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創業門檻雖然較低,但想做的安心,確實有其難度!採購食品原料要驗什麼?怎麼驗?驗出的結果是否符合標準?原料商、供應商提供的檢驗報告是否可信賴?這都是「know-how」。

撰文=編輯部

重大食安事件頻傳,從生產、製造、販售到消費者,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社會責任,而食品業者對自身產品的要求,也變得更戰戰兢兢,深怕一出錯,信譽就毀於一旦。

但產品研發出來該驗什麼項目、怎麼驗?標示怎麼標、或是多久驗一次?甚至最後出爐的報告如何有效整理才不會不明不白地觸法?這些繁瑣的作業流程都令食品業者感到千頭萬緒。


法源又多又雜!
食品創業門檻低,想合法卻這麼難?

衛福部食藥署2017年9月起,即規範22類食品業分階段開始針對原料做好自主把關,2019年又將擴大為25類食品業者,如果被抓到沒有做好檢驗,可依法開罰最高300萬元罰鍰,但面對這項挑戰,食品業者首先須面臨的問題就是「法源又多又雜,而且時時更新」。

例如冷凍水產品,同時須符合「水產」與「冷凍食品類」衛生標準,牛樟芝類產品則必須同時符合「保健食品」規範和「牛樟芝食品管理及菇蕈類」相關法規,但對許多業者來說,查找適用的法規已經有困難,更遑論知道同一產品竟可能須符合多項法規。

此外,部分產品因特性又分屬多個權責機關管理,除了食藥署之外,得注意農委會、環保署等規定,對初入行業或品管人力尚未完整的中小型公司來說,創業門檻雖然較低,但想符合法規、做得安心,確實有其難度!

食品檢驗卡3關:
該驗什麼、驗出來結果是什麼、什麼時候再複驗?

第1關:該驗什麼?

食安事件頻傳,政府力求改善業界秩序,且因應技術發展,政府也為了接軌國際,法令開始快速更新變動。不用說大品牌廠商對此所耗費的人力和心力需加倍,中小型食品業者更為辛苦。如無專職法規人員,對衛生安全知識和相關法令規章的掌握很難快速跟上:今天需要採購的原料要驗什麼?怎麼驗?驗出的結果是否符合標準?原料商、供應商提供的檢驗報告是否可信賴?這都是「know-how」。

第2關:驗出來結果是什麼?

依照產品獲得了相對應的檢驗報告,公司還得有第2項技能——「看懂報告書」。由於食安法規內容偶有更動等因素,一般的檢驗報告書其實並不會列上法規數值,只會提供檢驗出來的數字,所以業者儘管已經獲得檢驗報告,實際上還得再一步根據最新法規標準換算比對,才能判定出產品是否合格。

第3關:什麼時候需要再複驗?

最後,所謂自主把關不能靠「一次檢驗恆久遠、一張報告永流傳」。檢驗數據與現在時間點越接近,參考價值才越高,政府亦已明定應辦理食品檢驗之業者擬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訂出每種檢驗之合理的複檢頻率。但實際作業上,全年下來檢驗報告堆得好比恨天高,要從中理出條理順序,還得將報告數位化,不論在人力及時間上實在是困難重重。

食品完美出廠前的最後一關:寫對營養標示!

當檢驗都搞定仍差最後一步「食品包裝」,雖說是最後一關,卻是最容易搞烏龍的一關。格式、字體、小數點位數、行距、規格大小等都非常講究的「營養標示」,當產品製造規模,少說動輒數十、百萬份時,只要標示不對、包裝打印出錯,產品全面收回,大量包材費用便毀於一旦,商譽更是蒙受損失。

未來的食創業者得力助手:線上整合服務系統

據統計,2016年台灣食品製造業年產值高達6千多億元,影響民生範圍廣大,做好食安把關非同小事。6千億中又有99%來自中小企業,食品業雖然創業門檻不高,但要做出合法安心的食品,程度上仍仰賴檢驗技術的專業佐證。許多國內檢驗公司也陸續觀察到台灣食品業者於檢驗前、中、後會遇到的關卡,打造相關線上整合服務系統,試圖將食品創業的門檻再降低。因此,為了與法規無縫接軌,繁複手續交由雲端整合資料庫與線上程式處理,將可能是未來佔領台灣食品業者潛在需求的新趨勢。

延伸閱讀

追溯追蹤範圍再擴大! 農產植物製品及資本額3千萬元以上的餐盒業者將於2019年納入規範

修法不斷‭ ‬額外工作增加合法食品業者疲於奔命

食品處處是細節 包裝設計也要搞懂繁瑣法規

二級品管新制度 食品業者付費執行第三方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