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物本質上便是變數多而又複雜,出錯其實是正常的,而出錯時願意主動「食品召回」才是消費者的訴求重點,同時主動發起食品召回也是企業負責任的體現。

口述=David Acheson(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副局長、艾奇森集團創辦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
採訪=陳韻竹
撰文=張越評

對食品業者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層面廣泛,不僅是環境友善、對社區社會學的責任,但最終重點還是保護消費者,產出「安全」的食物,甚至「好品質」的食物。

何謂「好品質」?舉例眼前如果有項安全但是風味不佳的食品,消費者其實不會喜歡,自然商品很快被會被市場淘汰。所以對我來說,食品企業最重要的責任雖然是堅守安全性,但同時也要和最初的進食享受取得平衡。

而何謂堅守安全?就是當業者發現自己的產品有安全之虞時,必須做出實際的因應行動,以美國來說,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食品召回」,在臺灣惡名昭彰的食品召回。

食品出錯很正常
願意主動「食品召回」才是企業負責任的體現

在美國,每天幾乎都有3~4件食品召回事件發生,其中大多數都是業者自願發起的,因為,美國大多民眾會認同這種危機處理方式,而主動宣告食品召回對企業來說,也反而是間接對消費者展示自己願意擔負責任的方式。

但在台灣,看待食品召回的普遍態度卻有些不同,召回變成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好似食品業者一定做了無可原諒的彌天大錯,媒體的報導角度也過於苛刻,因此,食品業者某天發現問題而想主動召回食品時也變得非常掙扎。在這惡性循環中便不難發現,媒體的苛刻其實並非在保護消費者。

消費者也必須了解,製作安全的食物雖然是企業基本責任,但食物本身其實很複雜,無論吃得再天然,食品產生變異有太多可能性,這就是食品的真實面。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為了顧及安全性,沒有人願意再提供新鮮或是預煮好的食材了,這其實絕非是消費者心中真正想要的結果。

如果台灣消費者能體認「願意主動要求召回的是一間好公司」,而不是只要出錯就是壞、出錯就指責,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是一個觀念上的大轉變,但如果真的改變了,食品業者自然也不會再神神祕祕、不願把實情告訴所有人,這才將會是個雙贏的趨勢。

不僅為惡不欲人知,為善也不欲人知?
儘管無食安問題,企業付出社會責任仍害怕高調?
——「重新建立信任是關鍵,透明化是契機。」

如果我以「潔淨標示」趨勢作舉例,如企業宣告未來不再使用防腐劑,那是否會引起「喔!所以你正在用防腐劑」的負面宣傳。所以首先必須了解的是,企業對未來目標的宣告大多立基於:現階段所有做法都已經是合法的了。

但是消費者通常會要求更嚴苛的標準:把化學物質全部剔除、把食品標示「潔淨化」!但消費者同時也要先懂得,這不代表我們現在吃的就都是「髒」食物。因為潔淨標示當然可以做到,但同時可能造成許多問題,就以防腐劑來舉例說明,拿掉防腐劑到底算增加食安風險、還是降低了風險?我認為可能是增加的。所以就算拿掉,消費端要體認如何因應這樣的轉變,譬如食品更應該如何做好保存等等。

因此,食品業不論出差錯時或宣告未來規劃,都需要「溝通」才能盡到所謂社會企業責任,而若要創造溝通,建立信任是關鍵。

人們總是會害怕未知的事物,這是「透明化」的重要性。走進一間超市去買新鮮水果,即便你不需烹煮它,也需要知道它如何被種植長大、運輸,讓消費者理解生產系統、讓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關係更緊密;又例如幾年前美國有位知名女星大篇幅撰寫漢堡的負面評論,製造該漢堡碎牛肉的供應商便乾脆讓所有媒體、攝影機進入到工廠內拍攝製造流程,從牛隻、鍘床切肉、碎肉到產出產品,成功卸除了消費者的過度猜測。只要讓消費者越認識你,當然也就越能理解你,犯錯時消費者比較能夠同理。儘管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別忘了,主動去牽起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也是很重要的商業行為。

對媒體來說,則能去思考台灣人吃得最多的食品大概是哪些?如果是米飯、麵條,那就去找2~3家願意透明化的食品業,讓消費者了解食品如何被製造,談談完整製程?哪些是風險所在?如何掌控?請傳播正面的訊息,而更重要的是要用「吸睛」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注意,資訊才會有效傳遞。

對我來說,台灣食品業風險大多不是安全性問題,而是來自大眾的不信任,儘管要使消費者了解食品科學是個漫長的過程,但現在真該是時候做這件事。當大家的溝通開始循環,也許「食品召回」有一天在台灣也開始變成一件合理的事;了解食品召回代表的意義,是付出責任,不再是令人絕望的罪大惡極。

延伸閱讀
台灣食安法規總在補破網 美國FDA前副局長:預防勝於應變
飲食,絕非只有安全一種價值
潔淨標示是國際趨勢 與消費者溝通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