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民眾在選購橄欖油時,往往以品牌和價格為挑選的主要因素,對於橄欖油純度或是安全考量因素較弱,不過台灣橄欖油倚賴進口原料,提醒民眾仍應留意橄欖油的農藥殘留的問題。

撰文=石濰天

在USP食品詐欺資料庫以及歐盟「前十大食品詐欺風險產品」報告中,橄欖油常因純度不足或是用低價油品充數,與使用不法添加物,成為最易發生「食品詐欺」的食品冠軍。除了「攙偽假冒」、「標示不實」問題外,橄欖油可能有農藥殘留的問題也需注意。

2015年底義大利雜誌《Il Test》就曾自行抽驗當地販售橄欖油,發現被抽驗的20款「特級初榨橄欖油」中有9款不符合品質要求,義大利檢方繼而展開調查發現,知名品牌Carapelli、Bertolli、Santa Sabina、 Coricelli、 Sasso、 Primadonna和Antica Badia等七大知名品牌販售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經過專家實驗分析,依照成分純度僅能被列入次等的「初榨橄欖油」,但由於產品標示為較高等級,有違反食品欺詐罪嫌疑。其中兩款品牌Carapelli、Bertolli在台灣都有銷售,也是部分食品大廠橄欖油的供應上游廠商,但是對於使用食用油多數以「調合油」為主的台灣消費者來說,這則新聞對於用油安全提醒的影響不大。

不過,時隔不到半年,世界最大的義大利橄欖油公司Deoleo於2016年3月自願性召回旗下兩大品牌產品Bertolli Extra Virgin Olive Oil及Carapelli Extra Virgin Olive Oil玻璃瓶罐裝,回收範圍囊括全美20州,回收批號為5251R、5351R及5551R。

Deoleo自願回收的原因是,該產品被檢出含有微量農藥三氟敏(Trifloxystrobin)與得克利(Tebuconazole)這兩項殺菌劑,三氟敏跟得克利在美國並未準許使用於橄欖,因此沒有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Deoleo自願下架後並於美國FDA網站上公告回收訊息。

根據食藥署的「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目前台灣訂有橄欖的農藥殘留容許量相關的標準如下: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高怡婷指出,台灣的農藥殘留訂定標準與美國不同,主要是因為各國氣候不同,病蟲害不同、栽種作物不同,因此農藥殘留標準很難和其他國家標準完全一致。而台灣的農藥管理,是由農委會進行前期耕種階段的管理登記,衛福部再依食安法訂定殘留容許量。對於國內沒有栽種的作物,像是橄欖,則是由國外廠商檢具相關資料向食藥署申請,食藥署再經由評估訂定標準。訂定過程中會參考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並經過國人膳食習慣進行的風險評估後訂定,評估模式與國際標準一致。

由於台灣民眾在選購橄欖油時,往往以品牌和價格為挑選的主要因素,對於橄欖油純度或是安全考量因素較弱,Deoleo此次召回的訊息則提醒了台灣民眾要留意橄欖油可能有農藥殘留的問題。而食藥署也以美國FDA回收訊息為依據,發函提醒油品輸入業者,應該加強自主管理,符合邊境檢驗規範。

【2016/05 更新】
食藥署公告表示,相關產品並申請輸入查驗記錄,食品業者應避免輸入經原廠公告回收之產品,民眾若前往有銷售之地區,應避免購買與食用。

主要銷售地點為美國麻塞諸塞、俄亥俄、威斯康星、印第安納洲、密西西比、阿肯色、俄克拉何馬、密蘇裏、亞利桑那、亞拉巴馬、新墨西哥、德克薩斯、佛羅里達、艾奧瓦、緬因、伊利諾伊、維吉尼亞、紐約、賓夕法尼亞、佐治亞等各州。

延伸閱讀:
蘇南維:調合油是合情合理且合法的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