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魚露製成的基本方式就是將魚類和甲殼類進行鹽漬和發酵,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鮮味物質,而決定魚露品質的高低則是看鮮味物質的含量。

撰文=歐雷.G.莫西森(南丹麥大學的傑出科學家和生物物理學教授)、克拉夫斯.史帝貝克(丹麥知名主廚)

雖然文獻證明古希臘羅馬人在2500年以前就開始使用魚醬做為一種魚露使用,但若要找到現代魚露的根源,可能得要看看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才行。製作魚露的大部份是住在沿海地帶的中國人,他們可能是將小魚和烹煮用的大型魚類內臟一起進行發酵。為了讓食材延伸運用,將黃豆摻進鹽醃、發酵過的魚肉,液體便會開始慢慢變成醬油;它的使用更為廣泛,尤其是在內陸地區。

使用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可能超過300種,品質和價位差異甚大)所發酵而成的魚露和魚漿,在東南亞十分常見。它們有許多不同的名稱:魚露(中國)、nuoc mam tom cha(越南)、nam-pla(泰國)、teuk trei(柬埔寨)、nam-pa(寮國)、patis(菲律賓)、bakasang(印尼)、ngan-pya-ye(緬甸)、budu(馬來西亞)和ishiri(いしり,日本)。

幾乎所有的魚露都是依據相同的基本原則所製成:將魚類和甲殼類整隻或部份(包括血和內臟)進行鹽醃和發酵。發酵是藉由這些動物本身的酵素所進行,過程會釋放出大量游離胺基酸,尤其是丙胺酸和麩胺酸鹽。有些魚露以新鮮魚肉做成,有些則會將魚事先乾燥;大部份的魚露都會用上鯷魚。

比方說,日本的魚露(ishiri)就是由發酵的沙丁魚、其他種小魚和烏賊的內臟製成。經過長時間發酵後,魚露會產生類似堅果和乳酪的味道。現今的泰國魚露發酵長達18個月,比古羅馬的魚醬還要久,同時亦有更高的含鹽量。魚露和一些傳統菜餚有關。在韓國,「塩辛」(shiokara)這種由鹽醃、發酵過後的魚所做成的魚露,便會加進他們最著名的菜餚──泡菜(kimchi),也就是發酵的高麗菜中。類似地,「烏賊塩辛」(ika no shiokara)則是由小烏賊做成,利用烏賊內臟的酵素發酵而來。

魚露中對鮮味最重要的貢獻者便是麩胺酸鹽。日本魚露「ishiri」和越南魚露「nuoc mam tom cha」的游離麩胺酸鹽含量極高,每100公克約有1400毫克,比醬油還多一點點。通常,這些魚露的含鹽量也很高,最高可達25%,比醬油的14~18%還要多。鮮味和鹽會進行協同作用,提高魚露的鹹味。

有趣的是,不像鯷魚膏這些增味劑或者某些天然亞洲魚精,魚露本身並未含有太多的游離5’-核糖核苷酸。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種稱做「色利」或「鰹色利」的濃縮魚精,便是將烹煮過的鰹魚液體收乾成糊狀所製作而成,使用的手法和現今製作柴魚的方式相同。柴魚是典型日式高湯的成份,並且含有5’-核糖核苷酸,能與昆布當中的麩胺酸鹽進行協同作用,形成強烈的鮮味。由於柴魚的歷史只能追溯到西元17世紀,因此是較色利還晚出現在烹飪現場的新面孔。

雖然色利在明治時代(1867-1912年)便已消失在日本料理中,不再於市面上販售,但是有另一種相似的產品─鰹魚煎汁(senji),仍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島製造。依照傳統食譜所生產的鰹魚煎汁,每100公克含有900毫克的麩胺酸鹽以及不少於786毫克的肌苷酸鹽;另一種來自馬爾地夫的傳統魚精(rikakuru)含有比例更高的肌苷酸鹽。這兩種魚露所含有的肌苷酸鹽都比柴魚還要多,柴魚每100公克僅含有約474毫克的肌苷酸鹽。

在亞洲,魚露通常會加入烹煮過的菜餚當中,或者當作佐料和飯一起拌食。它們較常被用作鹽的替代品及增味劑,而非淋在食物上頭的醬料。魚露也可與其他食材一起調味,像是辣椒醬和萊姆汁。

這些魚露和魚膏的品質優劣,也就是形成其鮮味的物質含量多寡,大部份取決於所使用的生鮮食材和製造方式。許多商業製造的產品含有大量鹽份和額外添加的味精,其實並未遵守傳統魚露的嚴格標準。

內容來源=《鮮味的祕密:大腦與舌尖聯合探索神祕第五味!》,由麥浩斯出版提供

延伸閱讀:
加味精真的不好嗎?認識鮮味怎麼來
美國食品添加物百科 用中立資訊認識常見添加物
日本農學博士的發酵課:鰹魚變柴魚的鮮味製造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