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花蓮境內包含漢人以及六族原民,交織成細密而又豐富的食文化,仿若一張拼接藝術的織毯,蔚為迷人的飲食風尚,充滿部落的原始個性,也保存農村的純樸氣息。

撰文=食力企劃

從部落到農村,從聚落到生活。花蓮特有的飲食文化,有其特定的時代與環境背景,且融合大自然資源;當食農教育回到產地、吃在當季,選擇花蓮好食農,就能感受最真實的體驗、最獨特的價值!

野菜無極限,溫情共享與恢復榮光的阿美族

原住民人口數最多的阿美族,在鳳林以北至花蓮市之間的壽豐鄉、吉安鄉,或海岸的豐濱與秀姑巒溪畔的瑞穗等地皆有聚落,族群分佈極廣,且大部份居住於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最深,早已習慣灌溉農耕,而母系制度的文化亦是最為人所知的族群特色。阿美族以「Ina」稱呼媽媽、阿姨,Ina的廚房裡,打趣的野菜採摘、溫情的「共耕共食共享」,都成為阿美族家喻戶曉的食文化現象。野菜易生易長,分門別類極廣,採摘不連根而是保留株苗,多採的還會放在別人家門口、送人避免浪費!這就是恩典牌的由來;由於這種阿美族根深蒂固的maPulong生活方式,帶著「一起、交換與照顧」的意涵,也帶動了原生種野菜的復甦,持續擴大部落菜園的生命力,交棒到市場、也交還到大自然裡!

嚴謹禁忌、著重分享,以餐桌儀式典藏文化的太魯閣族

從餐桌儀式gaya看古老太魯閣族文化,發現祖先留下來的規範、法律與祖訓,都期待在最日常的飲食生活裡,也傳遞祖靈的文化價值。餐桌間,小孩必須服從分配到的食物,獵食分享則是按家戶人口數,一個也不會漏掉;而慶典現場宰殺豬隻、肢解後按照親友團名單每人一袋,重現的是一種「分享」精神,剩下的臟器、豬血與米粒混合煮成血淋淋的豬血湯,則在現場與大家一起喝碗熱湯,分享與同樂,「共食共飲」的對象還包括祖靈,形成太魯閣族代代相傳嚴謹的傳統文化。小米、玉米粥,都充滿太魯閣族的部落記憶、芋頭及地瓜也都是最普遍的日常餐食。


太魯閣族在慶典實現「共食共飲」,現場宰殺豬隻,肢解後每人一袋,剩下的臟器、豬血與米粒混合煮成血淋淋的豬血湯,大家一起享用餐點。(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失去又再擁有的河與海,舌尖上遠古的撒奇萊雅族

來到臺灣遇到許多黑熊,有著許多遠古傳說的撒奇萊雅族,日常飲食方式受到靠海生活的影響,經常以海水加淡水,再將蔬菜或捕來的魚放到這樣略帶鹹味的水中食用。不少部落則是畔溪而居,相對於上山打獵,在溪海中捕魚才是撒奇萊雅族的生活日常,捕魚方式也因水域而有不同,並且對於海產如數家珍。然而,食魚故有捕魚祭,卻意外擁有「捕鳥祭」的撒奇萊雅族,真的也喜愛吃飛鳥!田裡放些陷阱,捕到的鵪鶉、麻雀或燕子,有一樣的吃法,就是燒烤後泡海水加淡水!曾經隱姓埋名,隱沒於阿美族以求得存續的撒奇萊雅族,許多傳統習性都消逝無蹤,一個一度失去河海的族群,如今正名也期待一一尋回,那往日美好的食文化!


撒奇萊雅族人共同圍捕河流中的魚類。(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杵音來自搗碎主食,也成音律之美的布農族

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習慣把主食以搗杵的方式打碎,包括:玉米粒或搗開小米、白米的外殼;碎狀的主食不但可以隨身攜帶,也容易煮食,說明他們出外獵食的生活型態。正因搗食的杵聲不絕於耳,每每在清晨時響起,象徵勤勞的音律就此發展出以八枝長短、粗細不同的木杵,交替敲擊在石板上的杵音樂器,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樂器呢!布農族山田燒墾的傳統農業,是最原始又對土地最友善的保養;由於樹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與生薑或芋頭、豬肉排骨一起煮的樹豆湯,是布農族人最常食用的湯,也是他們最重要的副食之一。目前飲食習慣已轉變,多半以稻米、地瓜為主食,也採集野菜、蕈類等作為其他副食。

布農族習慣把主食以搗杵的方式打碎後再食用。(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與海洋共生,鹽巴辣椒水+生食=噶瑪蘭族食文化圖騰

噶瑪蘭族不論男女,皆熟悉海洋;甚至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少數運用海水來製鹽的族群。男子只要帶鹽巴、淡水以及一把小刀,便能在海上討生活;女子多是海女高手,晚間以手電筒潛海捕捉九孔、龍蝦。有趣的是,早在清朝黃淑璥所著的「番俗六考」,即已紀錄了噶瑪蘭族人喜歡生食的飲食文化,成為了噶瑪蘭族人最特殊的食文化圖騰。只要加上「鹽巴辣椒水」,帶著腥味的生鮮,就是他們味蕾中的美食!噶瑪蘭族從事旱田耕種,作物有小米、玉米、地瓜及旱稻等,也有狩獵及漁撈活動,他們更是最早實踐「全食物」的族群,從食用香蕉「北蕉」中的假莖部份,抽取外層瓣膜,刮除澱粉、水分後,加以曬乾並分成細絲,其纖維便成了織布線材;這樣的香蕉絲織布,成為全台原住民中最獨特的文化資產。

有生食飲食文化的噶瑪蘭族,捕獲的海產會加上「鹽巴辣椒水」直接品嚐。(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農閒時狩獵,飼養豬仔於慶典時才分享的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以甘藷、芋頭、小米及黍(baso)為主食,還有近代傳入的旱稻(陸稻),副食如南瓜、佛手瓜、玉米、豆類及野菜等;傳統的飲食方式很簡單,煮熟後撒鹽即可食用。而豆類中同樣以樹豆(賽德克族的唸法為:sunguc)最受賽德克族人喜愛。肉類則大都來自農閒期間進行狩獵所得;家中飼養的豬仔,是慶典、結婚宴客時,才會與部落族人一起宰殺分享。賽德克族人不論蔬菜類與肉類,都有醃漬儲存的食文化,醃漬的肉類並非生吃,而是煮熟食用,只有在狩獵時才會生吃剛獵得的草食性動物之生鮮肝臟,如山羌、野鹿等,並以燻烤方式將獵物加以儲存。


小米是賽德克族重要的主食之一,地位相當於常人愛吃白米飯。(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本文由花蓮縣政府農業處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物產豐饒、風土多變的花蓮 跟著職人挖掘在地風味
原住民食材點燃「超級食物」的新商機,看看澳洲「Bush Food」的奧秘!
天堂來的果實!能做菜、調果汁又營養的「木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