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減少消耗、降低垃圾量是地球居民的共同目標,有些人收集雨水再利用、處理廚餘做堆肥,現在有些人做得更加徹底:拿自己的器皿去購買散裝食物、不購買包裝的產品,讓垃圾被產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身為消費者的你,除了考量減少塑料包裝,是否也思考過,食品陳列和外帶餐點器皿的大小、材質,其實也是會影響你的消費動力?最近英國環保消費的新趨勢,不只是減少包裝的友善地球行動,也考量食品包裝的衛生程度。

早在塑膠袋發明之前,人們也早就是自己拿家裡的器皿,去店裡稱多少、買多少,像台灣人早期買米稱斤重、或義大利人稱重買橄欖油。去年秋天在倫敦東北部,出現了一家無包裝超商「散裝市場」(Bulk Market),主要銷售義大利麵、香料或各種豆類等乾貨,鼓勵消費者帶來合適的玻璃或塑膠保鮮封存器皿。店主Caldironi表示,雖然就像回到過去採買方式,然而現在的玻璃密封罐更方便,也更加衛生,「像是玻璃罐、不鏽鋼盒、木製湯匙叉子,還有可重覆使用的蜂蠟製保鮮膜。」

隨時開始 不嫌晚

Caldironi雖然不像典型嬉皮,他曾像一般人一樣在大型石油公司做著行銷工作,2年前在雜誌上讀到,一位紐約女生實踐4年的無包裝生活,製造的垃圾只有一罐塞進玻璃瓶的量。這讓Caldironi開始關注過度包裝、過度浪費這件事,「沒人認真解決」。她開始認真籌錢、建立聯絡網、使用歌劇院丟棄的搭建舞台打造現在的店面、放置蜂巢以及建立起社區施肥計畫。

知名美食餐廳 再忙也能做到「零浪費」

英國南方知名海岸城市布萊頓(Brighton),也許緣於執掌地方政府的是主張環保、重視綠能的政黨,布萊頓算是吃純素人口最多的英國城市,甚至也有素食酒吧,料理也相當好吃。一家隱身在布萊頓的「Silo」餐廳,老闆兼主廚的Douglas McMaster不只以米其林等級精神處理食材,也有專用機器,可在24小時內,處理60公斤的食材果皮、無用的根莖及廚餘,成為有機肥料,分享給社區民眾使用。

比「回收」更進階 要做就做「升級改造」

Silo餐廳的餐盤,是利用回收塑膠袋特殊製成,配色繁多,可以用來盛裝輕食料理;而料理台和餐桌,都是撿取工地棄用的磁磚或鋼材重新製成;連配合廠商運送食材的器具,都要能重覆使用;即使是外送的餐盒,也是能讓消費者再度使用的材質。McMaster說,「我們想要做的比回收(recycling)還要更多,我們直接『升級改造回收』(upcycling)。」

咖啡店㩦環保杯買熱飲 結帳就省20塊台幣

倫敦知名連鎖咖啡廳Pret a manger,2017年年底也推出消費者自帶咖啡杯買熱飲就減25便士(約10塊台幣)的實驗計畫,3個月後,希望更加促進自帶杯子的環保行為,便決定在2018年1月開始實施減50便士(約20塊台幣)的正式方案!

再忙,也能找到方法過過無包裝、零浪費生活

2017年我在瑞士以沙發客方式旅行時,發現房屋主人真的徹底實施「零包裝、零浪費」生活,出門一定會提醒自己要帶玻璃器皿,我們也剛好跟著過了3天零浪費的生活。不過對她來說比較困難的,像是蜂蜜、橄欖油之類的液體類食材零賣商店較少見,真的不得已,還是會採買玻璃包裝的食品。
2018年回高雄,造訪了西子灣附近,由一對香港人和台灣人年輕夫婦、以及主廚夥伴一起開設的有機純素咖啡簡餐店,建築風格融合日式和風和台灣獨到風味,獨立設計的木製餐桌椅,也和英國布萊頓Silo餐廳一樣,果皮和廚餘自製成有機肥料,店內食材也會採用自己種的蔬菜,甚至還回收雨水。
「很多人都忘記了,天然回收的雨水、食品其實很珍貴的。」嚴守零浪費原則的香港店長這麼和我們說著,聽到我們騎機車到訪還不忘提醒我們,如果下次到店利用公共腳踏車,也可享有店內折扣啦!


圖:文中所提及之台灣高雄地區有機純素咖啡簡餐店,其回收雨水再利用的儲存桶(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瓶裝水的環境警訊:2050年 海洋中的塑料瓶將比魚多!
「瓶裝水」也可以吃下肚?創意環保水包用吃的也能止渴
喝咖啡也能愛地球!用咖啡殘渣做的環保咖啡杯

參考資料
Bulk buy: why zero-waste supermarkets are the new, old way to shop
We Went To London's First Zero Waste Shop And This Is What We Found
Pret a manger-Bring your own cup, 25p less to 50 p less!
Silo Brighton
高雄全植純素咖啡簡餐店「木葉粗食」Mottainai Vegan 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