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品業者在處理食安議題甚至危機事件時,不能在停留在抱持著「把頭低下來等風聲過了就沒事」的心態和做法,更明白地說食品業者不能應作為而無作為,除要重視風險預防,更要負起主動溝通與傳播正確訊息的責任。

口述=陳健人(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執行長)
整理=陳韻竹

2016年牛津字典發佈年度關鍵詞彙「後真相(Post-Truth)」,在英國脫歐、川普當選都出現過,代表的意義是,民眾相信情感上認為對的事情,但對於真正的科學證據卻視而不見。其實這樣的現象,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台灣的媒體報導和社會氛圍是重複的上演著,當新聞露出後無論是真是假,民眾首先就會質疑是食品業者的問題。

除了民眾的不信任,相關法律罰則不斷上修,國內食品業者們常有「賺賣麵粉的錢,擔的是賣白粉的風險」的心聲。這幾年食品業者確實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挑戰,但我認為食品業者不能只是自怨自艾,應該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與挑戰,況且現在資訊流通的管道實在太多了,從電視、報紙到網路、社群、通訊軟體,時代不同了,因此食品業者在處理食安議題甚至危機事件時,不能再停留在「把頭低下來等風聲過了就沒事了」的心態和做法。

安全等於安心?

我認為過去食品業者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食品安全」這四個字,白話一點說就是太小看「食品安全」的意涵了,真正買東西的消費者,多數是不懂食品技術的,其實民眾講求的是「安心」。縱使在科學上,我們講說安全問題都會強調「危害」與「劑量」的關係,但是一般消費者不懂「劑量」只會在意「危害」,一旦媒體報導什麼有毒,民眾馬上就會感到不安心,進而延伸出疑慮。

而安心很難嗎?事實上真的並不簡單,因為有太多四處流傳的謠言,古人云「謠言止於智者」,其實會感覺害怕是無知造成的。但縱使我本身在食品業這麼久,我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懂、什麼事情都知道,也是必須常常求證、不斷學習。而且有些傳言明知是謠言,卻因為短時間找不到具權威性可以破除謠言的資料,因此謠言就不斷的被廣為流傳,相對民眾更不能安心,因此全民食安教育更顯得重要,傳播正確的資訊與知識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業者在食安工作上的努力

個人認為食品業者要努力的可分為三部層次,首先是要了解政府的法規,先確保自己不會違法,也就是自主管理要落實,目標之一也是不要因為違法而被罰款。這是最基本的部分,大概來說應該有九成的業者都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建議你就不應該從事食品業。

接著第二個層次,簡單來說就是普通到好,目標在多取得驗證,也就是請別人幫你按個讚的概念。除了自己做好自主管理,也請第三方專家幫你檢視自主管理的運作成效,這樣多少也能讓民眾有安心的效果。

最後第三個層次比較具有挑戰性,就是好還要更好,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除了前述的部分之外,還必須進行供應商訪查及風險的預防管裡,以提供消費者安心的食品。

食品業者的風險評估與管理

其實台灣大型或知名食品廠商的生產線上安全性是非常高,但上游供應商的部分畢竟是在公司直接管理之外,所以風險評估跟風險管理就相對的重要,也就是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安全性的評估資料,接著必須著眼政治、經濟、民情、輿論等因素下與民眾進行溝通,以建立民眾安心的基礎。

在過去許多新聞事件中我們發現,當有食品業者受到委屈或誤解時,其他食品業者就必須趕緊思考,這類的議題會不會與自己有關係?除了仰賴政府對民眾去做溝通之外,業者自己有能力就要自己盡快去做研究或是檢討。

前面提到食品業者不能再停留在「把頭低下來等風聲過了就沒事了」的心態和做法,更明白的說食品業者不能應作為而無作為,除要重視風險預防,更要負起主動溝通與傳播正確訊息的責任,甚至應該要勇於對於不實的報導提出告訴,透過法律途徑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台灣多數的食品業者規模並不大,要做到第三個層次誠屬不易,除了政府積極管理外,食品業者更應該主動團結起來,共同要求上游業者做好自主管理,進行合作供應商查訪,共同維護一個讓民眾安心的飲食環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