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包裝食品的產品成分未依含量多寡順序標示、營養標示漏標糖含量、鈉標示數值未整數標示、營養標示格式錯誤等,都是近年食品標示最常見的缺失,違規恐將面臨3~300萬元罰鍰。

撰文=編輯部

買包裝食品前,只要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可以知道這份食品含有多少糖、鈉、總熱量、是否有反式脂肪等,營養標示不僅可以培養民眾認識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同時藉由資訊的揭露,消費者可選擇是否購買或食用,替自己的健康把關,尤其對於須限制攝取營養成分的疾病患者,更是不可或缺的保命資訊,因此營養標示的正確性不容馬虎。

不過,業者要做好營養標示,真的不簡單!


標示第一難:數據的正確性,必須嚴謹維護!

營養標示怎樣才算是不馬虎呢?現行的營養標示數值,因考量原料品質不穩定等因素,有±20%不等的誤差容許值。營養標示的製作方式,早期多透過廠商自行推算,或者參照同業類似產品。然而,儘管是同類商品,配方比例不可能一模一樣,如同一道炒青菜,鄰居和自己所撒的鹽巴,其鈉含量差距必定大於20%。

以2018年3月台北市衛生局抽檢營養標示,檢驗出某牌黑糖牛奶糖,每100公克少算了10幾毫克的鈉,8千多包產品因此下架銷毀。依數據來說,幾毫克如同一盤100公克炒青菜少算0.005茶匙鹽,衛生局看待營養標示的嚴謹程度,對食品業者來說猶如一記當頭棒喝:「營養標示必須謹慎看待。」

營養成分含量數據的取得,現多交由具公信力的檢驗機構執行,除了確保正確性,更大大降低標示不實或錯誤的風險,另項好處則是書面資料可留存備查,但得到檢驗報告後,如何將數據轉化為營養標示,才是真正難關。

標示第二難:別嚇我!格式規定細則繁雜又變來變去!

因為「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規定」規則繁雜,許多產品營養標示常因此出錯,業者不能擅自進行美感創意設計、變動編排、多加格線,甚至熱量計算方式、小數點可標示到幾位、得以標示為0的條件、誤差允許範圍,通通都必須完全按照規距來。

如果業者不清楚法規細則,就容易誤觸地雷,例如使用原產地國的營養標示,就不符合台灣規範。此外,主管機關為了讓「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法規更完整、清楚易懂,甚至進一步參照國際發展方向而陸續進行了修正,沒跟上新訊息的業者,便可能在主管機關抽驗時面臨不合格的窘境,除了可能被罰款、產品下架外,更可能被媒體和民眾負面放大檢視而影響商譽;一不小心被扣上「標示不實」、「不肖業者」的帽子。


標示第三難:數據、單位如何調整?其實是一門學問

如何將檢驗報告上的數據換算成營養標示須填入的資訊?這是第3個惱人的任務。

對業者來說,填寫營養標示數字時,將檢驗結果所使用的「百萬分率(ppm)」、「十億分率(ppb)」或「百分比(%)」換算成「克/100克(g/100g)」?又依照每1份量、每100公克為單位轉換或加總數字時,個位數多一個或少一個,取捨間都有詳細規範,若為錠狀、膠囊狀 (不包含糖果類)食品,更須依族群每日所需營養,輔助算出「每日參考值百分比」,好讓消費者對自己一天的營養劑量有所警覺。


「台美安全家」換算系統:痛點一次解決!


但紛雜的運算、進位與核對位數,過程曠日費時,過往計算營養標示時,都是「檢驗報告領進門、填上數據在個人」,台美檢驗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檢驗經驗,也瞭解產製營養標示會遭遇的困難,由專業法規人員特別打造而推出「台美安全家-營養標示換算系統」完整提供「一般食品(含自願性檢驗項目)」、「包裝維生素礦物質類之錠狀膠囊狀食品」、「美國營養標示」3大營養標示換算系統服務,協助業者無痛輸出格式、數值正確的營養標示,透過運算程式,3步驟搞定換算難題,讓業者避免標示錯誤而影響出貨流程,同時友善提醒新修訂草案的內容與實施時程,讓使用者更從容應對法規變化。

立即體驗:營養標示換算

影片說明:

(本文章由台美檢驗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食品創業門檻越來越高!食品檢驗就卡了3關

食安風暴中站穩的關鍵,資訊透明化你跟上了嗎?

心有餘力不足!法規繁雜讓食品檢驗管理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