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民眾日漸西化的飲食習慣或許較難改變,但如果能研發出更多的米食料理,例如米蛋糕、米麵條等,在不影響民眾飲食習慣的前提下,讓米食的選擇可以更多元,或許可以有效的增加台灣的稻米的消費量。

撰文=黃宜稜

農委會2011年曾推行過「米食復興」的活動,原本預期能在2014年將每人每年平均吃進的稻米量增加到51公斤,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卻不增反減,根據2015年糧食供需年報指出,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吃進約45公斤的稻米,相較於20年前整整少了15公斤,讓台灣的稻米消費幾乎進入歷史新低點。

為了改善稻米消費量低迷的現象,許多致力於推動友善農耕的農夫市集、教授、廚師、文化人、業者、環保團體於2016年8月31日共同發起「友善米食文化創興運動」,希望能透過支持型農業,讓農民與消費者共同串聯成多元化的「友善農業社群生態圈」,一同搶救稻米消費市場。

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理事長林柏虎表示,社群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讓農民與消費者之前的關係更緊密,採用透明公開的資訊,讓農民知道自己種植的農作物是種給誰吃的,也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吃的農作物是由誰種植的,並可以直接到農田瞭解農民種植的過程,加強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友善社群的方式互相支持。

而此次記者會現場,有許多農民與業者都分享自己研發出的米食創新料理,包含米義大利麵、米蛋糕、米蛋捲、米餅乾等,企圖顛覆消費者對米食料理的印象。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署長蘇宗振表示,目前有許多市集正在推廣米食文化,只要業者有需要,農委會願意提供最大的協助,期望與業者建立合作夥伴的關係,讓稻米文化能夠持續創新。

蘇宗振強調,稻米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傳統產業,但近幾年因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稻米產業正面臨非常大的挑戰,過往政府曾試著以「多吃一碗飯」的口號來號召國人多食用稻米,但卻始終無法增加稻米消費量,爾後政府也不斷地在調整方向,希望從傳統米食加工的方向重新發起,讓米食製品可以更多元化,目前也正在推動米麵包、米麵條、米水餃皮等,讓民眾在不改變本身飲食習慣的時候,依舊可以增加稻米消費量。

延伸閱讀:
【食專題】呷飯皇帝大
吃飯為何不易變胖?白米裡的營養素有...
生米煮成熟飯要保鮮 米飯美味營養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