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好食好事基金會鼓勵台灣年輕人投入食農領域,在2015年農業科技融資市場累積約46億,食農之路的發展是可預期的,因此,好食好事基金會邀請MIT來台舉辦「MIT Beyond Food 超越食農 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希望讓年輕人有機會可以有不同的體驗及啟示。

撰文=陳文嫺

全球人口數量上升加上氣候變遷,食糧議題浮上檯面,「食農」領域的開發是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2017年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籌備處),以推廣創業知識、跨業整合、資源導入及人才培育為業務核心,希望扶植在地食農領域的新創事業,使台灣未來「處處有好食」,首先推出的第一個活動就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打造「MIT Beyond Food Bootcamp」,帶來一系列精實創業的國際化訓練,期許台灣能和全球接軌、擁抱創新。

台灣以「農」立國,「美食寶島」的印象也是國際聞名,擁有豐富多元的蔬果資源,於食材及餐飲上具良好的基礎條件。長期關注台灣創新創業發展的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李仁芳表示:「期待大家對台灣不只是停留在夜市、小吃的層次,可以往安全、有質感的領域發展。」他以大家熟知的亞洲四小龍為例,目前只有台灣尚無收錄進米其林指南的餐廳,除了庶民小吃,台灣美食是否有潛能在不同層次上表現,是需要省思的議題。

食農與國土文化形象及產業發展有很緊密的關係,李仁芳舉例,講到壽司及海鮮就想到日本,日本料理即是一種文化象徵,日本的食農發展在國際上的地位及能見度都很高,傳統飲食文化「和食」,也登錄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美國總統或法國總理等國際領袖拜訪日本,必定會有到銀座吃小野壽司的行程,並致上清酒作為伴手禮。

李仁芳說,大家到台灣必吃的美食就是「小籠包」,以麵食產銷為主的連鎖餐廳「鼎泰豐」,在環太平洋地區分佈十幾個國家至少130幾家店,香港的分店更連續五年為米其林指南港澳版的一星餐廳,可見即使是小吃也可以有非凡的成果。因此對於台灣的食農發展,李仁芳樂觀地表示:「以台灣豐富的食材、風土條件及農業的科技水平,我們在農食領域一定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李仁芳以台灣食物的產業鏈為例,認為目前有很好的農糧食材基礎作為上游,但缺乏中游及下游的串連,像是食物設計就是其中一環,這不代表我們現在的食物不好吃,而是食物設計可以透過食物傳遞不同的訊息,讓人們重新審視食物與環境及社會的關係。例如:吳寶春利用東山的龍眼乾或是台灣獨有的紅藜酵母,在國際麵包賽事中令評審耳目一新,也讓世界認識到極具特色的台灣食材。

至於被美國《TIMES》雜誌兩度讚譽是「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江振誠,在新加坡經營的法式料理餐廳,於2016年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中評鑑為二星。李仁芳認為,一個在士林成長的臺灣囝仔,主打在地食材和健康概念,使用桃園在地生產的豌豆加上義式燉飯的概念,顛覆了美食定式、征戰世界頂級舞台,就是一個很棒的國際化例子。

農業方面,李仁芳舉日本為例,日本和台灣的小麥大多來自進口,但日本為保護在地產業而有了「和麥復興」運動,知名的「讚岐烏龍麵」,便是特地培育適合製作烏龍麵的小麥品種,而不依賴澳洲輸入的白麥,以此守護在地文化。台灣同樣有為了小麥復興努力的一群人,像是中興大學準博士馬聿安(小馬)種麥並持續推廣小麥。而這幾年越來越風行的精釀啤酒,台灣在地的新鮮小麥也成為釀酒好手的重要來源,讓在地食材有更多元的開發利用。

台灣特色的鳳梨酥也一樣,李仁芳說,像是鳳梨過去一斤田邊的收購價大概2~3元,後來鳳梨酥成為一股風潮,有了市場需求,鳳梨的價錢便成長到10幾塊、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知名品牌「微熱山丘」甚至開到新加坡、上海、東京表參道,這就串起了食物設計的概念。李仁芳認為,現在也有不少青年回鄉種田,這不只是與土地連結,更是地方經濟的重生及社區再造、社區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至於近幾年來台灣產業結構的轉型,讓青年覺得可以發揮的空間不大、許多報導也點出人才外流的狀況,李仁芳認為台灣青年是具有能量的,只要提供平台,年輕人一定會有一片天。因此好食好事基金會的使命就在於鼓勵台灣年輕人投入食農領域,在不同環節中看到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

2015年農業科技融資市場累積約46億,食農之路的發展是可預期的。李仁芳指出,全球講到新創一定就是想到MIT,MIT校友事業若加起來堪稱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因此,好食好事基金會邀請MIT來台舉辦「MIT Beyond Food Bootcamp」,希望將一些know how和經驗引進台灣,讓年輕人有機會可以有不同的體驗及啟示。

對於好食好事之後的規劃,李仁芳也透露,與MIT合作的挑戰營是第一步,希望可以吸引到各方人才及社會關注,基金會也正在研擬使體驗營的成果在未來有機會經由創投的方案而落實,因此,非常歡迎對食農領域有熱情及使命感的青年參加這次活動,並在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經驗、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
全球矚目創業課程!MIT將來台舉辦食農創業體驗營
農創不簡單:4個青年創業的食安Know How
摳腳奶茶給人的教訓就是:食創業沒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