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委會於2023年3月30日提出排灌溉渠道建設及農田水利改善報告書,雖然針對農業用水有許多節水省水改善,以及在極端氣候變異下的大旱時期推廣水稻轉作耐旱型的雜糧作物,由於輔導耕作轉型有門檻、農業用水有減少,更應思考如何將水留下提供農業需要。

採訪·編輯=張語屏

​​根據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水利署灌溉面積與灌溉用水量統計,2020年全國水稻第一與第二期灌溉水量總計約761萬噸,較同時期雜糧作物灌溉水量的388萬噸多出近1倍用水量。然而台灣在2021年開始氣候變遷情況嚴峻,南台灣已連續近600天無大雨,2023年第一期作水稻必須全面停止供灌,連推廣轉作的雜糧作物也限制供水。

改善灌溉水利設施 節水同時避免用水浪費

行政院農委會於2023年3月30日提出排灌溉渠道建設及農田水利改善報告書,全台目前有4.8萬公里的灌溉渠道,由於蓄水設施不足,輸水效能因設施老舊、取水效益不佳,加上仰賴人力操作,過去因經費資源有限僅能局部改善,嘉南農田水利署管理組組長黃義銘表示,約在2020年中央政府改制由農田水利署各管理處執行,已逐年增加強化灌溉的的省水措施。

根據報告書顯示,從2019年的11.26億元、2020年17.8億元到2022年23.25億元的經費,投入灌溉服務及補助農民灌溉設施。黃義銘說,雖然在日治時代有節水管理的基礎,但仍因老舊失修,以往在有限經費只能小部份處理,改制後才能擴大處理

「除了投入自動化設備,在嘉南地區,由農民擔任灌溉區域的掌水工其實助益也很大,巡水分配灌溉用水,針對需灌溉農田再提供,對農業用水的節省更有效應。各地農水署來盤點需水地區供灌情況,並改善老舊水庫、土溝區域的水利設施,多管齊下,節水同時也避免用水浪費。」黃義銘說。

水稻灌溉是雜糧1倍水量 轉作省下的水量可供給4000個成人1日水量

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曾受訪表示,目前國人稻米的安全存糧庫存,每年保有24萬公頃生產面積已足夠,「只是到2022年,仍然每年超產3萬公頃的米糧,除了增加國庫負擔,資源也無法有效利用。」

胡忠一說,水稻用水量大,若轉作大豆、硬質玉米,所需灌溉水量只有種水稻的一半,1公頃可節省6700~8800公噸的水,可供給4000個成年人1天所需用水量。

顧及無外援的糧食自給率 改種雜糧作物仍需謹慎

「若未來因戰爭關係被鎖島,反而要思考仰賴大量進口的飼料作物,因此推廣旱作雜糧耕種面積,也是為了台灣未來能逐步自主供應,包含建構生產端到銷售、通路產銷鏈結,都有在計畫內,雜糧耕作面積要能擴大到40至50萬公頃。」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簡任技正莊岳峰說,嘉南地區增加了1000公頃青割玉米、1000公頃的高梁及500公頃的黃豆產區。

莊岳峰也坦言,雜糧耕作仍需根據作物的土地特性,硬質玉米、黃豆並不適合遇上梅雨雨量的一期耕作,應改至二期作。然而雲林縣立法委員蘇治芬及雲林縣北港鎮雜糧產銷班第7班班長黃仁志則都認為,農民較有意願在一期耕種硬質玉米。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謝禮臣則建議,農糧署推廣轉作種植大豆或硬質玉米規劃,尚無強制哪一期種哪項雜糧,若在春季種植硬質玉米,農民必須了解並要承擔許多田間管理和災損的風險。

水稻減作也能帶動米價收益增加

台南市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分析,2023年只有嘉南地區水稻全面停灌休耕,從雲林、彰化到高雄和屏東都仍都有種植水稻,尚未有嚴重衝擊,雖然少部份的台南及嘉義灌區水稻有受到影響,加上國人食米量下降,稻米市場狀況仍是供過於求。

由於嘉南地區停灌休耕,對其他地區同樣的稻農收購價格也都因此受惠。林怡歆表示,以往農民都會抱怨溼穀價格,每百斤都在900元左右,但從2022年開始,每百斤已突破達1100元,因稻作減少、價格上升,對大部份仍有種植稻農而言,應該是蠻樂見的情況。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簡任技正莊岳峰表示,目前米價波動不大,約微幅增加,維持在5%以下,雖然農民希望收益好,但消費者也會關心價格,「由於2022年國人買米量下降,雖難以兩全齊美,農糧署也從2022年開始不斷推動米食文化和多元調理米食開發,從米穀粉到特殊口味的飯糰,預計在2023年4月下旬在7-11上架,刺激消費者採購國產米的意願。」

開發多元水資源 對農業供水尚無助益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何達夫表示,水資源局致力整合多元水資源運用,加強回收善用次級用水及工業用水做為公共清潔使用,嘉南農田水利署則持續推盤點需水地區是否有老舊水庫及灌溉設施增修,做好灌溉管理達到最佳用水效益。

何達夫也補充,台灣四面環海,水資源局也已開發使用科技造水海氮水的工程計畫提中央機關審核,只不過由於成本太高,適合做為科技產業及民生使用,不適合做為農業用水。

不同作物後期開花結穗結果,有的需要穩定供水、有的必須維持乾燥,在水情不佳遇上限制供水甚至停止供水,不僅農損風險高,用水權利比起工業用水更加弱勢。

在各種不利條件下,善用土地資源與更改種植經濟作物仍有專業門檻,雖然農政單位大力推廣耐旱的雜糧作物,一期若不種米、雜糧只適合種高梁或青割玉米,未來是否能符合預期產量仍有待觀察。而種植作物依然有用水需求,農業用水除了共同節約用水、改善有效益的取水設施,更需思索如何將水資源充份留下,必然是極端氣候挑戰下的關鍵。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乾旱衝擊農損破5億元!配合節水、嘉南農糧停灌限水 農業正在面臨哪些挑戰?
水情告緊稻作停灌、雜糧收成不佳!缺水旱象反應哪些農業困境?
不符比例原則!節水時期原應優先減供工業用水 為何南部農業供水率先被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