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目前消費者在面對基改問題時多是持著「預警原則」,在獲得更多資訊之前,做出相對保守的決定;但亦有消費者考量永續、營養等因素,而對基改有著不同的態度。期望未來產業發展能持續回應消費者需求,維護安全、健康、永續的農業環境。

許多媒體報導對於基改食品是否會影響健康說法莫衷一是,近年針對基改食品的接受度進行消費者分析研究時發現,消費者對基改食品的接受度,會受到個人背景不同而有接受程度上的差異。

在2013年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統計指出,台灣消費者考慮購買基改食品之前提中,位居前四名的有,「對健康、生態無害」(52.7%)、「安全」(40.3%)、「少農藥」 (36.5%)及「高營養」(32.6%)1。結果顯示消費者認為,是否該接受基改食品,最主要的因素是在於「健康營養」與「生態環境」。

消費者的背景除了會對接受度產生影響之外,所關注的議題同樣也有些差異、並產生不同的交互作用。從「健康與營養」角度來看,已婚者、女性與年齡落在40~50歲的消費者最在意健康與營養的議題,在選購食品時較容易避免購買基改食品。大多數消費者減少購買的原因,是目前對基改食品無法有全面性的了解,與擔心基改食品可能會有潛在的危害。但另一方面,這些消費者也表示如果基改食品有較高的維生素、特定胺基酸等營養價值,會使他們購買意願提升4 。目前有能夠降低丙烯醯胺致癌物產生之基改馬鈴薯正申請來台,與其他基改產品相同,基改馬鈴薯也須經過1~3年的審查,確認安全無虞才可上市。

從「生態環境」角度而言,平時較關注環保議題者以及最高教育程度為專科/大學及研究所的消費者,會較關注基改對生態的影響。當有抗病蟲害作物能使殺蟲劑減少使用時,或能節省水資源及增加作物產量的抗旱抗寒作物出現時,關注環保議題者會較願意購買。但另一方面也會擔心害蟲可能會透過演化而對除蟲措施產生抗性。最高教育程度為大學的消費者,對基改的接受度較高,而教育程度為研究所的消費者表示對除草劑有較多的認識,會因為擔憂抗除草劑作物會使農藥的使用量上升,以及前面提及的害蟲抗性問題,使得購買意願較低,但仍高於學歷為高中職的消費者4

從「科技發展」角度而言,年齡20~30歲的接受度高,原因為接受的科技新知較其他年齡層為多,對基改抱持較開放態度4 。在「安全考量」因素上,家庭月收入在10~15萬的消費者,雖會更願意花較多的錢到有機商店或超級市場購買非基改食品,但他們也表示對基改食品並不反對,顯示其對基改食品持觀望的想法4

綜觀以上,基改影響消費決策的原因百百種,而不同背景的消費者也會在不同的基改影響層面關注度有差異。目前消費者在面對基改問題時多是持著「預警原則」,在獲得更多資訊之前,做出相對保守的決定;但亦有消費者考量永續、營養等因素,而對基改有著不同的態度。針對不同客群發展基改食品則更容易使消費者接受度提升,期望未來產業發展能持續回應消費者需求,維護安全、健康、永續的農業環境。

(本文章由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台灣分會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基改作物又有新鮮事 港大研發出含有更高量抗氧化成分的番茄
新「不褐變的蘋果」讓美味營養保持更久
【謠言拆解】連時代雜誌都說吃薯條會增加死亡風險?確定嗎?

參考文獻
1.孫智麗(2013)。消費者對於基改食品認知與態度之跨國比較。《農業生技產業季刊》36:15-29。
2.陳儒瑋(2017)。2016年非基改黃豆進口量:90573公噸。《非基改公民行動》。
3.黃琴茹(2015)。我們為什麼不害怕?基因改造食品與消費者意識轉化。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4.鮑正芬(2014)。基因改造食品認知與標示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以苗栗縣國小教師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5.郭愷珶(2005)。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認知與消費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6.林大仁(2016)。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的認知、態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7.陳奕伶(2009)。臺灣消費者對非基因改造大豆沙拉油之願付價值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8.盧淑芫(2009)。台灣消費者對基因改造產品的接受度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