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瓶裝茶飲中的食品添加物並非為了減少成本、把壞茶變好茶,添加小蘇打、維生素C或異抗壞血酸鹽類是為了維持茶飲原有的風味、顏色與口感。

撰文=陳韻竹

走訪超商賣場仔細看看市售瓶裝茶飲的成分標示,其實含有的成分並不複雜,但其中仍有部分食品添加物,譬如小蘇打、維生素C或異抗壞血酸鹽類、香料等,且幾乎在各大品牌的瓶裝茶飲料中都可見其中的小蘇打、維生素C或異抗壞血酸鹽類,究竟這些食品添加物在茶飲中的作用為何?

維生素C又稱L-抗壞血酸,因此異抗壞血酸鹽類譬如異抗壞血酸鈉等,只是維生素C的異構物,在瓶裝茶飲中用途皆為抗氧化物,兩者差異只在於抗氧化能力強弱。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食品添加物小組召集人許庭禎說明,茶飲中含有多酚、兒茶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物質,在光線照射下都會可能氧化,進而使得茶飲色澤、口感及風味有變化,譬如一般泡茶後擺放隔夜茶的顏色會變深等情況,因此瓶裝茶飲透過添加維生素C或異抗壞血酸鹽類,有助於維持茶飲原有的品質與狀態。

而稱為碳酸氫鈉的小蘇打則是作為pH調整劑之用,許庭禎說明添加小蘇打在瓶裝茶飲中可幫助維持茶飲的pH值在中性偏鹼的範圍,避免茶飲因為過酸或過鹼而影響風味甚至壞掉。此外,小蘇打也會在茶飲中產生微量的氣泡,有助於調整茶飲口感,增加口感的黏稠度。(若是添加磷酸鹽類也能調整pH值,但相較起來小蘇打多了產生微量氣泡的調整口感之用,因此目前常見茶飲都選擇添加小蘇打。)

瓶裝茶飲使用茶葉原料大批量沖泡萃取,但每批茶葉的自然風味可能略有差異,目前許多大型品牌是藉由調配茶葉的專業技術,以維持每次生產的瓶裝茶飲風味一致性,需要這樣的做法由於消費者不了解使用天然原料會因為氣候、雨水等影響風味,且對於包裝食品有風味改變就是品質不佳的誤會,而此外更簡單的做法則是使用香料調整風味,這樣的做法在消費者關注之下相對較少,不過市面上仍有部分瓶裝茶飲,甚至是需要特殊花果風味的茶飲中,會看到香料的使用。

香料產業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在國際上香料有很嚴格的標準,廠商使用的原料都必須要符合美國FDA、歐盟與日本規格,而根據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出版的《食品解密手札》中指出,台灣目前可使用的香味物質成分皆為國際權威組織已認可的物質,都是經過專家使用科學性評估方式確認且合法的,其安全性並不用懷疑。

整體來說,瓶裝茶飲中的食品添加物並非為了減少成本、把壞茶變好茶,添加小蘇打、維生素C或異抗壞血酸鹽類是為了維持茶飲原有的風味、顏色與口感,且這些食品添加物在瓶裝茶的含量比例是相對低的,只要業者依循法規使用正確規格並符合規定用量,並沒有食用的安全問題。

延伸閱讀:
別再亂傳!瓶裝茶保存期限長並不是添加防腐劑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食品添加物?
即飲瓶裝咖啡是真材實料 不是調味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