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食力 foodNEXT
食科學
食生活
食鋪通
食地圖
食力影展
全部
食品包裝
食品添加
食品加工
共
54
筆資料
新增日期(新-舊)
新增日期(舊-新)
觀看次數
食科學
【食聞】白肉雞知識知多少
2019/11/15
白肉雞因為生長速度快,時常被大眾誤以為其營養價值低、油脂含量高,其實雞隻之所以生長速度快,是因為有優質的育種選拔技術與飼養環境,為了打破大眾對於白肉雞的迷思,本片邀請專業營養師為大家說明白肉雞的營養價值、挑選秘訣與美味的食譜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吃雞、品嚐白肉雞的美味。
食科學
「番茄醬」竟然源自閩南?來看這酸甜好滋味究竟怎麼來 !
2019/09/12
根據資料統計,2018年全球番茄醬總產量將近9百萬公噸,平均每個人每年吃下1.2公斤的番茄醬!但你知道嗎?總常搭配著西式餐點出現的番茄醬「ketchup」,其實這一詞最初可是起源於閩南語喔!但究竟吃薯條時一定要搭配的酸甜好滋味又是怎麼製造的呢?現在就跟《食力》一起一探究竟吧!
食科學
【食聞】基改黃豆好可怕?政府層層把關,免驚!
2019/09/02
「老闆,這豆腐應該不是基改的吧!」這是市場的我們,而且是大多數的我們。到了賣場,拿起瓶裝豆漿看一看,發現背面標示著基改黃豆的字樣,就把它放回架上。這份對於基改黃豆的恐懼,真的對嗎? 市面上常見的基改食品多數來自基因改造的黃豆,黃豆可加工製成醬油、豆腐、食用油及其他豆類製品。這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是許多民眾關心且在意的食事。 其實,我國進口基改黃豆是經過農委會與衛福部層層把關,在全球許多國家也都允許種植或是許可進口。而且,基改黃豆不僅有比較強壯的環境抵抗力,抗蟲害等特性也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對環境永續更友善。更重要的是,黃豆是優良蛋白質的來源,其營養價值與非基改黃豆等同! 在進口到台灣市場前,也會針對人體與環境進行嚴謹的安全性評估,例如測試有無毒性與過敏源、田間試驗以及動物試驗等,皆為確保基改黃豆對人體與環境的安全性無虞。 相信專業、相信科學,認識與了解基改技術,無須過度恐慌與排斥,建立正確的食安知識,才能保障自己的「食」權利。 【本影片由美國黃豆出口協會委託製作】
食科學
你以為堅果從樹上採下就可以吃?國民堅果萬歲牌 生產線罕見大公開
2019/01/31
《食力》這次潛入已創立30多年的堅果領導品牌工廠,一探到底堅果需要怎麼樣的加工過程,才能保持它的新鮮與營養成分!
食科學
什麼是修飾澱粉?
2018/10/22
灃食教育基金會智庫、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的郭孟怡教授,為我們介紹各類澱粉的由來及特性。
食科學
食用油為什麼要精煉?
2018/10/19
我們不需要有品牌或種類的忠誠度,最重要的是「什麼油都吃」,輪著吃、換著吃、小包裝購買,但不應攝取過量。
食科學
全回收零廢棄! Nespresso膠囊咖啡用創新實踐永續環保
2018/09/10
膠囊咖啡一直被認為是不環保的產品,但事實上Nespresso早在1991年就開始在全球佈設咖啡膠囊的回收網絡。
食科學
重組肉誕生的真相
2018/06/11
讓碎肉變肉排的重組魔法:其實有4大元素!哪4大元素?快來了解重組肉誕生的真相吧!
食科學
一瓶美味的優酪乳如何誕生?來看看養樂多公司如何製作優酪乳!
2018/05/20
酸甜可口、有著滿滿的益生菌的優酪乳,究竟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呢?直擊養樂多工廠,快來看看養樂多優酪乳究竟如何誕生!
食科學
想喝杯楊桃汁得等6個月?楊桃汁製程大揭露!
2018/05/18
想喝楊桃汁還得等上6個月?為何夜市裡賣的不是「鮮榨」楊桃汁呢?
食科學
啤酒釀造原理全解析
2018/05/16
資深小鮮肉食力哥帶妹子參觀酒廠啦!到底啤酒怎麼製作?市面常見的精釀啤酒、工業啤酒與無酒精有何不同呢?
食科學
滿口致癌物 有那麼嚴重?
2018/04/10
每天打開手機、電視,大家都在說「吃這個會致癌、吃那個也致癌」,但真相有那麼嚴重嗎? 目前國際公認的致癌物到底有哪些?另外,吃這些食物代表「絕對」會致癌嗎?就讓影片帶你深入了解吧!
食科學
澱粉也能變成糖?你吃的市售果糖跟水果沒關係
2018/03/22
你知道加入手搖飲中的果糖糖漿,是怎麼被製作出來的嗎? 果糖是從水果中萃取出來的?不! 真相是...?
食科學
香腸、粉腸、糯米腸一次搞懂到底差在哪?
2018/03/20
你知道除了黑白切的粉腸外,還有另一種粉腸嗎?香腸、粉腸、糯米腸到底差在哪? 讓大腸香腸粉腸產品批發商「腸大爺」分析給你聽!
食科學
糯米腸包的不是塑膠皮!快看腸衣如何從屠宰場到你手中
2018/03/15
你有想過手中的糯米腸、香腸是怎麼做的嘛?真的是用豬腸子做的嗎?這些豬腸子是怎麼處理加工的?二話不多說,快看腸衣如何從屠宰場到你的手中,變成令人喜愛的夜市小吃。
食科學
夜市鳥蛋是假蛋嗎?食力帶你直擊鵪鶉蛋產線
2018/03/13
愛吃夜市鳥蛋的你知道嗎? 台灣的鵪鶉蛋早就過剩了! 這些過剩的生鮮鵪鶉蛋如何被製成火鍋料? 《食力》帶你破解加工製程!
食科學
黃麴毒素!花生醬的頭號敵人
2018/03/13
濃郁香濃的花生醬,是許多人吃早餐必配抹醬,但聽說花生醬容易產生黃麴毒素,而且毒性非常強,世界衛生組織甚至把他列為一級致癌物!從產地到手中的抹刀,快來看花生醬如何吃,才能吃得更安心!
食科學
元宵到底是怎麼搖出來的?
2018/03/01
傳統元宵節吃的元宵,是用餡料沾水在裝有糯米粉的竹篩上搖製而成。到底是怎麼搖出來的呢?食力帶你來了解!
食科學
乳酸菌的腸道戰役
2018/02/26
優酪乳中的好菌真的能活著抵達腸道中嗎?除了攝取菌數的學問,日常的飲食養護 、持續不斷地攝取頻率等等,都是幫助好菌喝進腸道的關鍵!
食科學
微波食品好吃又耐放的關鍵:急速降溫!
2018/01/22
超商的調理食品,完全是台灣人加班時候的一片綠州!到底為什麼調理食品可以在冷凍又復熱後,滋味還能吸引人拋下餐廳,腦子竄出「等下去超商買微波食物吃好了!」的念頭,關鍵就是這個:急速降溫法!
食科學
微波食品連著塑膠一起加熱,沒問題嗎?!
2018/01/15
微波食品拿去丟冷凍庫之後,原本的塑膠容器都整個變形?這樣還能吃嗎?微波食品怎樣吃才安心,食力哥告訴你~
食科學
調理食品微波方法【正解】來了
2018/01/08
調理食品到底怎麼微波啦?為什麼每次都是超商人員「微」得比較好吃?到底關鍵在哪?正解:微波前,你會撕開封膜嗎?!答「會」的人可要進來觀看影片學學了!
食科學
喝醉引致工安意外多!「阿比」是藥不能亂喝!
2018/01/02
保力達B、維士比是廣大勞工朋友們的氣力來源,但這些「阿比」都內含酒精,算是「指示用藥」,一定要在藥局才能買!許多勞工朋友常因飲用過量而遭遇工安意外,畢竟一天只能喝約100c.c.而已!這麼少,需要體力的時候該怎麼辦?還有哪些可以大口喝又同時補充所需?一定要來瞭解一下!
食科學
飛機餐冷知識!為了復熱,飛機餐可不能煮太熟!
2017/12/29
飛機餐送上高空之後,還得交由空服員負責將餐點再復熱一遍,該如何做,才能讓食材復熱後,口感仍像現煮呢?
食科學
食物也想上飛機?必須先過這幾關!
2017/12/28
大多數的飛機機艙,復熱設備為烤箱或蒸烤箱,而非微波爐!因此飛機餐其實是以冷藏狀態供餐。所以該如何讓飛機餐在冷藏環境下又不易酸敗?
食科學
飛機餐為何不易壞?製程的時間與溫度掌控最重要!
2017/12/27
為何幾乎沒有聽說在飛機上發生大型食物中毒的案例呢?空廚食安維護究竟是如何辦到的?這就帶您進入空廚廠房內瞧瞧!
食科學
這樣吃有合法嗎?原來吃個冰學問這麼多!
2017/12/25
冰淇淋、冰沙、霜淇淋、雪花冰,平平都是冰,熱量卻天差地別!暑熱正當頭,就是想來點清涼享受。但冰品又真的安全嗎?!冰品製作的水源、添加物、製程都大大有學問!
食科學
作為空廚廚房的切水果手,一點都不簡單!
2017/12/22
飛機餐果真大有學問!以為水果切一切就能算數嗎?這就錯了!飛機餐水果從熟度挑選就開始講究,9分熟的水果才算剛剛好,冷藏一天送上高空後口感才不會過熟或過爛。生鮮水果則要在18度C的環境下於45分鐘內切完,並需按航空公司規定的長寬高來切,如何才能不讓水果裁切後的報廢數量過剩,下刀的選擇也是門學問,作為切水果手完全不是件容易事!
食科學
不是奶酥也不是菠蘿!最胖的麵包居然一顆就破千大卡!
2017/12/18
麵包種類五花八門,大約可分日式與歐風、甜鹹與外餡內餡等,甜麵包中奶酥含油量最高,與外餡麵包中的蔥花與肉鬆不相上下,算一算,就已經吃掉了每日攝取的一半油脂!慢且,這還不是最該注意的!走進麵包店選麵包時,要如何依據營養價值做選擇?看完短片後就都知道啦!
食科學
肉食煮藝-健康手作體驗
2017/05/15
根據104年農委會統計數據指出,國人每人每年肉品消費量約78.1公斤,其中豬肉佔一半以上,因此豬肉的正確選購與食用觀念非常值得民眾關注。也因此,長期推廣國內續產業發展的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為推廣正確食肉觀念,透過舉辦「肉食煮藝-健康手作體驗」交流體驗活動。
食科學
【廣編企劃】如何避免吃到殘留瘦肉精的肉品呢?
2017/02/09
【瘦肉精是什麼?】 常見的「瘦肉精」包含克倫特羅(Clenbuterol)、沙丁胺醇(Salbutamol)與萊克多巴胺 (Ractopamine),豬農使用這類化學物可增加豬隻的瘦肉比例,以提高售價,但這類藥物有許多副作用,輕則引起心慌、肌肉震顫、頭痛、噁心、嘔吐以及臉部潮紅等不良反應。尤其對心率失常、高血壓、青光眼、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的患者,其危險性更為嚴重。若長期食用,甚至有可能引發心臟病或誘發惡性腫瘤。 「瘦肉精」的危害是如此可怕,媽媽在購買豬肉時,一定要選經過合格檢驗的,能吃得安心。
食科學
嚼對停不著口香糖的都市傳說
2017/01/26
您對口香糖最早的印象是什麼?從最初好吃、好玩的粒狀口香糖,到「片狀」主打清新口氣的口香糖進入台灣,1980年則再吹起泡泡糖的風潮,直到2000年「沁涼」口香糖進入台灣,您是否曾經好奇自己到底「嚼」了什麼?《食力》一次解開口香糖的來源之謎,聽說口香糖越嚼臉會越大,但又可以抑制食慾、集中注意力等如此一說,到底實情如何呢?快來和《食力》一同一探究竟吧!
食科學
送去猴年迎雞年,破解2016猴年三大食安謠言
2017/01/04
歲末將近,食力盤點2016最熱食安謠言,看老孫如何打敗食安混世大魔王
食科學
台灣人每天吃掉24萬片雞排!但你卻不了解他!?
2017/01/04
台灣一年竟然有將近28隻哥吉拉重量的雞肉產出,每個人一年平均吃掉31公斤,相當於一個小學生啊!吃了這麼多,但你對雞真的足夠瞭解嗎?
食科學
都是假的,誰敢說泡麵裡面有防腐劑!
2016/12/14
泡麵裡有防腐劑嗎?突擊泡麵製程,讓你知道泡麵跟你想的不一樣
食科學
泡麵是拍咪呀嗎?撥開泡麵五大疑雲
2016/12/14
吃泡麵會掉頭髮,會致癌,甚至會變成木乃伊,這是真的嗎?讓食力哥帶你看看網路最夯的泡麵謠言
食科學
【廣編企劃】陪寶弟尋找天外奇基!
2016/11/16
快來陪寶弟尋找天外奇基,也許你會發現解救人類未來糧食危機的新方法喔!
食科學
【廣編企劃】基非成是 創意基測大考驗
2016/11/10
基改與你想的真的不一樣,一起來看看你對基改到底了解多少?
食科學
搶救剩食大作戰!誰說食物一過期就不能吃了
2016/11/10
食物賞味期限到期不一定就代表他壞掉了,你知道你浪費了多少食物嗎
食科學
你真的相信皮蛋是馬尿做的嗎?
2016/09/26
什麼,皮蛋是馬尿做的,你還在相信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嗎?
食科學
你今天喝咖啡了嗎?
2016/09/09
讓食力哥帶你認識認識台灣咖啡產區,以及不同地區所產出的風味咖啡喔
食科學
茶葉流言終結者!
2016/08/31
你說茶葉裡面有農藥、橙劑、甚至有戴奧辛.....讓食力哥把這些流言一次講清楚
食科學
手搖飲有多夯,你喝的茶真的是國產茶嗎?
2016/08/31
你知道台灣的茶葉大部分都是國外進口的嗎?真正的台灣茶,其實只佔了少數的少數
食科學
台灣茶五告讚 你最愛哪一味
2016/08/22
你知道烏龍茶、包種茶其實是同一種茶嗎?今天讓食力哥帶你認識台灣茶吧
食科學
台灣咖啡飄香百年
2016/08/22
食力用三分鐘告訴你台灣咖啡的歷史小故事喔
食科學
菜市場博物學-秒懂最佳「筍」友
2016/07/21
你知道不同筍子之間的差異嗎?
食科學
菜市場博物學-秒懂黃豆黑豆毛豆的三角關係
2016/07/21
你知道黑豆黃豆和毛豆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嗎?
食科學
台灣食安第一把關
2016/06/30
非登不可 選購合法食品業者 完善食品全面管理 跟進國際食安腳步
食科學
食力哥報你知 基改作物20年
2016/06/16
你知道機改作物商業化應用已經20年了嗎? 這些年發生多少事,我們一起看下去
食科學
葉安義談麵粉、澱粉、麵包如何正視:麵粉內的添加物
2016/06/15
什麼,麵粉內也有添加物,高筋低筋麵粉其實都不同
食科學
雞生蛋蛋生雞你吃蛋蛋了嗎
2016/06/14
食科學
能過關斬將的雞蛋才是好蛋
2016/06/14
食力告訴你CAS洗選蛋到底是怎選
食科學
食力加工解密-鮮乳
2016/06/14
《你喝的真的不是化工奶!》
食科學
2016年食力聰明吃年菜
2016/06/13
安心迎猴年!年節食品的擇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