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在台灣傳統與超級市場進行各種食物採樣戴奧辛類化合物長達8年,並進行調查分析,一般民眾由飲食攝入戴奧辛類化合物之危害風險並不高,民眾無須過於恐慌。

撰文=石濰天

有「世紀之毒」之稱的戴奧辛,是世界衛生組織所關注之十大重要環境污染物之一,而研究顯示,人體暴露戴奧辛類化合物的途徑超過95%來自食物,因此食物中戴奧辛類化合物之濃度為世界各國所關注之議題。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4月22日舉辦2016年會員大會暨研討會,會中邀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李俊璋發表「食品中非戴奧辛類多氯聯苯調查分析及健康風險評估」。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接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在台灣的傳統與超級市場進行各種食物之採樣戴奧辛類化合物長達8年,並進行調查分析,以毒性當量(Toxic equivalency)濃度表示,9大類食品中戴奧辛類化合物當量平均濃度之調查結果詳如下表,其中以蟹(1.243)和大型海水魚類(0.6)較高。

值得關注的是,台灣穀物、水果和油脂中戴奧辛類化合物之毒性當量濃度則呈持平或些微上升之趨勢,與其他國家報告的結果相反。推斷可能是因為穀物和水果是台灣南部重要的農作物,而台灣南部重要工業之一的鋼鐵業正是戴奧辛類化合物的主要排放來源之一所致。

就食品中戴奧辛類化合物含量之法規符合度而言,不符合食品含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處理規範之樣品種類及數量,隨時間趨勢卻均有降低之趨勢,且民國101年針對過去曾出現不符合食品含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處理規範樣品之產區進行追蹤採樣,結果全數食品樣品均符合規範,顯示環境污染改善情形有大幅之進步。

過去一、二十年來,世界各國極力降低戴奧辛類化合物之排放,以期降低食物及居民血液中戴奧辛類化合物之濃度。而台灣在過去十多年來,亦持續監測食品中戴奧辛類化合物之濃度,並依據所量測之結果,配合最新之國家攝食資料庫中各種食物之攝食量推估經由食物暴露途徑的戴奧辛類化合物暴露劑量為0.35皮克/公斤體重/天 (pg WHO-TEQ/kg BW/day),或是2.43皮克/公斤體重/週 (pg/WHO-TEQ/kg/BW/week),均低於世界衛生組織1~4皮克/公斤體重/天或歐盟14皮克/公斤體重/週的建議值,因此一般民眾由飲食攝入戴奧辛類化合物之危害風險並不高,民眾無須過於恐慌。

由於戴奧辛類化合物為脂溶性化學物質,民眾若想降低戴奧辛類化合物的攝入,建議應避免大量食用含高動物油脂食物,並減少大量攝取大型掠食性魚類及其內臟等戴奧辛化合物含量較高的食物;食用肉類時少吃肥肉;選購鮮乳時,盡量以低脂鮮乳為主;並且多攝取植物性蛋白(例如豆腐、豆類食品等)和蔬菜、水果、穀物等食物,食用蔬菜、水果前,充分洗淨。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ILS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