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位於草嶺村石壁地區的「永舜咖啡莊園」,莊園主人甘永種茶起家,是草嶺最早的茶廠之一,也因為茶葉讓他認識了他的妻子武氏舜。面臨產業轉型碰巧又遇上咖啡豆,甘永漸漸地將主力放在種植咖啡上,但也因為極端氣候的挑戰,他多元地種植柿子、椴木香菇,甚至與親戚合夥種植青椒。一生都投入在農業工作的甘永,直到現在仍積極學習任何有關咖啡的知識。

老編在訪問進行到一半時,甘永突然提到了一個有趣的事情,他說「我們還沒見面之前,你就已經買過我的咖啡豆了!」

這讓我想起了2022年Alishan 100 by mojocoffee還在運營時,我們曾計劃一個名為「Everything but Alishan」的活動,旨在透過門市向咖啡愛好者推薦非嘉義縣產的咖啡豆。於是,透過魚池花音的郁淳的介紹,獲得了大量草嶺咖啡的樣本,其中就有永舜咖啡莊園成為了我們最後的幾個選擇之一。

一生投入於農業種植 草嶺茶廠的先驅

永舜咖啡莊園坐落於草嶺村的石壁地區,被譽為草嶺的最高產區,這個地區以嵩岳、古峰、東壁等知名山脈聞名。石壁擁有優越的微氣候環境,因此常常能夠在雲林縣的咖啡評鑑中看到這個地區的咖啡名列前茅。

一開始的訪問中,我問甘永是什麼時候開始涉足農業的?他的回答讓我驚訝不已「我在國小4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幫忙採茶葉,揉布球斤,甚至製茶。」 不同於我們之前訪問過的一些返鄉青年農民,例如花喜田或樺瑞莊園等,甘永自小到大一直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農業工作者。

早年草嶺十景是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因此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小吃店,為遊客提供用餐服務。之後,兄弟們分家後,他們轉型種茶。大約40年前,他們開設了「草嶺製茶所」,成為草嶺最早的茶廠之一。

在茶葉採收的季節,一天最多可以採收7、800斤的茶葉。後來隨著規模擴大,茶廠不再適用,他們遷移到了石壁地區。然而,茶廠在921地震之後停頓了下來,隨後轉型種植蔬菜和水果,如柿子。這些經歷不僅為甘永提供了全方位的製茶工藝知識,還讓他與農業結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

而更有趣的是,正是通過農業,他認識了他的太太武氏舜。阿舜來自越南海陽省,年輕時曾經來石壁工作。他們兩人結識的故事也很有趣,最初是因為甘永的叔叔介紹武氏到他家幫忙採茶,但實際上是想為他們牽線。甘永回憶當初的情景時笑著說「我當時說:『我才不要勒!』」

儘管如此,緣分使然,他們相處一段時間後決定回越南結婚,花了1年的時間辦理結婚手續,最終定居在台灣,直至今日。或許是因為我與面前這對夫婦都是經歷過了跨國婚姻,我與甘永和阿舜不禁開始聊起20多年前在國外辦理結婚手續時的點點滴滴,以及在台灣初次定居時的種種適應之處。

甘永與妻子武氏舜因茶葉而識,現在則一同經營咖啡莊園。(圖片來源:mojocoffee提供)

從娛樂性質到成為本業的咖啡路

在2007年,甘永的舅公從太和帶來了咖啡苗。他們將咖啡苗種植在園區對面的山頭,但後來棄園。最後,促使甘永考慮開始種植咖啡,是因為對咖啡重新產生興趣,。他回憶著「那時候我認識一個這邊的人,他常從烏日的烘焙廠購買國外產區的咖啡豆到奮起湖販售。我就跟著一起喝,心裡想說:『如果咖啡是台灣種的,會有什麼樣的風味?』」

於是,他們在「蘇家農場」旁的一個小山坡上種植了100多棵疑似SL34品種的咖啡樹。儘管當初純粹是出於娛樂性質,因為缺乏後製技術,加上他們當時忙於茶葉生產,咖啡樹結了滿樹的果實,後來只能請人來收成,而不是自己後製咖啡豆。儘管如此,這100多棵咖啡樹至今仍然健健康康地生長在土地上,依舊為永舜生產了豐富的咖啡豆收成。

然而,茶葉在草嶺地區種植了約30年後,市場逐漸不再受到青睞。根據之前其他受訪者提到,消費市場對茶葉品質的要求逐漸提高,越來越追求更高海拔的茶葉。草嶺地區的精品茶受到梅山地區大規模種植的影響,市場需求逐漸下滑。同樣地,梅山地區的部分居民後裔移居到更高海拔的石桌地區後,也帶入了製茶技術,使得梅山茶的競爭地位受到了威脅。正是在這種市場不斷地推移與變化的時機下,咖啡慢慢進入了草嶺村,成為現在的熱門農作。

當然,這種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甘永解釋道「後來我們才慢慢在茶樹間種植咖啡苗,等咖啡樹長成後,茶樹也漸漸老化,才獲得了父親的同意,移除了茶樹,開始認真種植咖啡。」同時,阿舜在假日時經營著知名景點「五元兩角」的攤位,賣當地特產給遊客,她也試著在攤位上銷售自家的咖啡,意外地回饋良好。於是,一步一步,他們結束了40年的製茶廠生產,以咖啡開啟新的篇章。

從茶葉到咖啡,甘永順應市場變化也步步為營。(圖片來源:mojocoffee提供)

由於先前參與茶葉和蔬菜種植,甘永認為這些經驗對他後來種植咖啡以及進行咖啡的後製工作非常重要。他因為也預期到缺工,因此採用的栽植策略就不是種很多樹,而是透過修與施肥技術,自有限的「樹量」下,把每棵樹顧得強強壯壯的,設法讓結果量與品質比一般的莊園好。他於2020年首次參加了雲林縣的咖啡評鑑並獲得了獎項,之後他的咖啡每年都在各種評鑑活動中名列前茅,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以多元農作面對無常的極端氣候

在訪問中,我們從咖啡桌移動到了咖啡園。我看到了各種種植作物,並問甘永,他如何應對極端氣候對農場的未來帶來的挑戰?作為長期從事農業的人,他給出了實事求是的回答:「這個沒辦法,極端氣候我也沒辦法,但重要的是不要種植單一作物。」 坦白說,透過更多元的農作或者甚至於搭配莊園旅遊、食農教育等拓展更豐富的收入,覺對會比倚賴單一作物栽植安全許多。

因此,他的農場除了咖啡外,還種植柿子和椴木香菇。在平地上,他還與親戚合夥種植青椒。雖然他的咖啡擁有海拔優勢,但他仍然努力學習,不會因此懈怠。他目前的咖啡豆主要以生豆的形式批發給烘豆師,因此在市集或展示會上的銷售相對較少。儘管多角經營的農作栽植,作為一名14班的班員,他也是裡面積極參與的一員,經常參加各種杯測會,儘管擁有海拔優勢,但他仍然勤奮學習,這是相當難得的。

走著走著,我拿著相機隨手幫夫妻倆拍了好幾張照片。甘永總是面無表情的永遠一號,讓我總是要設法逗他笑,才能獲得一張「勉為其難」的微笑照。而阿舜卻總是充滿開心,如同一名小女孩,仿佛終於有機會與她親愛的老公拍一些合照。儘管所處地點都不是什麼壯闊的旅遊景點,僅僅是他們生活中最為熟悉的農園場景。我們漫遊於咖啡園區、曬場和椴木香菇寮,但在這些平凡的場景中,他們的細心呵護彷彿賦予了這些地點特別的意義,照片中也因此充滿了情感。

永舜夫婦細心照顧農園中每樣農作物。(圖片來源:mojocoffee提供)

到了午餐時間,除了剛剛摘採的椴木香菇外,桌上還擺滿了令人驚訝的美食。他們分享了這次草嶺才有的酸菜椴木湯,雖然是鄉下菜,但我們都非常喜歡。更令我驚喜的是,出現了一道北越料理,其中包括越式香腸、火腿,以及我一生中吃過最美味的血腸!我從未想到,在這次採訪中,我們會品嚐到如此高水準的美食,為這個特別的一天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餐桌上,有自家種植的椴木香菇、草嶺限定湯品、更有來自北越的異國料理。(圖片來源:mojocoffee提供)

附註:本篇採訪的地點是由甘永大哥大昆所經營的「蘇家農場」,也是父親茶廠的舊址,這裡的簡餐以及窯烤pizza都是水準之上。坐在咖啡廳裡,看著莊園,還有襯托在遠方的阿里山、大尖山、瑞里,十分令人放鬆。

【本文獲mojocoffee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茶葉到咖啡的產業縮影:草嶺永舜咖啡莊園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堅持友善農法找回土地生命力!他為何回鄉打造出「老菸樓檸檬咖啡莊園」?
從檳榔到咖啡 草嶺東泓咖啡莊園不斷滾動修正的農業人生
尋找能在草嶺健康生長的樹種!櫻花與堤碧卡咖啡並存的「青山坪咖啡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