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文嫺

台灣以農立國,也以食響譽國際。但産業與人口結構調整,卻也為台灣食農産業競爭力帶來隱憂。為了吸引並協助更多跨領域之年輕世代投入食農新創事業,好食好事基金會將國際知名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之資源引入台灣,並以「食農新創」為主題進行設計,於2017年9月10日至15日,在台舉辦「MIT Beyond Food Bootcamp超越食農 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簡稱MIT Bootcamp)」,台灣的新創世代同樣需要與來自全世界的頂尖人才共同角逐參加資格,最後共有來自17個國家、45位學員獲得國際化的創業學習與體驗機會,其中台灣首次破紀錄有高達11位學員錄取。擔任創業提案評審團的黑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斌堂,談起創業的精神說道:「夢想的實踐在於你真的去做!」。

引進MIT資源 激盪台灣創業火花

MIT Bootcamp是一個針對想創業的人所設計的一項跨國性「精實訓練計畫」。獲選參與者需在6天5夜的時間内,與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産業的人,透過分組合作,針對特定問題,挖掘並提出具商業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全程由MIT多位具有創業實務經驗之講師、各國優秀新創公司創辦人帶領與指導,在訓練歷程中發展出最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與解決方案,最後並提出商業構想,接受評審考驗。

張斌堂在5月也參加過前導暖身營隊mini Bootcamp體驗營,他認為好食好事基金會引進MIT的資源,有助於讓想創業的人可以去思考什麼是問題、什麼是答案、所要考慮的事情有哪些,MIT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工具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結構。

實踐比夢想更重要

此次Bootcamp的主題為「食農」,張斌堂分享不管國際或台灣的食農趨勢,皆回歸於「食物」,也就是原物料的探討。而農業產業的轉型,隨著新創及科技的進步,可以有更深更廣的討論,不會只停留在「汗滴禾下土」的既定印象。

即使身為MIT Bootcamp的評審,張斌堂仍謙虛的表示:「能擔任此次的MIT Bootcamp評審也是一種自己的學習」,他觀察此次的參與學員,對於問題思考的基本結構及科技的使用都到位,但也建議學員在科技工具的深度可以再發展。他也提及,現在學習的資源很多、可及性也高,經過這次的訓練,學員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張斌堂認為實際去創業遠比夢想還要重要,只要踏出第一步、真的不需要考慮太多,以現在以現在資訊的進步、我們隨時可以補足自己的缺陷,重點是你要不要做。

談產業未來:食物除了安全 還要更健康

剛過90歲生日的黑松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25年,生產許多家喻戶曉的經典產品,黑松沙士、黑松汽水等等。身為台灣老牌飲料公司第三代的董事長。張斌堂在2010年接下董事長重任後,仍不斷創新飲料技術,鞏固黑松在台灣飲料界的龍頭地位。
觀察現前的食農趨勢對飲料業的影響,張斌堂認為就是「clean label(潔淨標示)」趨勢,而產品的發展可分為兩部分,一為「天然添加」、二為「去除」,走向「少人工、少添加」的方向。公司內部也成立「食安委員會」以遵循食安法規,確保產品的食品安全。

除了基本的食品品質、食品安全的把關,張斌堂更期待食品可以帶來更多健康,例如:熱量的攝取、糖的比例,都是業者不斷想精進及調整的部分。但消費者的口味喜好也是業者研發上必須要考量的重點,如何在美味與健康中做抉擇,消費者的飲食再教育也是業界未來仍要繼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