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的生乳價格不能和進口乳品相比,主要在於規模小、飼料倚賴進口等因素都提高生產成本,而非是賺取不合理利潤。

撰文=食力特派

食品價格的高低通常是由市場決定。當消基會在批評台灣生乳收購價每公升22~30元,但到市面上包裝成鮮乳後,每公升售價為80~90元不等,中間利潤不合理,消基會在將台灣鮮乳與歐美鮮乳的收購價與成本相比後,企圖凸顯台灣鮮乳業者賺取「暴利」。但是這樣的比較是否合理呢?

目前台灣生乳收購價格分三期,冬期(12~3月)產量最多,價格最低約為每公斤20~22元,暖期(4~5、10~11月)價格為每公斤27~28元,夏期(6~9月)產量少,價格較高每公斤29~30元之間。消基會認為台灣生乳價格和美國生乳每公斤不到新台幣13元或是近期價格大跌的紐西蘭生乳每公斤僅新台幣8元左右,有天壤之別。但消基會比較數字的同時,似乎忽略了台灣和國外乳品產業規模的差異,才是導致成本差異的主因。

在乳品產業工作三十年的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食品技師學分班講師陳俊成指出,台灣酪農產業扶植發展已經六十年,生乳成本偏高最主要是因為先天不足,台灣自然環境並不適合大規模飼養乳牛,多數中小型牧場飼養數量僅有數百頭,再加上乳牛品種多來自寒帶,不適應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乳牛泌乳量都不及歐盟、美國。

台灣的自產雜糧及草料的自給率僅有50%,其中乾草料超過90%需倚賴進口,一旦國際乾草出現貨源緊縮甚至缺貨狀態,價格就會高漲。根據酪農透露,飼料成本就佔掉飼養成本的一半,產量又比歐美低,換算下來的單位生產成本一定較高,因此台灣的生乳價格根本無法和國外天然放養牧場相比。

此外,台灣生乳收購價格,是由乳品廠、酪農代表在中央畜產會參與下組成的乳價評議委員會訂立的「最低收購價格」,並不像日本或美國的酪農由生乳生產團體與乳業廠商自行交涉制定。生乳收購價原本是一年一議,在台灣加入WTO協議前,酪農們擔心無法抵擋進口乳源的低價競爭,希望能夠擁有基本收入保障,因此與乳品廠議價改為三年至五年一議。以冬期鮮乳為例,1990年收購價格是每公升13.24元、到了1997年每公升才調升2元,2002年、2007年分別調升1.5元以及3元,契約價格制使得生乳價格調整趨緩。

不過在2008年後至2010年間原物料大漲,單是玉米飼料一年漲幅高達42%,酪農叫苦連天,飼料漲價的部份只能自行吸收,2011年時的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重新研議收購價格可依據年度飼料成本變化討論下年度生乳計價基礎,如果飼料成本平均差異在 1.5 元(含)以上,則可調漲或調降生乳收購價格。

「進口低價乳源一直是影響台灣酪農業發展的隱憂,」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指出,台灣加入WTO後,酪農業的競爭力就被契約議價制度綑綁,而2013年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時,酪農也擔心零關稅後少了5%-12%的成本,進口乳品價格更具優勢,當時許多消費者也認為就此可以買到更便宜的進口乳品。不過,台紐協定簽訂後,進口奶粉因為氣候異常乳品減產等因素,卻不斷上漲。直到2015年乳品原料價格大跌,市場上乳品與奶粉價格卻沒有明顯調降,因此影響不同區域乳品價格比較,主要關鍵還是在於市場機制。

乳品業者指出,如果依照台灣食品業慣用成本、管銷與利潤三分法定價方式計算,台灣鮮乳每公升販售價格落在80至90元之間幾乎是業界常態,現在有更多小型酪農自營鮮乳商品行銷訴求品質,由於產量少,單位生產成本高於食品大廠,每公升售價約一百元,但仍然熱銷,關鍵就在於願意買單的消費者在意的價值而非價格,顯見商品價格合理與否最終仍是由市場機制來評斷。

至於要如何擺脫進口乳品的低價競爭,龔建嘉認為,台灣酪農業應該致力讓自己的產業體質更強健或是另尋出路,才有辦法面對進口乳品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