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對6個月大以下的嬰兒來說,母乳或嬰兒配方奶是唯一養分,另外果汁不僅對嬰兒來說不好消化,也容易導致蛀牙與食源性疾病感染,但若6個月大以上,適度給予果泥還是可行的,對於成人來說,儘管導致肥胖與否的結論未定,還是鼓勵直接吃水果。

撰文=張越評

過去兒科醫生推薦小朋友飲用果汁來作為維生素C的來源,而且因為果汁口味甜,兒童接受度也很高,有時還會建議有便秘問題的兒童多喝果汁,雖然果汁不無好處,但也有潛在的不利影響,例如果汁單位熱量、單糖比例高,與導致齲齒與肥胖的風險都備具爭議,2017年5月美國兒科學會便建議家長們不應給嬰兒喝果汁,就算是1歲以上幼兒也有一些原則要留意。

一般來說,果汁中的營養最主要成份為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等,濃度從11~16%以上不等,而母乳和嬰兒配方乳的碳水化合物濃度則僅有7%,加上水果中的山梨糖醇因為吸收效率差,所以大部分的山梨糖醇仍會留在消化器官中等待與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如果大量攝取果汁,非常容易導致嬰幼兒碳水化合物過多,進而吸收不良,整體未被吸收的糖也會在腸中提昇滲透壓,最終引起腹瀉。

同時也正因為如此,過去有許多人也會推薦嬰幼兒藉由飲用果汁來改善便秘的問題,包含北美兒科胃腸病學與肝病營養學會、便秘營養指南中,都建議可以利用一些果汁(梅子、梨、蘋果)中所含的山梨糖醇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幫助增加嬰兒排便的頻率和糞便的含水量,藉以改善便秘,但拿捏不當也可能導致慢性腹瀉、脹氣、腹痛等問題。

針對嬰兒所需,甚至有美國廠商推出專為嬰兒設計不額外添加糖與漂白劑亞硫酸鹽的果汁,然而美國兒科學會官方網站更寫到,多數市售果汁幾乎未含纖維,這是果汁的壞處,而儘管是現打果汁,如果未經高溫消毒,也可能含有對兒童有害的病原體,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 species)和隱孢子蟲屬(Cryptosporidium species)等,嚴重可能導致溶血性尿毒症,不得不注意。

尤其針對未滿6個月大的嬰兒,母乳或嬰兒配方奶是他們的唯一養分,因此在添加副食品之前給予果汁,很可能影響寶寶食慾,使果汁變成母乳替代品,導致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鐵、鈣、鋅的攝入量減少,反而讓寶寶營養不良。

而6個月大到1歲以前的嬰兒,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完全避免食用果汁,原因是牙齒長時間暴露於果汁中的糖,是寶寶造成齲齒的主要原因,儘管用水稀釋也不一定能降低風險,但仍舊可以給嬰兒吃水果泥,長大1歲大之後,則能將果汁用作點心的一部分,但不能讓寶寶一整天拿著瓶子一點一點的啜飲,也建議勿把果汁當作獎勵來安慰孩子的心情。

2015年最新發布的美國膳食指南中指出,儘管建議直接以食用水果為主,但一般人仍得以100%純果汁的形式最多攝取至每日水果需要量的一半,我國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則建議1~6歲幼兒,每天至少攝取2份水果,若要喝100%純果汁,也建議最多不得超過240毫升(約等於1~1.5份水果)。但以柳橙汁舉例,在過去幾篇研究中曾發現果汁對於成人健康的益處,但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則未確知,因此到底該不該喝果汁?

果汁營養密度高因此容易一下喝過量,導致熱量攝入過多,有項研究發現,果汁1天喝超過350毫升與肥胖之間有關聯,其他研究則又發現,飲用多量果汁的兒童比飲用較少果汁的兒童不僅長得比較高、BMI也比較低,或甚至有研究指出果汁攝入量與生長之間根本沒關,最近期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不同100%果汁的攝入量與肥胖無關,因此「果汁與肥胖」仍是需要未來更多研究投入佐證的議題。

總結,對6個月大以下的嬰兒來說,母乳或嬰兒配方乳是唯一養分,另外果汁不僅對嬰兒來說不好消化,也容易導致蛀牙與食源性疾病感染的風險,但若6個月大以上,適度給予果泥還是可行的,對於成人來說,儘管導致肥胖與否的結論未定,還是鼓勵直接吃水果,更有利於攝取纖維量和避免熱量攝取超標。

延伸閱讀
現榨果汁最營養?美國癌症醫師用科學觀點解析
大長今代言的慢磨果汁機有那麼厲害嗎?
孩子吃糖上癮了?注意五大地雷飲料

參考資料
Fruit Juice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urrent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