,就有機會成為食力知識王,並且獲得食力食驗室高級會員(一個月內有效),隔月用學分申請食驗室試吃體驗通通保證入選,這樣的好康,你還不爭取嗎?
衛福部增訂食用油標準!嬰幼兒食品更嚴格列管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限量規定於2024年起正式實施
2022/05/31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於2022年5月31日公告增訂「食用油脂中縮水甘油脂肪酸酯」限量規定,並針對生產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之食用油及脂肪,加嚴限量管理。該法將於2024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衛福部研擬「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修正草案 違反最高可罰90萬元
2022/05/31
衛生福利部為統整健康食品相關標示規定,研擬將所有相關法案納入於2019年1月17日公告訂定的「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草案自2022年6月1日起60日內為評論期,將搜集各界意見,待法案正式公告後即日開始實施,違反規定者將罰3~15萬,一年內之累犯最高可罰90萬元。
農漁會商品換新裝!高雄市導入新銳設計力 為15家農漁會改造品牌形象
2022/05/30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集結高雄在地11位設計師,為高雄15家農漁會及18件產品,從品牌到包裝,重新打造高質感商品與伴手禮,盼提升消費者採購意願,以消費實際支持農民。
衛福部增32種禁用「陶斯松」農作 2022年5月25日起違者最高可罰2億
2022/05/25
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5月25日發布最新修正版本的「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此後在包葉菜、花椰菜、小麥、大豆等32樣農作物上皆不得殘留農藥「陶斯松」,修正公告當日起開始實施,凡被驗出不符規定即開罰,食藥署也將持續監督,讓民眾可以食得更安心。
國際局勢下正是種硬質玉米好時機! 農糧署提供每公頃6萬獎勵金
2022/05/24
為提升國產飼料供應量能,農糧署規劃擴大推廣種植硬質玉米,除提供每公頃6萬元的高額獎勵金外,並放寬可申領契作硬質玉米獎勵資格。
全台第一家可可農產加工室啟用!提升屏東可可初級加工品質 增加產銷競爭力
2022/05/22
屏東縣轉型栽培可可樹多年,如今已建立起從種植到加工的產業鏈,所製成的巧克力更是拿下許多國際巧克力品質大賽金牌獎項,為求整體巧克力品質更穩定,於2022年5月20日正式啟用可可農產加工室,希望提升屏東可可產業的加工品質。
大樹特產鳳梨銷日3266噸、年增3倍!高雄市長陳其邁:未來玉荷包荔枝也要拼外銷!
2022/05/22
高雄市大樹區以鳳梨、玉荷包為主要水果特產,因水質純淨種植成果優良品質而具備良好外銷潛力。每年辦理鳳梨、荔枝品質及果園評鑑競賽,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與在台外籍網紅一起擔任直播銷售員,為農民增加買氣。
11年來首次調漲!乳價評議委員會決議自2022年6月起 生乳收購價每公升漲2元
2022/05/20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影響下,全球均面臨原物料上漲、供應斷鏈的影響,無論牧草和飼料都漲了至少3成多,導致酪農戶成本不斷提升。作為乳廠和酪農的溝通平台,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在經歷2022年3月24日討論未果後,終於在2022年5月20日的會議取得共識,決議自2022年6月起至12月,將基礎的生乳收購價每公斤調漲2元。
尼泊爾爆首例非洲豬瘟!亞洲疫情持續擴散 攜帶疫區豬肉產品入境最高罰100萬
2022/05/19
尼泊爾在2022年5月18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發生首例非洲豬瘟,是第16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亞洲國家,對此,應變中心表示自2022年5月19日起,從尼泊爾入境旅客違規攜帶豬肉產品遭查獲,第1次違規將裁罰20萬元,第2次就開罰100萬元,請全民共同遵守防疫規定,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台灣果樹首例!秋行軍蟲已侵食芭樂果實 農民宜提高警覺!
2022/05/18
自2019年首次在台灣玉米田發現秋行軍蟲,至今已侵食台灣禾本科、菊科、豆科等作物,2022年5月首次在高雄市大樹區一處芭樂果園發現秋行軍蟲,是台灣首度發現秋行軍蟲寄主果樹的案例。
Facebook
Twitter
line
防疫消毒使用紫外線UV殺菌燈要注意!直接照射人體將對眼睛、皮膚造成嚴重傷害
2022/06/13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來到第3年,除了原先的口罩、酒精、乾洗手是防疫標配以外,「紫外線殺菌燈」也是常見的防疫、消毒產品之一。紫外線燈雖能有效消滅病毒,但在使用上還是有些注意事項要留意,才能在防疫之餘不會傷及自身安全。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壓力大讓73%美國人每天至少吃1次零食!原型食物成時下最流行飲食法
6年讓80歲荔枝園成為無毒防治典範!青農許倫肇:轉型需要耐心、更要勇敢擁抱科技
精緻餐飲突破疫情內用困境!MUME一週玩出米其林外帶 再創極致體驗
養殖肉領頭羊GOOD Meat將進軍亞洲市場!新加坡工廠將於2023年正式營運
解決氣候變遷造成的減產問題!細胞培養可可 將補足需求不斷增長的巧克力市場
收入和組成形態改變推升新住民消費力!為國內旅遊、餐飲注入活水
防疫消毒使用紫外線UV殺菌燈要注意!直接照射人體將對眼睛、皮膚造成嚴重傷害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2022韓式料理喜好度大調查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