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健康資訊,像微波爐煮食有害、烘烤食物會致癌、烹調要用蒸的、甚至連喝水都有時間規定!食物只要跟煎炸、油、糖、加工或添加物扯上關係,幾乎都被歸類為不健康,坊間這麼多危言聳聽的食安資訊,社會醞釀著一股恐懼的情緒,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大眾對食安的憂慮,讓我想到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對恐懼的看法,人對無具體對象的怖慄(dread),比有形相的恐懼(fear)會讓人更感不安。想像自己吃過某種東西可能致癌,會比現實中生病的恐慌更可怕。目前社會上許多的食安問題,其實都是來自心理上莫名的不安全感!

就像夏娃嚐了禁果一般,許多讀者已養成愛看血腥聳動的報導,媒體在激烈競爭下,為了吸引讀者及增加新聞的可看性,經常選擇性的放大某成分的害處,而受訪專家又配合演出,而忽略正常飲食中的攝食劑量,對民眾拋開劑量講毒害,這根本就是在專業上耍流氓,製造社會上無形的集體恐慌。而被恐慌陰影的長期影響下,民眾只要看到某些關鍵字
(keyword),如:色素、添加物、重金屬、磷等,就會自己恐慌性的過度串聯,只要看新聞標題就馬上杯弓蛇影,連內容都還沒讀完就開始聯想。

民眾對日常飲食提高警覺和要求固然是好事,過度渲染也會催化民眾一些非理智的恐慌反應,如果媒體在監督社會的同時,也能提供更多理性和科學的平衡報導,將有助民眾能較為理性和包容的作出判斷,避免隨著風向而盲目的感到怖慄,這才算是社會之福。近年大陸民眾到各地旅遊,常發生搶購嬰幼兒奶粉的現象,就是一個集體食品恐慌的負面例子。

又以素食和葷食來說,兩種飲食方式都各有支持者,理由也各有不同,一旦加入宗教的觀點,要理性討論健康或好壞就變得複雜、兩極,所以討論類似的食品問題時,不宜把問題宗教化,也不應只以簡單的兩分法。近年坊間也出現一些像是「多吃食物、少吃食品」或「鼓吹食用食物的原形」等說法,乍聽之下似乎合理,但靜心細想也有其不合邏輯之處,似乎加工過的食物都有害,難道要不喝咖啡而改吃咖啡豆或咖啡果,或是不吃麵包或麵條而直接吃小麥!過於偏激的信念只會增加社會的不安全感,對提昇整體的飲食安全根本是於事無補。

另外,「天然的尚好」、「有毒就不該當食品」,相信沒有人會否定這些話,但凡事無絕對,視乎你怎麼看。舉例來說,河豚有毒,所以需要加工處理後才能安全食用;樹薯(cassava)養活了至少八億人口,但卻含有劇毒氫氰酸(hydrocyanic acid),要加工除毒則能成為無數人口的主食;薑、胡椒或玉桂等都是常吃的香辛料,卻含有黃樟素(safrole)這種肝毒素,但含量極低,一般正常食用都很安全。只要能以科學、理性的態度看待這些問題,每個人在飲食上就能安心許多。

要減少社會對食安問題的恐慌,我們要秉持客觀冷靜的態度,避免盲目相信過度渲染或辛辣的資訊,當然媒體的客觀報導也非常重要。就以2011年發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的李斯特菌中毒事件為例,該州一個名為Jensen Farms的農場曾因哈蜜瓜遭李斯特菌污染,結果造成30人死亡。但由於當時媒體以冷靜和科學的理性態度,清楚報導事件始末和教導預防的方法,事件最後並無發展成無法收拾的集體食物恐慌,值得借鑒。