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花茶是中國人發明的,目前已確定明朝茶典中有加工花茶的記載,而在更早以前宋朝人則是使用香料來為茶增香。

撰文=李開周(《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

很多女孩子不喜歡喝綠茶,只喜歡喝花茶,例如茉莉茶、玉蘭茶、菊花茶、玫瑰茶......花茶的色澤鮮豔,香味濃郁,據說還有排毒養顏的功效,所以成了女生的最愛。

我們通常說的花茶,並不是拿花瓣做成的茶,而是吸收了花香的茶。比如說,把炒青後的毛茶和茉莉花的花苞堆在一起,讓茶葉吸收茉莉的香氣,然後篩走茉莉,烘乾茶葉,就可以做成茉莉茶;如果將毛茶和桂花堆在一起,又可以做成桂花茶。當然,現在很多款花茶裡是可以見到花瓣或花苞的,那是為了產生點綴和增香的作用,歸根結柢說,花不是主角,茶才是主角。

花茶是中國人發明的,我們在明朝茶典中可以見到當時喝花茶和加工花茶的記載。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朱權在其著作《茶譜》中寫道:「今人以果品為換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將蓓蕾數枚投於甌內罨之,少頃其花自開,甌未至唇,香氣盈鼻矣。」直接將梅花、桂花或茉莉花的花苞投放到茶杯裡,沖入茶水,花苞緩緩綻放,花香會浸入茶湯。

朱權又寫道:「百花有香者皆可。當花盛開時,以紙糊竹籠兩隔,上層置茶,下層置花,宜密封固,經宿開,換舊花,如此數日,其茶自有香氣可愛。」他的意思是說,所有帶有芳香氣味的花都可以拿來做花茶。百花盛開的時候,用竹子編紮一個雙層的籠子,上層放茶,下層放花,外面用紙糊嚴,每天定時把開敗的花朵取出來,再放入新鮮的花朵,如此這般好幾天,竹籠上層的茶葉自然就被熏成了花茶。

可以斷定明朝已有花茶,可是有的學者為了表現中國花茶之源遠流長,竟然說花茶源於宋朝,這個說法就有些站不住腳了。

不瞞大家說,身為宋朝飲食文化的鐵桿粉絲,我非常希望能在文獻裡找到宋朝人加工花茶的證據,可是翻遍了存世的所有宋朝茶典,以及所有與宋茶有關的筆記、詩詞、話本、戲曲,都沒能發現花茶的蹤跡。

沒有發現不代表一定沒有,只能說宋朝很可能沒有花茶。假如將來有新的文獻或者考古成果問世,證明宋朝確實有花茶,那我會很開心的。

現代學者之所以斷言花茶源於宋朝,其依據是蔡襄《茶錄》裡的一句話:「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茶有自然的香味,真正的茶香是不可替代的,可是進貢新茶的人為了增添茶香,做茶時摻入了少量的龍腦。

「龍腦」是什麼東西呢?其實是龍腦香木的樹脂和揮發油,又叫「龍腦香」,俗稱「龍腦子」,在宋朝又簡稱「腦子」,屬於名貴香料的一種。宋朝人加工高級茶,有時候確實會用一些香料來增香,不獨用龍腦,還會用到麝香、檀香、豆蔻、甘草、糯米糊......但是無論用什麼香料,做出來的都不是花茶。按照現代茶葉的分類,只能把這些摻了香料的宋茶歸類到「調味茶」的行列。

延伸閱讀:
【食專題】大家來找茶
茶廠業者解開神秘的手搖「茶」秘辛
香料真的那麼神奇嗎?

內容來源=《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由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