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17世紀歐洲各國開始大量投入甘蔗種植,然而要將甘蔗做成砂糖的加工過程,需要大量勞工協助,也因此讓無數黑人被迫成為黑奴從事勞役工作。

撰文=宮崎正勝(日本史學教授)

成為階級象徵的砂糖

17世紀開始,荷蘭開始有利可圖的甘蔗栽種。荷蘭移民紛紛在南美東北部的蓋亞納建造甘蔗的大農場。17世紀中期以後,英國、法國為謀求優渥利益,也開始投入砂糖的生產。

1624年英國占領了位於西印度群島東側的巴貝多島,1655年又占領比起巴貝多島大約30倍的牙買加島。向荷蘭人學習砂糖製造方法的英國人在這兩個島上設立了大農場,開始大規模的砂糖生產。18世紀時,牙買加島已取代巴西,成為世界第一的砂糖產地。

17世紀末,法國奪取了原為西班牙屬地的希斯盤紐拉島(現今的海地),並在首都聖多明哥開始甘蔗大農場的經營,也因此18世紀時海地與牙買加島並列為砂糖大產地。隨著砂糖的生產也引發了所謂的「砂糖革命」,造成西印度群島生態系的大規模變動,以及大批黑奴所帶來的社會動盪。大航海時代因天花肆虐導致原住民銳減的西印度群島,卻又因為砂糖而成為黑奴的世界。大量生產的砂糖,從此凌駕亞洲的胡椒、丁香、肉豆蔻等調味料,也繁榮了環大西洋的商品經濟。

18世紀,隨著砂糖的生產量激增,原屬於奢侈品的砂糖變成了生活必需品。據說1600年時平均一個人的砂糖消費量是400~500克,17世紀時約是2公斤,18世紀時則增加至7公斤。換句話說,砂糖也深入貧窮人家的餐桌,平民也想用得到「甜味」。為滿足猶如提高社會地位的虛榮感,平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肆無忌憚地享用過去被富裕階層所獨占的砂糖,而這也是促使砂糖在短時間內消費者激增的最大因素。

之後,大西洋的砂糖又與中國的茶、伊斯蘭的咖啡結合,在歐洲形成新穎的飲食嗜好文化。另外,日本江戶時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將砂糖從瓜哇島帶至長崎的出島,並稱為「出島砂糖」。在當時可是極珍貴的奢侈品。每年,許多的「出島砂糖」經由大阪被送至江戶城,做為和菓子的原料以取悅大奧的女性們。當時日本砂糖價格昂貴,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謀得莫大的利潤,相對地日本的幕府卻為「出島砂糖」的大筆支出而傷神。在歐洲,砂糖是溶於紅茶或咖啡;在日本,卻是揉進和菓子裡。

撐起砂糖生產的奴隸貿易

熱帶地區並無四季,甘蔗得以長年收穫。只要栽種時期得宜,可以長成高3~6公尺、粗2~5公分的甘蔗,且1年皆可收穫。收穫時以手摘取下接近土壤的莖部,再以鐮刀削去枝葉、並摘掉前端未成熟的部分,然後成堆綑綁即送往大農場的砂糖工廠。從甘蔗所榨取出的汁液,經過精製、濃縮、結晶化、分蜜、乾燥、冷卻的處理後,即能製造出砂糖。

不過收購後的甘蔗,其甜度會急速流失,必須掌握時機製造砂糖,遂需要大批的勞工協助加工處理。於是,無數的黑奴被迫在巴西、西印度諸島等大農場從事勞役。

一座擁有1000名左右勞工的砂糖大農場,即能年產80噸的砂糖。在1645年位於巴貝多的某英國人的信件提到,購入的黑奴約1年半即可回本,黑奴無疑是致富的「金雞蛋」。因此,1701~1810年的109年間,有15萬2500名黑奴被運往巴貝多島,66萬2400名黑奴則運往牙買加島。

來到18世紀,咖啡、紅茶的普及也帶動砂糖需求的增加,西印度諸島的大農場隨之更加蓬勃發展。除了砂糖,棉花、植物染料、香菸、咖啡等也是大農場增加栽培的品項,理所當然黑奴的需求也增高,而主導這一切的即是英國人。英國在西班牙繼承戰爭的講和條約、烏特勒支條約中取得了西班牙殖民地的奴隸貿易權,再加上奴隸的大量運送方案,終於迎頭趕上荷蘭等的奴隸商人。在奴隸交易據點的利物浦港,奴隸船載滿棉布、武器、火藥、金屬工藝品、酒等前往非洲西岸以換取奴隸,然後再運送奴隸前往美洲各地販售,並購買當地的砂糖、棉花等再返回歐洲,成為三角循環的貿易。

僅以2~3磅價錢購入的奴隸,英國的奴隸商人卻又以25~30磅賣出,從中牟取暴利。16~19世紀初期,經奴隸貿易從西非運往他處的奴隸總數將近1~2千萬人,其中三分之一的黑奴是在1760~1810年的50年間被運往他國。

延伸閱讀:
大航海時代讓食材流通全球 造就資本主義的誕生
從亞洲傳到南美洲 砂糖在全球種植的漫長旅程
為什麼做麵食要加糖?不加糖不行嗎?

內容來源=《餐桌上的世界史》,由遠足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