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相較於小麥含量較少的中式醬油,日式醬油的小麥含量與黃豆相等,因此味道較偏甜。

撰文=歐雷.G.莫西森(南丹麥大學的傑出科學家和生物物理學教授)、克拉夫斯.史帝貝克(丹麥知名主廚)

醬油在大部份的東南亞飲食文化中均可見其蹤跡。它有許多不同稱呼:中國稱為醬油、日本稱醤油(しょうゆ,發音shoyu)、韓國則稱為간장(發音ganjang)。

將黃豆進行發酵做成醬油的傳統,很有可能源自中國,大概可回溯到至少2500年前。一般認為,這項做法之所以普及是為了減少對鹽的需求,因為鹽很昂貴。而醬油可以容易地替沒有味道的食物增添美味和鹹味,像是米飯。

日本醬油的前身,源於西元8世紀一種稱做「醬」(ひしお,hishio)的食品,它是由發酵黃豆加上米、鹽和酒所做成的。成品可分成液態部份和較為固態的膏狀部份。液態部份稱做「たまり」(tamari),意為「積聚而成的液體」,這也就是日本醬油的前身。日本醬油在日文中,便是「ひしお所產生的油脂或濃汁」之意。固態膏狀部份則等同於味噌,亦即日本素食料理「精進料理」重要的元素之一。日本首次商業製造日本醬油,則被認為是在1290年。

現代的日本醬油是用黃豆和小麥製成,製程和方法從1643年便沿用至今。由於小麥可以形成甜味,並且增添成品中的酒精含量,所以如果調整黃豆和小麥的比例,便可獲得不同味道的醬油。

醬油含有大量的游離麩胺酸鹽,實際含量要視發酵過程的各項條件和做法而定。好的日本醬油每100公克大約含有800毫克的游離麩胺酸鹽,而韓國醬油則更多,每100公克可含有多達1264毫克。鹽含量高,約14~18%。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釀造醬油的傳統方式。日本和中國有許多種不同的醬油,其中的穀物含量各異,色澤、味道、鹽量和濃度也不相同。中國醬油所使用的小麥較日本醬油少,後者通常是用等量的黃豆和小麥所製成。一些使用黃豆蛋白水解物所製造的便宜品牌,是用工業技術快速生產的。此種方式只需要很短的熟成時間,成品的味道自然也不同。這些產品有許多是以「液體胺基酸」的形式販售,標榜著可替代天然釀造醬油。

使用古法釀造日本醬油很費工夫。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黃豆短缺,因此必須從美國進口原料;此外,基於1940年代末期的經濟蕭條,將黃豆中的蛋白質分解為游離胺基酸這種緩慢的發酵過程,便被較快速的酵素控制技術取而代之。之後,人們雖然回到傳統做法,但卻是在更有效率的現代釀造廠裡進行。

江戶時代的日本受到幕府統治,與世界其他地方隔絕起來,而日本醬油是荷蘭人在長達250年的江戶時期,少數得以傳回歐洲的日本食品之一。醬油經由鄰近長崎的出島貿易站出口、運到歐洲,成為法國皇家宮廷所喜愛的食材。

延伸閱讀:
味精的發明 造就一家世界級的公司
了解醬油加工製造方式 選購分辨看成分標示
食品史上的6月30日 臺灣區醬油工業同業公會成立

內容來源=《鮮味的祕密:大腦與舌尖聯合探索神祕第五味!》,由麥浩斯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