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主廚宋建良從公務員父親身上看到追逐夢想的熱情,將烹飪視為檢視自己不同階段的過程,讓烹飪帶給食客不一樣的感覺與慰藉,從料理到出版書籍無非是想讓食物帶出最美好的味道。

撰文=宋建良(義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特金賞主廚)

回想每一次的烹飪,都是一趟旅程,那些熟悉的味道都是記憶,美好的記憶。

從逐夢父親身上 找到追夢的勇氣

離開台灣到阿根廷的時候是12歲。當時是為了陪著做了25年公務員的父親逐夢,12歲的青澀還不懂得一個中年男子的夢想,需要多大的勇氣。當下無法理解那股說走就走的衝動與任性,只是一個念頭的取捨,舉家就此遷往完全陌生的異鄉,直到我成長到能夠作夢的年紀,這才終於瞭解父親當時的決心。

爸爸運用自己僅有的,爺爺所傳承的醬油技術在阿根廷創業,父親在當地雖然有些朋友,但畢竟初來乍到,在人生地不熟的狀況下,能獲得的資源有限。前面10年很辛苦,只是為了養家活口,之後才慢慢地做出些許成果。在我的眼裡,我的父親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我有時會覺得他是個披著商人外皮,但骨子裡仍舊是公務員的人,他覺得很認真地做一件事情,應該會有一定的成果出來。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人這一生,總是要不計後果地為自己任性的活一段,不管將會迎來哪種結局,至少不會徒留遺憾,好或壞都是夢想的代價。或許在我的身體裡也同樣流淌著冒險的血液,不甘於屈服現實。

宋建良自述從逐夢父親身上,學到為夢想不計代價地投入,不屈服於現實。(圖片來源:巩玥文化提供)

烹飪對我而言,一直是不斷檢視不同階段,自我的過程。透過料理,酸、甜、苦、辣、鹹啟動了一趟味蕾覺醒的旅程,從中菜、南美特色菜、法國菜、義大利菜、西班牙菜的舌尖遊歷,一直到投入料理,用最短也最嚴苛的方式成長,15歲半工半讀,16歲在簡餐式的餐廳兼做內、外場工作,19歲,當別人肆意地揮霍青春,我在2個比我大的長輩鼓勵與支持下,開了第一家個人餐廳。而2個合夥人一個49歲,一個年紀只比我大上5、6歲,就這樣,從第一家餐廳到現在的「M&F深法廚房」,每間餐廳都有其不同的創意概念,而不管那間餐廳,唯一不變的還是「期望將最美好的味道,忠實呈現」,仍是我投入料理的初衷。26個年頭過去了,有些現況被打破,展開新的格局;有些堅持仍舊頑固,因為擇善固執仍是深為廚師的本職。

廚師與饕客,在「做」與「食」兩者之間

廚師與饕客的角色轉換,只是廚房與餐桌的場域。在烹飪時我也常想,如果食客嘗到料理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好吃,或者凌駕於「好吃」之上,為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那也許是滿足之後帶來心靈的慰藉,亦或能夠蓄滿面對人生的勇氣,我總是相信「食物」能夠為生活帶來能量,所以烹飪時,只想一心一意奉獻。

當然我也是個不折不扣的Foodie,有時也會到人氣名廚的店裡亦或米其林名店朝聖,為的只是擴增自己的味蕾版圖,如果說我時時刻刻工作狂熱,倒不如說「不管在廚房裡還是在餐桌旁,我都為美食而生」。在烹飪與飲食之間苛求著別人無法理解的完美境界,即使我仍覺得還是不夠、不足,所以一刻不得稍停。認識我的朋友誤以為Fernando的24小時總是比別人長,卻不知道其實我流淌著來自於父親的血統,總是花比別人更多更長的時間精進,為的只是想要認真地把事情做好、做足。

懂得等待,食物將回饋更好的滋味

食物通過烹飪,有了不同的味道,所以烹飪者必須找到方法,若說廚藝是另一門科學,一點也不為過。而出版《慢火料理聖經》,只是期望能帶給大家另一種享受食物的祕訣,知名飲食作家麥可.波倫以其著作《烹COOKED》所拍攝同名的紀錄片裡的名言:「人類通過烹飪,找到證明優於其他動物,身為人的美好價值。」

讓我們在美食的面前,暫且將塵世間紛擾雜沓拋諸腦後,如果下廚的片刻能讓你忘卻煩憂,那麼下廚吧,慢慢品嘗食物將要回饋給你的美好味道。


內容來源=《慢火料理聖經-極致口感.原味烹調 60道值得等待的驚人美味:職人級排餐× 歐陸料理×濃郁湯品》,巩玥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精通法式和泰式料理!于美芮如何走跳在傳統與創意之間?
經營餐廳應「以人為本」!「初芽」用心打動每個過客!
在日本啤酒花主要產地一圓啤酒夢!日本社企「遠野釀造」以交流實踐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