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把日常的穿衣哲學應用於食物拍攝,也就是攝影說的層次構圖風格。而食物攝影裡的層次指是:在一個框景內,將多個物體放進來,不論放在前景或背景,或是主角身上,透過主配角關係,述說一篇更完整的故事。


撰文=沈倩如(知名報章雜誌之食物攝影師)

烤雜糧麵包時,我一直想起早點在《紐約時報》看到的冬衣穿搭文。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天氣才降溫幾度,出門即敏感地將外套和長袖穿上。報章雜誌亦紛紛應景地刊出層次穿搭文,傳授別把自己裹得笨重的撇步。文章不外乎以街拍達人為例,告訴讀者:層次講求顏色、比例和質地搭配,互補且相映。

我常把日常的穿衣哲學應用於食物拍攝,它也就是攝影說的層次構圖風格。而食物攝影裡的層次指是:在一個框景內,將多個物體放進來,不論放在前景或背景,或是主角身上,透過主配角關係,述說一篇更完整的故事。

物體的層次擺放設計主要有二。其一是,直接在主角食物身上加層疊。常在食物相片上看到料理餐盤上擺刀叉或下方鋪條餐巾,目的都是在透過物件的重疊,提高(景)深度和質地,呈現層次感。


(左:圖1-1,右:圖1-2)

我以自家烤的雜糧麵包上場說明 (圖1-1),麵包身上的層疊有三:廚巾、刀子和砧板。為了不讓添加的東西搶麵包的風頭,我選了條低調的廚巾,條紋顏色正好與麵包的橙有冷暖對比,與桌面和牆背景的灰藍相映襯。廚巾在景深和陰影處理下,隱藏了部分,所占畫面不多。砧板和刀子是切麵包用的工具,平滑的質地與粗質的麵包外皮互補。廚巾和砧板上的紋路亦算層次,但其花俏不能贏過麵包。

還有其他的例子,整條吐司麵包若有部分已切片,切片便是它的層次。剛切塊的蛋糕,上面的切痕和未取出盛盤的單塊蛋糕,均是蛋糕的層次。同理,蘋果派上面放的一球球冰淇淋亦是。

既是主角,它身上的層次必須是整張影像中最豐富的,吸引力才夠;可是層次無須過多,用不著大費周章地去找一大堆東西來穿戴。本身已是多層次的料理,如繽紛多彩的蔬果沙拉,加簡單的一或兩層即可。較陽春的料理,如白吐司麵包,則可加到三層。

前陣子友人寄了一本她編輯的食譜書給我,請我幫她看裡面的攝影。書中每張食物照全統一布景-料理下面放條餐巾(或捏皺,或摺疊,或攤平),再擺個筷子或叉子。造型簡潔是好事,問題在於每條餐巾的顏色與料理貌分神離,有的花紋比料理吸睛,霸占了大部分的視線。翻完整本書,我腦海全是那些餐巾,對料理則毫無印象。如此使用道具觸犯了層次的大忌,既無意義又干擾。

一旦主角層次夠豐富了,著實沒必要在其周圍做其他裝飾。若想進一步挑戰自己,可把與主角和主題相關的東西加進來,豐富故事情節,惟附加物與食物身上的層疊一樣,均只有一個目的:輔助影像主題和主角,提高整體視覺吸引力。

回到圖1-1。細論的話,畫面中的層次除了麵包上層的雜糧,以及下面的廚巾等三件東西外,還有桌上散落的麵粉和雜糧、牆背景上的紋路、光影和明暗、顏色對比或類比的反差等。通常暗調食物攝影予人幽靜感,部分原因是明暗反差已經為畫面加層次,如果再添東添西,一不小心便有擾亂之慮。

既說要挑戰自己,我便用同樣的主角來改寫劇本,拍了圖1-2。這天,秋光撒了進來,烘烤味飄了來,空氣裡輕輕地乾暖。兩條結實的麵包正待涼,但我哪按捺得住啊,迫不及待地先切一片嚐嚐。這樣的時光,要有杯咖啡,或許牛奶也不錯,就不管外頭漸冷的天氣了。

畫面裡所有的物體和光影,都參與故事的敘述。圖1-2對焦的整條麵包是主角,其餘是配角。然而,層次不是由物體多寡決定。有的相片有很多不同體積和形體的東西,都能說是層次。如何讓觀者對每個東西產生興趣,不覺得紊亂,且迅速抓到主題,才是層次運用的關鍵。當照片裡有眾多物體,主題又不夠明瞭時,寧願乾脆點,取其中一部分畫面來拍,專注重點。加並不難,減才難。

布景層次是一事,角度層次是一事。圖1-2,我將主角食物放在前景(單片麵包)和背景(牛奶)中間,以低角度拍攝,表現另一種「景」的層次。對焦主角外,光圈營造適當景深,進一步確認主角的地位。在這張相片,我也透過層次強調物體的大小、比例和存在性。

(圖2)

天冷,腦袋盡想把溫暖圍攏。家裡暖氣仍嫌不夠,廚房得來道熱烘烘的慢烤。我今天還烤了摩洛哥香料烤雞,加紫李、洋蔥、紅蔥頭、檸檬和肉桂,希望它們齊心齊力為烤雞添風味。唯獨大蒜令我猶豫,總因愛歸愛,卻不能放縱它們。烹飪是講求層次,口感的和味道的。

圖2的烤雞是今晚主食。畫面主體明確且質地鮮明,東西多卻不失序。烤雞有多種食材,視覺層次足夠。中性色的烤盤、烘焙紙和鏟子,意在聚集食物並搭起相輔的層次。兩個餐盤的亮度因逆光而提高,但盤裡的食物將之抵減,且餐盤未全入鏡,不會剝奪烤盤主食的吸引力,反倒烘托進食的氣氛。烤盤四周散放的小物件亦給了桌面美感層次。

(圖3)

拍餐桌照圖3時,我把拍攝距離拉遠,將椅子拉進畫面,成就了一塊前景。畫面裡的層次各有分量與順序。沙拉、麵包、橄欖油和酒的顏色醒目,不受桌上眾多高高低低的杯瓶和兩把椅子影響(前文有提,粗糙質地易受注目)。暗色餐桌的前邊無光照而暗,形成另一明暗層次。畫面裡所有的層次質感,聯手為整個場景打造了一則故事。

搭建層次其實容易。試著以「層」的概念來想,使每一層都添了深度到故事裡,而非只是將物體擺入。細心察看,注意比例、顏色和質地,也記得在按快門前,多角度審視場景,好表現物體的遠近和高低。我總愛在天涼時把頭髮剪短,為自己找個買毛帽的藉口。或許不剪多,打打層次即可。


延伸閱讀:
食物照片怎麼拍最美?攝影師:食物質地是構思故事的好起點
誰說拍食物一定要食物美,一定要擺好看才能拍?
焦香酥脆的美味:瑞典風琴馬鈴薯

內容來源=《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食物攝影師的筆記》,由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