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企業革新的動力大部份來自顧客滿意度,有需求、有問題才會帶來改變,供應端「透明化」與需求端「食育養成」變得關鍵。

採訪=林玉婷、張越評
撰文=張越評

台灣向來以美食與科技技術享譽國際,近年因產業與人口結構的調整,台灣食農產業競爭力面臨隱憂;國際間也因為人口與氣候因素使食糧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如何突破困境,正需要一番創新改革的力量。

地表最頂尖創業課程移師來台
背後推手「好食好事」關心台灣食農軟實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業極限挑戰營(簡稱MIT Bootcamp)素來在科技創新與創業領域上領先全球,學員們的創業計畫於短短3年內,吸引可達世界前10大經濟體規模的創投金額,在好食好事基金會(以下稱好食好事)的邀請下,MIT在2017年特別以「食農」為命題在台舉辦「超越食農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號召全球正欲邁向創業路的夥伴,一同來台為現今最切身的食農領域注入翻轉創新思維。

2017年5~9月MIT與好食好事一連串的合作計畫就在台灣開展,促成這樁盛事的幕後推手好食好事基金會,其董事長陳宏裕(以下稱陳宏裕)表示,台灣雖然有優秀的農產技術與美食,卻一直沒有新的力量在國際發光,「政府花很多力量鼓勵青年返鄉創業,但如何與世界接合、接觸更大的力量,當時思考結論是先培育好食農人才,這是邀請MIT來台的原因。」

2018年下一步好食好事也計畫持續引進世界級前瞻性論壇,同時提供人才培育平台,在法律與行銷等職能上給予輔導,並讓好的創業想法能夠更容易被天使投資人看見,但台灣食農環境要突破,更待好幾隻臨門一腳!

陳宏裕:食農界的「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可創新

就陳宏裕觀察,目前台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趨勢,是互聯網結合食農的多方運用與發揮,「現在大數據可以告訴我們,要去重視哪些環節、應該多少量生產,舉凡產季至泥土、溫度控制。不要把農業想得太刻板,現在食農也能做O2O,利用互聯網讓供銷透明,這是近期較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創新。」

另外陳宏裕分享參與MIT Bootcamp過程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句「企業中負責創新的,不會只有研發部門,而是整間公司的每個部門都要創新,這對曾任領導階層的我來說,我很認同。」陳宏裕認為,台灣農產品到最終商品間仍有無限發展性,從食、衣(包裝)、住(儲存)、行(運輸)、育樂到保健都能不斷再創新,囊括各規模的包裝設計、儲存技術精進、冷鏈運輸完善、倉儲概念革新到營養功能提升等,不勝枚舉。

食品業將如何變得更「行」?
冷鏈不斷鏈、提高自動化

過去許多傳統的地方,物流冷藏環境斷鏈其實也不太自知,擁有多年管理連鎖企業冷鏈物流深厚背景的陳宏裕認為,物流從生產到出口通常都沒有問題,但到最後一哩路,也就是卸貨時就會斷鏈,卸貨導致接觸室溫時間過長,就算再放回冷藏設備,食品其實也一樣不新鮮。

陳宏裕分享,所謂好的物流,一開始路線就要先計畫,並依序讓最後到點的貨品優先上車,以縮短打開冷藏車門找貨的時間,全程溫度監控也至關重要,再來是預計抵達的時間不可延遲,收貨者才能預先騰出空間準備,一連串參與的所有單位都必須配合,若怕最後一哩路出差錯,運輸包材的應用是最後一道防線。

放眼國際,未來若要提升物流競爭力,陳宏裕認為「完全自動化」也是現在許多企業的發展方向,人力1小時差不多處理2百件貨,機器1小時約可揀6千到1萬件,機器代替人力分揀貨品,無疑可達到更精準以及食品落地時間減少的目標,以提升物流終點時的食品鮮度。運用物聯網,貨一到門市也能秤重、記錄溫度進系統,隨時監控並將物流計畫優化。

台灣食農下一步
——供需透明化、食育養成

對未來食農領域發展,陳宏裕認為,所有創新改變的動力大部份仍來自顧客滿意度,有需求、有問題才會帶來改變,供應端「透明化」,接著需求端「食育養成」都是關鍵。

食育環境的建立需要政府、學校、民間教育公益團體通力配合。生產和消費端更必須供需平衡,「像是去年香蕉1百多塊沒人買,今年立刻崩盤為10塊多,那明年還要不要種下去?」

政府協助農產品的供需透明化才能減少資源被浪費,食農整條供應鏈也需要被整合,否則各環節企業各做各的,無法聚焦成一項成功的專案、發揚國際。若成功了,才能有機會讓整條鏈複製成功模式,一同到其他國家發光發熱!陳宏裕表示,好食好事就是希望作為這樣串接產官學界的媒介,繼續引入國際優秀資源,讓台灣食農產業能更進階跳躍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