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世界養殖海水貝類的產量約1,443萬噸,占所有水產養殖種類總產量的19.4%,目前台灣人工繁養殖的貝類不到10種,仍有許多可以研究開發的貝種。

撰文=謝恆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貝類養殖除了可提供常用食材外,也能淨化水質與移除優養化水質中過多的浮游藻類,以及減緩漁業資源枯竭。台灣已進行人工繁養殖的貝類不到10種,因此新興養殖貝類篩選非常值得開發與研究。


貝類養殖的重要性

貝類是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生物統稱,是全球常民食用的水產軟體動物,舉凡牡蠣、扇貝、蛤蜊、貽貝等都是家居或餐廳烹調的常用食材。由於消費需求量很高,全世界皆針對具經濟與食用價值的貝類進行養殖。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世界養殖海水貝類的產量約1443萬噸,占所有水產養殖種類總產量的19.4%,貝類的養殖對全球糧食安全的貢獻不言可喻。

全世界因為過量捕撈、海洋汙染,以及環境變遷的影響,漁業資源逐漸減少,甚至有科學家預測,若現況不變或更惡化,全球漁業資源將在2050年枯竭殆盡。因此,水產養殖似乎成了漁業生產的救贖之道,但事實並非如此單純。

傳統水產養殖業為追求更高的獲益,以肉食性高單價魚種如石斑、海鱺、鮭魚等為主要對象的經營方式,是把可食用的小型魚類以魚肉、魚粉或魚油的形式來餵養。如此為了支持水產養殖生產高經濟價值的肉食性魚類,恐怕更將加速漁業資源的枯竭。

有鑑於此,科學家提出以生態學為基礎的永續經營策略,鼓勵養殖業轉變為以植(藻)食性物種為主流的養殖方式。而貝類養殖恰好符合對環境友善的條件,因為其主要以水體中的微細藻類、細菌或有機顆粒為食,成長過程不需要投餵動物性餌料,可以避免漁業資源的浪費。此外,貝類的養殖對於環境來說還有許多助益,例如淨化水質以及移除優養化水體中過多的浮游藻類、主動加速水中懸浮粒子的淨化,同時生產出具經濟價值的產物 ─ 貝肉。

雖然貝類養殖的歷史久遠,但在台灣已進行人工繁養殖的海水及淡水貝類不到10種,新興養殖貝類還有相當多的選擇。不論是從多樣水產養殖種類輪作以避免病蟲害、提供消費者不同嘗鮮選項、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轉換成碳酸鈣骨骼的考量、或是保健養生功能成分優劣選擇等,都是非常值得開發研究的。以下介紹幾項水產試驗所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的研究物種。


淺蜊與硬殼淺蜊


(圖片說明:澎湖產淺蜊屬的兩種物種,尺的上方是淺蜊,下方是硬殼淺蜊,可看出成貝外型以及體型的差異。)

台灣淺蜊屬有5種,體型最大的是淺蜊,硬殼淺蜊次之。淺蜊屬的物種是大型潛沙底棲的貝類,是澎湖地區高經濟價值水產物種,常分布在珊瑚礁區邊緣混摻珊瑚碎屑的沙底質中。

以生物特性來看,體型較大的物種成長速度較快,因此單位時間內的產業收益,淺蜊應較其他二枚貝更勝一籌。同時,由於淺蜊貝體碩大,餐飲界常以單體產品烹調,有助於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近年來,因為澎湖地區觀光客日增,市場、餐廳需求日殷,野外族群量日益稀少,採獲個體平均體長逐漸下降,顯然這兩物種遭逢了很大的採捕壓力。因此,建立淺蜊及硬殼淺蜊的人工繁養殖技術和產業推廣輔導,將可有效減少野外族群的採捕壓力。此外,目前養殖多年的文蛤、牡蠣都面臨了嚴重的病蟲害侵擾,以及近親交配造成遺傳歧異度降低,造成了成長率及存活率的生理缺陷,導致產業陷入了發展困境及瓶頸,需要引入新興的養殖物種來部分滿足或取代現有二枚貝的消費需求,淺蜊屬的2個物種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希望及潛力。


硨磲蛤


(圖片說明:體型碩大的鱗硨磲蛤。)

硨磲蛤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二枚貝類,貝肉可食,其控制貝殼開閉的閉殼肌就是有名的食材-干貝。牠的外殼尺寸碩大、美麗多變,也是佛經7寶中的法器之一。不論是食用或做為藝品收藏,都深受喜愛。

由於硨磲蛤都是行底棲固著生活,外露的外套膜又有鮮豔的顏色,一旦被看見就無法逃脫人類的採捕,全世界的硨磲蛤因此都面臨很大的採捕壓力,野外族群數量銳減。1983~1985年間,硨磲蛤科的2個屬、10個物種陸續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俗稱華盛頓公約)附錄2中,管制硨磲蛤及其相關製品的貿易。

硨磲蛤以往都是做為食品、藝品或活體觀賞為主,但現在可能有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由於硨磲蛤的殼體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形成碳酸鈣的過程必須吸收溶入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以碳酸根離子的型式存在)。在面臨現下全球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過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及全球氣候暖化的威脅時,全世界已逐漸建立共識管制二氧化碳排放。如此,像硨磲蛤這類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物種,將是可以推廣的新興養殖物種。


尖峰蛤


(圖片說明:體型嬌小的尖峰蛤,坊間奉為養肝聖品。)

以往家喻戶曉的蜊仔湯(台灣蜆)被奉為保肝聖品,坊間以二枚貝製成的保健、保養、食用品非常受到歡迎,尤其是以保肝、護肝的功能最為出名,科學研究也證明有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在於二枚貝含有幾種對人體非常有益,而人體卻又無法或有效自行合成的營養成分,如肝醣、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等。肝醣是人類等動物儲存醣類的主要型式,可轉化為葡萄糖由全身各處使用,還有助於修復肝臟細胞。

針對這樣的需求來進行新興二枚貝人工繁養殖技術開發,俗稱黃金蛤,學名叫尖峰蛤的二枚貝,可能是一個理想的候選對象。尖峰蛤棲息在潮間帶高潮線的珊瑚砂表層,分布狹隘、產量很少,坊間奉為養肝聖品,但學術上沒有深入研究,還無法確切證實療效。由於原生棲地個體因市價誘人,也面臨了很大的採捕壓力。水產試驗所研究人員曾經前往原生棲地採集種貝進行蓄養馴化,惟目前尚未建立種苗培育的技術。

在進行二枚貝新興物種養殖時,需注意許多養殖管理的問題,如外來種的引入、附著生物的侵害、其他病源引入,以及相同物種、不同的地理系群基因組成汙染的問題。選定本地種原進行繁養殖技術開發,有助於免除這種環境生態的風險。新興的二枚貝養殖物種有許多優勢,包括沒有環境病蟲害問題、與野生種原相較之下易於取得、現場從業人員可以輕易上手不需繁瑣的職能訓練、市場價格較高、產量可進行產銷合作避免魚賤傷漁,以及在地消費放眼國際等。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網站,原文標題「貝類養殖產業:未來的寶貝 –具發展潛力的新興養殖貝類」,發表於2017年7月。

延伸閱讀
當心貝類生食的食源性疾病,挑選保存有方法
【謠言解析】吳郭魚湖泊病毒不會傳染給人 吃吳郭魚也並不會致癌
蝦頭變黑就是不新鮮?那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